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42073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抢答器毕业设计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抢答器设计 系别: 自动化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学生姓名: 方思源 班级: 07 机电 52 指导教师: 王震生 2摘要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与工业、农业、电力、智能楼宇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题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同时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与成熟,也为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设计主要介绍了用单片机实现的智能抢答器的硬件结构和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它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工作过程,系统以AT89C51 为核心,主要采用中断控制系统,结合单片机

2、的知识,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过程中很好的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达到了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3关键词:关键词:单片机 微型计算机 软件 智能 AT89C51 抢答器目目 录录 第一节 前 言 .3 1.1 智能抢答器的介绍.4 1.2 本设计任务.4 第二节 单片机简介 .4 2.1 80C51 的主要性能: .5 2.2 信号引脚介绍:.642.3 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6 2.4 引脚的第一、第二功能会不会混淆.7 第三节 设计方案比较 .8 3.1 原始方案.8 3.2 最终方案.10 第四节 硬件设计介绍 .10 4.1、74LS47 译码器 .10 4.2、LM358.11 4.3 硬件

3、部分工作原理.12 4.4、倒计时的处理.14 第五节 软件设计 .14 5.1、主程序流程图:.14 5.2 INT0 中断服务程序框图: .15 5.3 中断.16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5单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片机控制的智能抢抢答器答器设计设计5第一节第一节 前前 言言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很多公开竞争场合要求有公正的竞争裁决,诸如证券、股票交易及各种智力竞赛等,因此出现了抢答器。抢答器一般是由很多电路组成的,线路复杂,可靠性不高,功能也比较简单,特别是当抢答路数很多时,实现起来就更为困难。因此我们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智能的抢答器,在保留了原始抢答器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又增

4、加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并简化其电路结构。抢答器又称为第一信号鉴别器,其主要应用于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活动等场合。传统普通抢答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 、在一次抢答过程中,当出现超前违规抢答时,只能处理违规抢答信号,而对没有违规的有效抢答信号不能进行处理,因而使该次抢答过程变为无效。(二) 、当有多个违规抢答时,普通抢答器或采用优先编码电路选择其中一个,或利用抢答电路电子元件的“竞争”选择其中一个。对于后者由于抢答电路制作完毕后电子元件被固定。各路抢答信号的“竞争”能力也被固定,因而本质上也有优先权。普通抢答器存在不公平性。(三) 、当有多个违规抢答时,普通抢答器只能“抓住”其中一个而出现“漏洞”

5、。1.11.1 智能智能抢抢答器的介答器的介绍绍这是一种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抢答器,该抢答器可以克服普通抢答器存在的各种缺陷。详细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和设计方法。本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按下抢答键的按钮使单片机的相应的口线读入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致 7447 显示所按下的键号。本系统还具备了用概率的方法筛选第一有效抢答信号、显示超前违规抢答信号、以及可变的提示抢答的倒计时信号和按键自检等功能。其中简述了单片机的特点和 7447 芯片的使用;概述中断系统的控制功能,并详细介绍了本系统软件的程序设计和步骤。1.21.2 本本设计设计任任务务任任务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型抢答器。它对采样获得的各种6抢答信

6、号进行分析,识别超前违规信号。并对它们进行处理,使每一次抢答过程都有效。利用存储器记忆多个违规信号,克服“漏洞”现象。当同时出现多个抢答信号时,利用程序软件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十分公平并具有倒计时功能、验键、违规显示等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单片机简介单片机简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共四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计算机。现在广泛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而单片机则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从1971 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微型计算机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向着高速度、

7、大容量、高性能的高档微机方向发展;而另一个则是向稳定可靠、体积小和价格廉的单片机方向发展。但两者在原理和技术上是紧密联系的。单片机因将其主要组成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得名,具体说就是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 I/O 口电路等主要微型机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单片机只是一块芯片,但从功能和组成上,它已具有了计算机的属性,为此它称为单片微型机。单片机有很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体积小、功耗低、价格廉、控制功能强、应用现场环境恶劣等等。本设计核心采用了 AT89C51 单片机。80C51 单片机系列是在 MCS51 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 80C5

8、1 只是系列众多芯片中的一类,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80C51 已经形成独立的系列,并且成为当前 8 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 的芯片信号引脚和逻辑符号如图 21。80C51 芯片为 40 引脚双列直插封装,单一的+5V 电源,其引脚排列和逻辑结构如图 21,它具有 4 个 8 位并行 I/O 口,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此外还有 256 单元的 RAM 和 2 个 16 位计数结构的定时器/计数器。72.12.1 80C5180C51 的主要性能:的主要性能:1、8 位微处理器和控制器2、内含一个一位布尔运算处理器,可直接对数据的位进行操作和运算,特别适用于逻辑控制。3、内部含有 4

9、KB 的程序 ROM。4、2 个 16 位的计数/定时器。5、内部时钟振荡器6、全双工方式的串行接口(UART)7、两极中断优先权的 6 个中断源/5 个中断矢量的中断逻辑。8、哈佛结构的存储器组织,支持高达 64K 为单周期指令,支持六种寻址方式。9、最高时钟振荡频率可达 12MHZ,大部分指令执行时间为 1s,乘、除指令为 4s。2.22.2 信号引脚介信号引脚介绍绍: :1、输入/输出口线 口 8 位双向口线0 . 0p7 . 0p0p 口 8 位双向口线0 . 1p7 . 1p1p 口 8 位双向口线0 . 2p7 . 2p2p 口 8 位双向口线0 . 3p7 . 3p3p2、ALE

10、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在系统扩展时,ALE 用于控制把口输出的底 8 位地址送入锁0p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分时传送。此外由于 ALE 是以六分之一晶振频率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因此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3、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PSEN在读外部 ROM 时有效(低电平) ,以实现外部 ROM 单元的PSEN读操作。4、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EA当信号为低电平时,对 ROM 的读操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EA而当信号为高电平时,则对 ROM 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EA器开始,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器。85、RST 复位信号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 2 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

11、平时即为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操作。6、XTAL1 和 XTAL2 外接晶体引线端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7、VSS地线8、VCC+5V 电源2.32.3 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由于工艺及标准化等原因,芯片的引脚数目是有限的,例如MCS51 系列芯片引脚数目 40 条,但单片机为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信号数目却远远超过此数,因此就出现了供需矛盾,所以只能“复用” ,即给一些信号引脚赋予双重功能。1、常见的第二功能信号(1) 、口线的第二功能信号3p的 8 条口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详见下表 213p表表

12、2 21 1口线的第二功能口线的第二功能3p(2) 、EPROM 存储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号有内部 EPROM 的单片机芯片(例如 87C51) ,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它们也是由信号引脚以第二功能9的形式提供的,即:编程脉冲: 30 脚(ALE/PROG)编程电压(25V):31 脚(/ )EAPPV(3) 、备用电源引入MCS51 单片机的备用电源也是以信号引脚第二功能的方式由 9脚(RST/VPD)引入的。当电源发生故障,电压降低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经此端向内部 RAM 提供电压,以保护内部 RAM 中的信息不丢失。2.42.4 引脚的第一、第二功能会不会混淆引脚的第

13、一、第二功能会不会混淆(1) 、对于各种型号的芯片,其引脚的第一功能信号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在引用的第二功能信号上。 (2) 、对于 9、30 和 31 各引脚,由于第一功能信号与第二功能信号是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信号,因此不会发生使用上的矛盾。 (3)、口线的第二功能信号都是单片机的重要控制信号。因此在实3P际使用时,总是先按需要优先选用它的第二功能,剩下不用的才作为口线使用。引脚表现出的是单片机的外特性或硬件特性,在硬件方面用户只能使用引脚,即通过引脚组建系统。因此熟悉引脚是单片机硬件学习的重要内容。见图 21 101 图 21 8051 单片机芯片引脚图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方案比较设计方案比较3.13.1 原始方案原始方案其工作原理为主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参看图 31。IC1 为 CD4532 八输入优先权编码器,IC2 为 CD4042 四 D 锁存器,IC3 为 CD4511 七段译码驱动器,IC4 为 CD4514 二一十六线译码器。其作用是将八路按键的输入转化成三位二进制编码,同时由 GS 端指示编码的有效性。没有键按下时 GS 为低电平、输出无效的 000,反之 GS 高电平、此时的代码有效,如果为 000 则是 0 号键的代码。之所以采用优先权编码器,是考虑如果有多个键真正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