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42057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EC, NO. 5, 10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 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多方面影响。 从短期看, 可能会引发物价上涨从而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并导致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之间的价格扭曲程度加大等问题, 此外还不利于我国节能减排降耗目标的实现。从长期看,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但它将增加我国经济的运行成本, 影响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此外,高油价还会对生物能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粮食的稳定供应。 因此, 在目前油价处于高价位的时期, 预测未来世界石油价格变动的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对高油价的措施, 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

2、战略意义。一、 世界石油价格短期走势预测(一)世界石油价格波动的短期趋势目前石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桶附近的高价位运行, 主要是受到这样几个因素的影响:石油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势头持较乐观态度, 投机资金净多持仓动向推动油价上涨和美元持续走低。 但是疲软的供需基本面无法支撑油价进一步持续和大幅上扬。 从供给看,OPEC限量保价政策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使得石油剩余生产能力有所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油价上涨;从需求看,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状态, 对石油的需求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经济基本面发展的不明朗性导致需求增长幅度不大。因此,供给和需求相对较弱的走势将不可能推动油价大幅度攀升。同

3、时,为了扭转国内经济低迷的态势,美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美元供给增加,美元疲软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石油价格则会表现出与美元相反的走势; 与此同时,期货投机不断增加,2009年10月,石油期货市场投机资金净多仓量连续增加超过3万手,表明市场看涨情绪明显。 另一方面,经济疲软导致的需求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石油库存保持在高位,存量不断增长。 以美国为例,2009年年末,其石油库存总量达到10.84亿桶, 明显高出过去五年 平 均 水 平 的 上 限( 陈 刚 ,2010);此外,据IEA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非OPEC产油国日原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测分析刘颖内容提要油价在将来究

4、竟是涨还是跌? 经济学家们的看法大相径庭。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向好,预计将带来大量的石油需求;并且从短期看,石油加工能力瓶颈问题不能解决,主要产油地区地缘政治因素依然活跃,这些都将导致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另一方面,有人预测,随着供需关系好转,油价继续下行机率较大,同时随着全球资金流动性开始收紧,热钱的撤出将导致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回落。 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笔者试图对世界石油价格的短期和中长期走势作出预测。关 键 词石油价格走势预测International Markets54国际经济合作10年第5期油供应量较2009年增加30万桶。综上所述,OPEC采取限产保价措施、世界经济

5、复苏、美元持续疲软和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增强等因素给近期高油价提供了较强的支持;而石油商业库存偏高和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快速增加对短期油价有一定的向下压力。 笔者预测短期内国际油价波动的大趋势仍时继续高位震荡。 乐观情况下,经济将在2010年下半年回暖,油价随之回升,回升的时间和幅度将依赖于经济复苏的进程。 在假设短期内天气、地缘政治和OPEC政策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基础上,短期内(2010年)油价水平总体将会在 每 桶75美 元 左 右 的 高 位 运行,小幅波动。 同时还应注意到,短期内国际油价走势仍将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油价还将会出现短暂性的大幅波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全球经

6、济的走势、OPEC限产政策的效果、发展中国家对石油价格的管制和投机活动、美元汇率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二)世界石油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跌的原因简析上文中笔者预计未来一年内, 世界石油价格很可能在每桶75美元上下波动,油价可能小幅上扬, 但不会出现飙升局面;另一方面,油价大幅下跌的可能则是微乎其微, 短期内世界石油价格的走势应是易涨难跌。 这是因为,国际油价的走势总体而言仍离不开供求基本因素的支持。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石油的需求疲软,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增多, 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会继续保持增长的局面, 需求的总量会继续扩大;另一方面,世界石油总产量已和现有生产能力基本持平, 主要产油国难

7、以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大产能, 从而石油供应将会出现紧张局面。 因此, 从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情况看, 供求偏紧的状况在短期内将不会改变, 从而使得短期内油价看涨的预期不会消除。但是, 国际油价从目前的高价位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也是可能的。这是因为一方面,高启的油价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越发显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期货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主要股市也受到打压, 这些现象可能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受到约束;另一方面是高位的石油价格出现回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目前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在抑制需求的同时会刺激替代能源的开发和节能技术的进步, 最终会导致油价发生回落。与此同时,投机资金在高价位买入原油期货的

8、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它很有可能在获利后就大量撤离, 从而造成期货价格的崩盘。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利率汇率变动和气候等因素在石油价格较高的情况下, 对油价波动的推动力会增大, 从而加剧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总的来说, 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供求关系偏紧的状况决定了短期内油价的走势将是易涨难跌。虽然油价仍会由于各因素的变化而波动, 但短期内若全球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没有受到新一轮的冲击, 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回落到每桶5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同时, 在金融危机未见触底的情况下,油价也很难大幅上涨。虽然不排除国际油价有冲高可能,但冲高后也会快速回落。 短期内国际油价会以震荡的方式寻底并力图企稳。二、 世界石油

9、价格的长期走势预测石油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的不稳定性,于是整个石油年代就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价格波动周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基本保持了低价缓升的趋势,但即使如此,油价仍不时有一些较大的波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石油供不应求局面的出现,油价上升、不时发生波动的态势更加明显。 世界经过伊拉克战争、里海地区石油发现、非洲石油开发热潮、中日之间的俄罗斯管线之争等事件,世界石油布局又会发生重大变化,竞争产生的格局有多种。 一种可能是长期低油价,美国实施压低油价瓦解OPEC和收购俄罗斯公司的策略,控制整个国际石油市场。 这种战略实施时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可能性不大,最重要的是OP

10、EC国家利益不允许。 一种可能是原油价格经常性趋高,或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这种状况对发展中国家整体不利,尤其是世界工厂模式生存的国家。 虽然世界市场并不存在资源短缺,而这种情况极有国际市场55IEC, NO. 5, 10可能发生,这与石油输出国的利益、跟美国等霸权主义利用资本市场操纵掠夺其他国家财富是有关联的。从中长期看, 国际油价将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未来世界油价的长期趋势增长幅度预计将逐渐放缓,随后略有下降,油价波动亦会在较大程度上趋于理性, 石油供需将成为决定油价走势的主导力量。 既不会再现近三十年来没有的低价, 也不会出现象石油危机时期那样的高价,将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

11、其理由是:(一) 石油市场长期供需均衡。从全球市场的整体供求层面来看,2002年至2006年世界石油供应量分别为每天7696万桶、7957万 捅 、8300万 桶 、8449万桶、8450万桶, 需求量为每天7808万桶、7974万桶和8245万桶、8402万桶、8415万桶。 其中,大部分被用于美、日、欧等国的战略储备。因此,在长期上目前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尚军,2010)。关于石油的储藏问题,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指出:目前国际石油供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以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 石 油 储 量 仍 可 供 生 产 四 十年。IEA亦同时表明:全球常规石油的生产到2030年之

12、前不会到达顶峰, 且未来发现更多油气资源的潜力仍非常可观。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 世界上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焦油砂和油页岩等)较为丰富,达到4000亿至7000亿吨。所以未来的石油供应足以满足世界各国的能源需要。在石油需求方面, 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经济增长将减缓。 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将使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减慢, 原油需求增长的减缓有利于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平衡和OPEC剩余生产能力的增加, 从而更好地调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另一方面,对石油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中国在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虽然中国的燃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 相对低廉的燃油价格维持了较高的需求,然

13、而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却不到0.1%(刘海兴、吴新民,2009),并不足以使当前世界石油价格产生剧烈的波动。因此,在石油市场上, 基本均衡的长期供需关系并不会导致石油价格在长期内的大幅波动。(二)持续的高价既不利于石油消费国, 也影响石油生产国的长远利益。油价持续偏高,对石油消费国而言,势必造成外汇的流失;对石油生产国来讲,则会导致对石油需求的减少, 石油收益也会相应减少。这些都是国际主要产油国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他们必然会采取明智的选择,通过适当增产来调控价格, 使全球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相对合理。 适当的石油价格,将会使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双方都容易接受且有利可图。(三)OPEC内部的

14、博弈,决定了各石油生产国不可能长时间遵守OPEC增减产协议。世界石油的探明储量大部分集中在海湾地区。 经过历史上石油价格暴跌, 致使本国经济 受 到 严 重 打 击 的 教 训 后 ,OPEC组织曾经试图通过控制石油生产量来决定世界石油价格, 将其保持在一个有利于石油输出国利益的价位上。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使得OPEC各成员国对于产量问题产生了分歧。 以沙特阿拉伯、阿联 酋 和 科 威 特 为 代 表 的 增 产派,他们为了维持与美国、英国等西方石油消费大国的关系,希望提高石油的产量从而抑制油价的过度上扬, 并维持自己的长远利益;而以伊朗、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减产派则希望实施

15、减产战略从而为本国换取更多的石油收益。 这种各持己见的局面, 必然导致在OPEC内部明争暗斗,你增我减局面的出现不可避免, 这将使得 长 期 国 际 石 油 价 格 不 会 走高。(四) 石油期货市场监管加强,投机泡沫将进一步萎缩。石油已成为期货产品, 具有高风险、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石油产地和市场地理位置脱离等特点, 容易成为投机资本操控的对象, 从而作为金融衍生品被用于炒作套利。 在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交易中,大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炒作。2008年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特别是上半年一路攀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资本集团的投机交易行为所致。2008年7月2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08年停止过度能

16、源投机法案,该法案International Markets56国际经济合作10年第5期要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对石油期货交易进行监控, 采取措施消除过度的投机行为 。 该 政 策 的 有 效 性 很 快 在CFTC公布的原油期货交易持仓报告中得到反映:2008年下半年,投机资金活跃程度明显降低,交易头寸比上半年减少50%,非商业交易净头寸由多转空 (高世宪,2009)。从长远来看,在对投机监管加强的大背景下, 石油期货市场投机活动再现疯狂炒作的可能性不大。(五)世界各国着力于开发替代能源。我国政府在近十五年的能源规划中, 已经确立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 美国已投入12亿美元用于氢燃料的研 究 , 计 划 在2025年 前 取 代75%以上从中东进口的石油。 日本投资362亿日元开发再生能源技术,以取代石油进口(张伟民,2008)。 近期严重的短期干扰依然存在, 伊拉克武装冲突和恐怖活动频发, 远未实现美国要在中东腹地建立民主样板的梦想; 伊朗进一步接近于拥有与核武器相关的技术, 被西方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