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40095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策提要随着手机的普及,高校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对高校学风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最大可能降低手机依赖的危害。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而手机依赖问题是其中负面影响之一。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考察对象,探析其手机依赖的现状、危害、原因和对策。一、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笔者对郑州地区三所高校 500 名大学

2、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 500 份,收回 493 份,其中有效问卷485 份。经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 70%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手机依赖的问题。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机使用时间过长。被调查的大学生中,35%的大学生手机24 小时处于开机状态,65%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 8 小时以上。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通话、发短信、手机上网和手机娱乐,其中 3%的大学生每天通话时长在 2 小时以上,7%的大学生每 天发短信的时间在 2小时以上,45%的大学生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 2 小时以上,2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等进行娱乐的时间在2 小

3、时以上。2、手机化存在问题突出。手机成为大学生的通信工具、娱乐工具、学习工具,扮演着日常必需品的角色,手机就像细胞一样成为大学生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存在的必要条件,呈现“人机一体”的状态。大学生和手机之间不再是决定与被决定、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而是相互占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手机化存在的方式成为现实。在手机化存在之下,大学生通过使用手机替代了其他功能:一是玩弄手机替代了其他娱乐方式:一些大学生沉迷于手机娱乐,以玩各类手机游戏以及观看视频节目等方式替代了其他健康的娱乐方式;二是手机 qq、飞信等替代了现实人际交往:一些大学生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即时聊天、短信以及电话聊天中,以谋求一种情

4、感安慰,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三是过多依赖手机功能,忽视自身能力提升。一些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或者经常使用手机的某些功能,如时间、闹钟、计算器等功能而导致自身在某些能力方面的弱化。3、手机依赖心理问题明显。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频繁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23%的被调查大学 生认为会因为不能使用手机变得烦躁不安,36%的大学生觉得关机是困难的事,37%的被调查大学生会因为忘记带手机而觉得坐立难安,10%的被调查大学生会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再联系

5、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会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即使睡觉时也放在身边;经常下意识地拿出手机看;在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明明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二、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1、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一,手机电磁波以及使用时固定的身体姿势和重复、机械的运动,会引起躯体不适症状;长时间地使用手机会导致孤独、抑郁、封闭等不良心理或行为;第二,频繁使用手机,会使大学生接受不良信息的几率增加,如黄色内容的短信和网络图片泛滥,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导致个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丧失健全的人格和心理。2、加重大学生经济负担。随

6、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攀升,手机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开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购置费、手机通话费、手机上网费、娱乐套餐费等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势必给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3、破坏高校正常秩序。大学生手机依赖还严重破坏了高校正常 教学秩序,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玩手机,用手机娱乐打发课堂时间,势必使学生成绩下降,学习质量滑坡;第二,大学课堂手机频频作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了老师正常的讲授内容;第三,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助长了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三、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1、社会因素。一是关

7、注不够。当前社会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注显然不够,与网络成瘾研究的热火朝天不同,当前虽然对手机快速发展给人类本身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担忧,但大部分的研究都讲到了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手机对飞机、轮船造成的导航错误等,但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却很少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社会很少涉及到手机依赖,大学生过度依赖等内容,长时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手机的日益普及化。手机作为一种时尚、便捷、多用途的通讯工具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的标准装备。在能够及时与他人联系,放松心情,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依赖以及其他负面影响。2、学生自身。一是大学生渴望获取信息。由于手机信息量较大,传递方便快捷,加之可以随

8、时随地发送,手机的这一特性,足以能刺激大学生的时代嗅觉,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降低大学生由于信息缺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并消除自我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手机能获得大学生的青睐;二 是大学生追求时尚。对于具有敏锐时尚触角的青年学生来说,树异于人、求同于人是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动机。不少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频频更换手机,不断追求手机型号、品牌、功能、款式、价格的提升;三是大学生的情绪迁移。当前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 ,使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较大,由此易导致青年学生自负或自卑的心理,从而无法从容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大学生的这些复杂情绪日积月累就使得他们需要释放

9、精神压力、需要发泄、需要情绪迁移。而当前社会,手机以其独有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心态,成为他们寻求安全、排遣郁闷的“小贴士”。3、高校因素。一是制度不完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没有与使用手机相关的制度。调查的高校中均没有与手机使用的专门制度条款,只有辅导员或者老师的口头训诫,导致大学生上课、上自习带手机成风,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教育不到位。当前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如何正确、合理、健康地使用手机以及随之相关的手机礼仪进行教育。导致大学生们对在课堂或者自习室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玩游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显示出在合理使用手机和手机礼仪方面的教育缺失;三是疏导

10、无实效。面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日益严重的情形,高校领导和老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仅仅只是对学生警告、制止或提醒,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仍 然我行我素。4、家庭因素。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父母对其子女未上大学之前管教非常严格,但一旦其子女上大学之后,就变得疏于管教了,认为孩子已经考上大学了,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事事过问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对其子女在大学的生活究竟什么样一无所知,只知道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家人的这种不管不问甚至纵容支持使大学生频繁更换手机或者无节制地进行手机消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使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四、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1、社会方面

11、。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实施对手机文化的监督、加强对手机监控技术的开发利用,同时还要呼吁社会高度关注手机依赖这一社会问题。2、学生方面。一是要培养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大学生应坚决抵制不良手机文化,加强自我修养,进而增强对手机文化中的不健康信息的免疫力,做一个真正拥有良好传媒素养的人;二是要加强自我教育。大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文化所带来的诱惑力,严格规范手机的使用,提高个人的修养与道德能力。3、家庭方面。家长要多方关心与帮助子女,与其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适时对子女进行引导和教育、 监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

12、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另外,还应该主动和老师、班长或子女的同班同学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协助老师纠正其不良生活和习惯。4、学校方面。一是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高校应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手机礼仪的教育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必要和有效的监管。让大学生意识到文明使用手机对促进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对促进文明校园建设、对促进大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高校应该经常性的组织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校可以结合当前形势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即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能力,也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减少手机依赖的可能性;三是把手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高校应把握好机遇有效应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通过短信、飞信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学校的校园新闻、开展网上活动等,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参考文献:1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2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