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39816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8 大小:8.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同济大学房建期末总复习(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期末复习期末复习 各章节知识要点各章节知识要点 第第1篇篇 概论概论 第第1章章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及组成部分分类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及组成部分分类 第第2章章 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程序;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基地蓝图坐标系统基地蓝图坐标系统:以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 为Y轴,数值向北、向东递进 (P.53) 日照间距日照间距:保证

2、建筑物获得有效的日照时间的建筑物 之间的距离 (P.56) 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根据气象资料总结的当地常年及夏季的主 导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P.57) 基地红线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 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如果基地与城市道路 接壤,其相邻处的红线应该即为城市道路红线,而其 余部分的红线即为基地与相邻的其它基地的分界线。 (P.53)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建筑物分类建筑物分类:在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 24m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住宅建筑 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被称之为低层住宅;层数在46 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79层的被称之

3、为中高层住 宅;1030层的被称之为高层住宅。凡高度在100m以 上的建筑均被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P.34) 建筑物分类建筑物分类: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 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 能,又可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P.4)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平面图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 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 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P.11) 剖面图剖面图: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剖切开 来,令其内部的结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 影图(P.30) 立面图立面图:建筑物各外表面的

4、垂直正投影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标高系统标高系统: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示。一般是将建 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 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 高(P.30) 建筑标高是光面标高(完成面标高) 层高层高: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 间的垂直高度 (P.30) 净高净高: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 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P.30)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建筑防火间距:建筑防火间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P.56)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材料

5、的燃烧性能等级 : A级,不燃性;B1级,难燃性; 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 (P.171) 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房间对走道的出口至疏散口(例如外 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之间的距离(P.20) 1. 串连式组合: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 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 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P.27) 2. 并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 部分,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 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 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P.27) 3. 混合式组合:混

6、合式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在建 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 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P.28) 建筑物的平面平面组合方式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设计方法 1. 分层式组合:分层式组合:将使用功能联系紧密而且高度一样的 空间组合在同一层 (P.35) 2. 分段式组合:分段式组合:在同一层中将不同层高的空间分段组 合,而且在垂直方向重复这样的组合 如果多次叠加后在同一楼层上形成了不同的楼面 标高,就称之为错层设计(P.37) 建筑物的剖面组合方式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设计方法 1. 结构体系的逻辑性:结构体系的逻辑性:(P.6191) 2.尺度比例关系:尺

7、度比例关系:( P.4151 ) 3.组合方式:组合方式:( P.4151 ) 建筑物的体型和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4. 重点部位及细部处理:重点部位及细部处理:( P.4151 ) 1.正确处理建筑与基地红线及周边道路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筑与基地红线及周边道路的关系: (P.53) 2.满足防火间距、日照间距等要求:满足防火间距、日照间距等要求:( P.56 ) 3.组合方式考虑生态环境:组合方式考虑生态环境:( P.5658 ) 建筑物在基地总平面中的布置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设计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构成系统分析 建筑物的构成系统 结构支

8、承系统 围护、分隔系统 设备系统 (P.5) (P.6) (P.6) 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部分 结构支承系统 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 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分 砌体墙承重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两种,分别适用于低、 多层的建筑以及高层建筑 (P.6167) 骨架承重结构支承系统:骨架承重结构支承系统:以骨架代替承重墙,内、外墙 填充且均不承重。适用于那些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 物,或是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也较为 灵活(P.68 79) 空间结构支承系统:空间结构支承系统:空间结构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 地发挥材料的性

9、能,因而结构自重小,适用于覆盖大型 空间(P.80 91 ) 建筑构造部分建筑构造部分 基本常识与概念 构造详图:构造详图: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上,通过引出放 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点的方法,将细部用详图表达 清楚 (P.95) 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 还应标明相关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 做法 (P.95) 建筑构造部分建筑构造部分 围护、分隔系统 1. 基本构成关系:基本构成关系: 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 梯、屋盖、门窗(P.5) 结构支承系统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

10、震措施 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墙体承重墙体承重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砌筑砂浆是砌体墙中的薄弱环节(P.128) 抗震主要抗震主要 构造措施构造措施 限高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 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 动开裂而倒塌动开裂而倒塌 (P.137) 设置圈梁和构造柱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骨形成内骨 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P.137) 砌体房屋总高度(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制)和层数限制 墙体类别墙体类别 最小最小 墙厚墙厚 (m) 6 度度 7 度度 8 度度 9 度度 高度高度 层数层数 高度高度 层数层数 高度

11、高度 层数层数 高度高度 层数层数 粘土砖(多粘土砖(多 孔砖)墙孔砖)墙 0.24 24 八八 21 七七 18 六六 12 (9) 四四 (三)(三) 混凝土小块混凝土小块 墙墙 0.19 21 七七 18 六六 15 五五 不宜采用不宜采用 混凝土中块混凝土中块 墙墙 0.20 18 六六 15 五五 9 三三 不宜采用不宜采用 粉煤灰中块粉煤灰中块 墙墙 0.24 18 六六 15 五五 9 三三 不宜采用不宜采用 灰砂砖墙灰砂砖墙 0.24 21 七七 18 六六 15 五五 不宜采用不宜采用 (P.137)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破坏程度。影响烈度

12、的因素有震 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 目前中国的建筑的抗震设计以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准来进行设计的。 圈梁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 置的连续、封闭的梁(P.137) 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 构造柱构造柱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房屋转角、楼梯间四角、有错层处,等等(P.138) 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通,房屋各部分刚度均衡(P.138) 墙墙 类类 烈烈 度度 6、7度度 8度度 9度度 外墙和内纵墙外墙和内纵墙 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屋盖处及隔层

13、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内横墙内横墙 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大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大 于于7m,楼盖处间距不楼盖处间距不 大于大于15m,构造柱对应构造柱对应 部位部位 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 墙墙,且间距不大于且间距不大于7m, 楼盖处间距不大于楼盖处间距不大于15m, 构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 同上;各层所有横墙同上;各层所有横墙 粘土砖房圈梁设置要求粘土砖房圈梁设置要求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构造配筋在,构造配筋在6、7度抗震设防时为度抗震设防时为48;8度设防时度设防时 为为410;9

14、度设防时为度设防时为412。箍筋一般采用。箍筋一般采用46,按,按6、7度,度,8度,度,9度设度设防其间距分别为防其间距分别为250,200和和150。 (P.138) 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立基础,其下端应锚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立基础,其下端应锚 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 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 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柱截面应不小于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柱截面应不小于180240。配。配 筋为纵筋筋为纵筋412,箍筋采用,箍

15、筋采用46,间距不大于,间距不大于250。 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或层高或450mm范围内,箍筋需范围内,箍筋需 加密至间距加密至间距100。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500设设 26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 (P.139)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楼地层的基本构造 楼板层楼板层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除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除 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 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刚度外,还应具

16、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 力。力。 (P.96) 基本构成方式基本构成方式 梁板式楼盖梁板式楼盖(P.97) 板式楼盖板式楼盖(P.97) 无梁楼盖无梁楼盖(P.99)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预制装配式预制装配式(P.101) 现浇整体式现浇整体式(P.100) 装配整体式装配整体式(P.104) 在板底增加梁不单单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经过对楼在板底增加梁不单单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经过对楼 板的传力路线的设计,还可以重新分配传到梁上的荷板的传力路线的设计,还可以重新分配传到梁上的荷 载的大小,从而控制其断面尺寸,这样对争取某些结载的大小,从而控制其断面尺寸,这样对争取某些结 构梁底的净高以及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计的需要局部构梁底的净高以及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