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1127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实践——水污染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关于陕西省三原县清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151130108 席艺一、前言(一)背景全球水污染状况: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 多亿 m3 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5 万亿 m3 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中国目前水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 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 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 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全国 26 个省、区的 180 个县市,有 43.3%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陕西省三原县水污染状况:清河又名清峪河、清冶河,其上游是冶峪河,发源于耀县之西北境,经泾阳、三原两县,东走临潼

2、,注入渭河,全长1474 公里,集水面积 1550 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63亿立方米,在泾阳、三原两县内仅次于泾河, 属第二大河。 原来的清河以清称著, 即使三原县城区这段也是水清如碧,鱼鸟成群,两岸绿树成荫,每到夏季傍晚,凉风习习,蛙声一片,在此纳凉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 在历史上清河一直是三原县县城乃至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水源地,为三原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如今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清河上游被截流, 河道常流量锐减, 沿岸的污染物排放量加大, 清河三原城区段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污水横流,植被枯萎,岸坡坍塌,清河已成为一条 “ 污水河 ” ,河水几近枯竭,除龙桥至西郊水库和临履桥至县砖

3、瓦厂两段的河床中还有几条形如溪流的河水外, 龙桥至临履桥一段的河床几乎成为沼泽地,表面呈乌黑色, 下面全是淤泥,期间林林纵纵丛生着水草,没草的地方是水潭,水面也是乌黑色。这条被污染的清河不仅有碍瞻观,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本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二)目的弄清清河污染的情况, 设计清河治理的方案,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为改善家乡面貌, 优化人民生存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点贡献,同时也锻炼锻炼自己科技实践的能力。二、调研详情(一)调查地点陕西省三原县清河,两岸清河三原县城区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考察的范围是西到城西的西郊水库,东到城东的砖瓦厂,全长6 公里的清河区域。(二)调查时间2013年 1月

4、27 日至 2013年 2 月 5 日(三)调查对象工厂工人、公司职员、学生、教师、农民、商贩、普通居民、环保人士等(四)调查方法资料查阅分析法、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考察法1、 资料查阅 : 在图书馆、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资料查阅2、实地考察:沿着清河考察两岸排水口,找污水源头3、问卷调查及访谈 : 在街头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清河两岸的工厂工人、公司职员、学生、教师、农民、商贩、普通居民、环保人士进行交谈获取相关信息。(五)实践过程1 月 27 日,在县图书馆及互联网上查阅三原县清河的相关资料,并开始制作调查问卷。1 月 28 日至 2 月 1 日,实地考察清河两岸,寻找污水源。2 月 2 日,在三

5、原县龙桥、林吕桥、城隍庙等地开展问卷调查。2 月 3 日,在三原县北城中学与中学老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交流,并拜访清河两岸居民, 了解不同的人对于清河污染的认识,探讨对于清河水污染形势和水污染防治方法。2 月 4 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2 月 5 日,探索解决方法,以发放传单的方式在政府街、北大街进行水污染防治宣传。三、结果与讨论根据实地考察以及资料可知, 清河的污染物 99是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 农业垃圾三类,极少量的是工业垃圾。其中,生活污染物占到70还要多。南北两岸的情况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南河岸的污染物中生活垃圾占90,建筑垃圾占 25,5是工业垃圾和其它 可见我县的城建管理和

6、工业排污的管理还是很有效的;北河岸的污染物中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基本均等,这种情况和这里的人口分布相一致:清河的南面是城区, 清河的北边是农村。 不过城区的不断扩建和城市居民的不断外迁,预计城北的生活垃圾也会占据上风的。这些污染物的来源:南岸有大的污水管道口6 个,其中龙桥至临履桥2 公里就有 4 个, 期间还有小的污水管道口和阴沟数十个,北岸没有大的污水管道口,但是小的污水管道口和大大小小的阴沟就多达三十多个;其中90都是橱、卫混合物;两岸大堆小堆、 大包小包及散乱抛撒的固体垃圾大多是塑料袋、包装盒、饮料桶、废电池、烂衣物、废旧日用品、医疗废弃物、废弃的瓜果皮屑、菜叶根蒂、剩菜剩饭、

7、杂草、菜叶、桔梗、废弃的地膜、塑料、农药瓶、农药袋、砖头瓦砾, 甚至死猫烂狗之类。 这些垃圾有沿岸居民或农民随意排放的,也有城市环卫检查时突击应付,偷偷倾泄的。清河三原县段除过城区段污染严重外,上游有冯村水库,下游有王店水库,那里仍然不失清河之“ 清” 。城区段全长 6 公里,均宽 120 米,龙桥至临履桥一段落差约2.5米,适宜修建滚水坝。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 87.8%的居民担忧清河的水污染问题,26.3%的居民认为其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89.7%的居民对清河污染状况有正确的认识,94.6%的居民愿意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清河整改工作,但仅28.7%居民会主动为水污染采取措施。而工厂、

8、公司、商户等大多对水污染关心甚少,但表示会积极配合政府的治理措施。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结果的分析可知:目前居民和商户大多对清河污染状况有着正确的认识, 并且愿意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清河整改工作,但缺乏主动性。因此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强宣传,开展全民治理。以下是对三原县清河治理的建议:科学的处理垃圾。县环保局、居委会、乡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应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 广泛宣传、 培训垃圾排放和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设立相应的指导监督机构甚至可以先强制,后习惯,再自觉;提高广大群众或单位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力争使两岸的污染源分类、 集中、处理、利用。在清河三原县城

9、区段修建两个钢筋混凝土滚水坝,具体坝址在龙桥至临履桥段,该段人口密集,污染最为严重,而这里的河段较为开阔,落差较小,适宜修建滚水坝,滚水坝的造价低,修建也方便,既可以沉淀污水,又利于进行生物治理。修成后的坝体各高1.3 米,蓄水后水域面积将近50 万平方米,蓄水量约为 130 万吨。水源可用流域内自然降水及泉水,也可以利用上游西郊水库的水源进行补充和调剂。创建良性的生态环境。首先,给坝内投放相宜的食草鱼(如草鱼)去吃掉水中的杂草,再投放相宜的食虫鱼 (如鲫鱼等)去吃掉水面、岸边的蚊虫及虫卵,还可以投放些相宜的杂食性鱼去消化相宜的人畜粪便及菜叶、桔梗等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 其次,在滚水坝中种植莲

10、藕等水生植物,特别是具有净水作用的水生植物,既可以吸收坝底多余的氮、磷、钾等元素,降低水质的富营养化,减少氨气、甲烷等毒素的含量,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创造经济收入;另外,在水中养鸭,放鹅,既可以吃掉坝中水面上的虫卵,又可以补充鱼类及莲藕的营养;最后,在岸边栽上花草树木,甚至修建公园,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利用“ 滚水坝 ” 等物理方法使得 “ 流水不腐 ” ,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利用 “ 以虫治虫 ”“以虫治草 ”“以生物分解消化生活垃圾” 等的生物方法以达到排除污染、破坏蚊虫的生存环境,净化、优化、美化了清河生态环境的效果。五、附录关于陕西省三

11、原县清河水污染调查问卷性别:男女您的年龄:18-30 岁30-45 岁45-60 岁60 岁以上您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专科或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职业:在校学生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教师普通职工私营企业主其他1、您所处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吗? A 严重B 不严重C 不知道2、您觉得清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 轻工业用水污染B 生活污水C 监管部门制裁力度不够D 其它3、你认为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工业污染B、生活中的废水、垃圾C、其他4、您知道现在的水污染比起以前怎么样呢? A 更严重B 没那么严重C 没注意5、你看见有人向河里倒垃圾的时候会阻止吗? A 会B 不会

12、6、水污染的最大危害是什么?A.水富营养化,大量水生动物死亡B.污染农业用水,农田作物受污染C.企业工业用水需更多污水处理成本,降低效益D.饮用水污染,导致人体慢性中毒7、您向有关单位反映过水污染的情况? A、有B、偶尔C、没有8、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你是否赞同?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非常同意9、你认为加强水资源免受污染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法律手段A、有B、有一点C、从来没有10、您觉得政府对水污染很在意A、有B、有一点C、从来没有11、你认为公众了解水质状况的主要途径是媒体A、是B、有一点C、不是12、你对自己平时饮用的水感到很放心A、放心B、有点担心C、非常担心13、要防止水污染,应该:A.抑制水中所有动物生长B.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E.恢复湖中荷 ,菱,水葫芦的种植充分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