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与不扶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739901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与不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与不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与不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与不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7 月 2 7 日中午,东莞市虎门镇下着倾盆大雨,66 岁的河南籍老人符金变穿过滨海大道时突然跌倒在快车道上。 途经的一辆越野车车主程善道见状后及时报警,下车扶起老人并在雨中撑伞守候,直到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离开。深度解析综合分析当前,整个社会的“基本面”是好的、向善的,讹人者和不扶者是极少数。老人跌倒了,扶不扶之所以成了一道选择题,多少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和司法裁判的负效应有关。几个讹人个案被反复炒作,不仅放大了不和谐的音符,更使整个社会受到了伤害,才有了目前“二选一”的尴尬。扶,就要承担可能被讹的风险;不扶,老人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甚至死在自己面前。何去何从,程善道给了我们一个

2、圆满的答案。 “她最多讹我的钱,讹不了我的命” ,这句话看似调侃,却道出了做人的底线和基本良知。这样的境界与秉持,在时下这个功利而相对冷漠的社会里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表达,是难以企及但又必须达到的人性高度。救人有风险,但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自身的责任,使本应有担当的主体,变成了“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讹钱不讹命”的可悲,在于“倒打一耙”对社会底线的突破,让好心人对陌生人有了戒备和防范之心;“讹钱不讹命”的可贵,在于明知往前一步就有利益受损的风险,好心人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讹钱不讹命”的果敢和底气,见义勇为、见义智为却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启示长期以来,人们将见义勇为置

3、放在道德高地,不允许好心人有一丝一毫的利益考量,这不仅造成见义勇为的道德成本过高、缺乏行动推力,还大大增加了见义勇为的风险和成本。见义勇为成为“曲高和寡”的稀缺品质,暴露出当下社会治理上的短板与不足社会信任的缺失,见义勇为保障机制的匮乏,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忽视。措施在扶与不扶的现实背景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化解扶与不扶危机:一是公众要拿起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的勇气,不能因怕讹诈而眼睁睁看着生命泯http:/ 。二是政府要为见义勇为的代价兜底。社会上像程善道这样的爱心人士很多,而有程善道经济实力的人很少, 匡扶正义不能单靠有实力的程善道, 而要靠社会大众。这就需要政府对“见义勇为”称号不能“斤斤计较” ,对奖励见义勇为不能“吝啬” ,对打击“碰瓷”等社会丑恶不能手软。三是要加大对“碰瓷”人的刑责成本惩罚。三手都要“过硬” ,倒地老人才不会无人问津,这也是程善道救人之举的延伸寓意。文档来源: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