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木构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9251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史木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建史木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建史木构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建史木构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建史木构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建史木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史木构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架分件示意图梁架内部的结合点,称为结点。1、脊槫,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2、襻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3、丁华抹颏栱,颏k ,脸的最下部分,下巴。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沓。5、叉手,

2、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 晚唐五代起, 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7、合木沓( ta 四声),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明清称角背,缴背或脚背。8、平梁,宋式建筑称谓,位于脊槫下的梁,长二椽。明清称三架梁。9、驼峰,驼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间配合斗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仅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3、)上使用了半驼峰。10、四椽栿,宋代称谓,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四架椽。两槫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一椽,四椽栿就是长四椽的梁,即五檩之间距离的梁。清称五架梁。11、托脚,托脚是支撑平槫的构件。唐至元代使用较多,明清时期已极少用。12、搭牵,又称剳牵,zh ,长一椽的梁。明清称抱头梁。13、乳栿,长两椽的梁。14、柱,是建筑物中垂直放置的主结构件,承托其上方构件的重量。15、顺栿串,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两柱之间与梁平行的枋,称顺栿串 (跨空随梁枋 ),明清时又有紧贴梁下的枋,称随梁枋。16、替木,起拉接作用的辅助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槫(檩)、枋之下,与檩、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

4、的强度,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建筑已不用。17、撩檐枋,亦称橑檐枋,宋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 1 倍,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托之,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辽(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建筑。18、柱头枋,斗栱内泥道栱或慢栱承托的枋料,称谓柱头枋,最上的柱头枋,称为压槽枋。19、栱眼壁,两斗栱中泥道栱、慢栱之间的墙壁,即两攒斗栱间的墙壁。枋, 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而设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称不同,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

5、枋。一般来说,枋都是面阔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进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断面多为矩形,而梁的断面为矩形或圆形。明清建筑构架分件1、脊檩、金檩和檐檩相当于宋式的脊槫、金槫和檐槫。2、抱头梁、三架梁和五架梁相当于宋式的剳牵、平梁和四椽栿。斗栱,又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弓形横木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每一组合称一攒。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

6、等级建筑上。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斗栱按位置分为三类:柱头铺作(柱头之上的斗栱)、补间铺作(柱间额枋或普拍枋上的斗栱)和转角铺作(屋角柱头之上的斗栱)。清分别称柱头科、平身科、角科。宋式铺作造栱之制华栱断面有单材、足材之分;其它各栱断面均为单材。重栱,在泥道栱、瓜子栱上叠慢栱;单栱,没用重叠慢栱。计心造,在跳头上有横栱;偷心造,跳头上没横栱;唐宋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栱计心。横栱:宋式斗拱构件横向(面阔方向)摆放的栱。按所处位置不同,有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骑栿拱、骑昂拱、绞栿拱、绞昂拱等。1、飞子,又做飞椽,如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

7、截面矩形的飞子。2、椽子, chu n zi ,是屋面基层最底层构件,垂直安放在檩木之上。椽子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檩上。每一条水平长度即椽的长度间距,称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3、撩檐枋,橑檐枋、也称挑檐枋,宋代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在令栱上的枋。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 倍,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托之,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辽建筑。4、罗汉枋,在内外跳慢栱上,位于撩檐枋和柱头枋之间,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栱的作用。宋用来表示斗栱出跳,清称拽枋,分里拽和外拽。5、柱头枋,斗栱附属构件,用于泥道栱正上方,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栱和传导屋面荷载的作用。6、平棊枋,斗拱附属

8、构件,用于里跳最里侧令栱上的枋,与井口天花相接的枋子。清称井口枋。7、衬枋头,斗栱的附属构件,位于耍头之上与耍头平行,外端不露面,只在里端出头,交外面的撩檐枋和里面的井口枋撑住,在耍头后尾露出,常刻麻叶头。清称撑头木。8、散斗,宋代称谓,在各种横向栱(慢栱、泥道栱)的两端,开口一字形,承托上层栱或枋,方向与枋一致。清称三才升。9、齐心斗,位于横栱中心的斗,一字开口承托上层栱或枋,方向与枋一致。清称槽升子。10、令栱,最外一跳华栱之上的横栱。11、耍头,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昂之上,切与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多为蚂蚱头状。清式称蚂蚱头。耍头前后两端都露在

9、外面,外端多作蚂蚱头状,里端作成麻叶头状。12、交互斗,位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开口十字形。13、慢栱,瓜子栱和泥道栱之上的横栱。14、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清称瓜栱。15、泥道栱,栌斗内的第一层横栱。清称正心瓜栱。16、骑栿栱,与栿(梁)相正交的横栱,好像骑在梁栿之上一样,上承栱或枋。17、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下昂是顺着屋面坡度,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斜置的昂。其功能是使出檐的重量通过杠杆原理与檐柱中心线以内檩、梁的重量

10、相平衡,用于外檐。上昂是向外向上挑的受压受弯构件,昂身不过柱中心线。结构上起斜撑作用,可减少斗栱出跳。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上昂(南宋)上海真如寺大殿内转斗栱上昂上昂多用于内檐、外檐斗栱里跳或平座斗栱的外跳中。18、华头子,为檐内(里转)斗栱的华栱外伸出的头子,砍削成斜向,上承昂的构件。19、华栱,斗栱垂直(进深方向)出跳构件。宋营造法术曰:“ 或谓之 ,抄栱 ? ,mio 又谓之,卷头 ? ,或谓之 ,跳头 ? 。出一跳华栱称为“ 一抄 ” ,或 “ 出一卷头 ” ;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或出两卷头。 ” 清叫 “ 翘” 。20、栌斗,又名大斗,栌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

11、卯口。清称坐斗。21、遮椽板,斗栱上方斜置或平置的木板,主要用来遮蔽上面的椽子,清称盖斗板。22、栿, f 即梁,宋代称谓,一般为进深方向水平放置。23、阑额, 是柱子上端联络和承重的木构件,位于柱子上端承托斗栱等。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宋代始称 “ 阑额 ” 。它有时两根并用,上面的一根叫 (清称大额枋) ,下面叫由额 (清称小额枋) ,两者之间使用由额垫板。在内柱中使用的额枋又被称作“ 内额 ” , 位于柱脚处的类似木结构叫做“ 地栿” 。清称额枋。24、普拍枋,位于阑额之上,与阑额在断面上作,T?字形,用来承托斗栱的木结构。四周交圈,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

12、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始见于唐代,目前最早的实例为五代时期山西大云院大殿。25、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其上方构件重量。26、柱础,或柱础石,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使落地屋柱不致潮湿腐烂,令柱脚与地坪隔离防潮,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27、平棊, q ,棊同 “ 棋” ,即今之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尘 “。 “ 平棋 ” 是天花的一种,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 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因为是由大方格组成,仰看就像一个棋盘,故得名。 “ 平棋 ” 这个名称是宋式天花名称的说法。28、雀替,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

13、相交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减少梁与柱相接交处的向下剪力。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宋代称 “ 角替 ” ,清代称为 “ 雀替 ” ,“ 插角 ” 或“ 托木 ” 。29、卷刹,或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 有圆弧之意,“ 杀” 有砍削之意。几种特殊样式斗栱:1、把头绞项造把头绞项造外视图(以下五张图片为网络图片)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没有出跳。把头绞项造后视图把头绞项造是一种特殊的柱梁结合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没有出跳。具体做法是将内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头或者耍头或昂的

14、形式,与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顶的栌斗上。泥道栱上再置两个散斗和一个齐心斗(类似于清的一斗三升),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檩等。该种形制出现较早,在唐宋前就有出现,宋元后基本没有出现。山西晋城西溪二仙庙东梳妆楼一楼廊柱斗栱(金)山西博物院藏品屋形石龛(北魏)2、斗口跳斗口跳正视斗口跳侧视斗口跳后侧视这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样式,斗口跳,即栌斗口内向外出一抄(华栱)出跳,跳头上置交互斗以承撩檐枋。华栱跳头上置斗,斗内置替木以承撩风槫,实物见于山西平顺王曲天台庵大殿(唐)。平顺龙门寺西配殿柱头斗栱最早的悬山顶木建筑,五代,它的斗口跳较特殊,栌斗内置实拍栱,上承华栱和泥道栱。3、单斗只替是最简单的斗栱,在柱头栌

15、斗上加一替木以承梁枋或槫。若为补间斗栱,亦用大斗一枚。实例:大雁塔斗栱,北齐石柱小殿斗栱为最早实物遗存。北齐义慈惠石柱(河北省定兴县)大雁塔门楣石线刻图中的单斗只替斗栱计算和描述方法:宋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下昂。算法: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 n(铺作数) m(出跳数) 3(常数项)。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栌斗、耍头和衬方头。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以“ 单” 、“ 重” 表示一、二)。算法: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横拱,故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攒的踩数。即 n(踩数) m(拽架数) 2(常数项,里外的拽架)1(常数项,一道正心拱枋)。下面分

16、别描述。单抄双昂六铺作里转双抄五铺作由此图可以计算斗栱的铺作数:首先,判断出跳数,出跳的部件只有华栱和昂,一般有几个就出几跳,数呗!注意昂式的耍头不要计入,如上图外跳一个华栱和两个昂,则为出三跳;里跳出两华栱,则为出两跳。斗栱每增高一层为一铺。出一跳为四铺作(至下而上层叠为栌斗、华栱、耍头木、衬方头共四铺,故称四铺作)出两跳为五铺作、出三跳为六铺作以此类推;一般出跳数不超过六跳。最后描述方式, 出几个华栱则为几抄mio ,出几个昂则为几昂,如上图里跳斗栱出两跳,两个华栱,则里跳斗栱为双抄五铺作;外跳斗栱出三跳,一个华栱两个昂,所以斗栱为单抄双昂六铺作。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有瓜子栱(横栱 ),则该跳为计心造;如果出跳的华栱上没有横栱,则该跳为偷心造。从目前遗存的唐代建筑看,未发现唐代建筑的斗栱使用全计心造的。这是宋式斗栱的算法,里跳和外跳处理和出跳数多不一致,故里跳、外跳分别计算的。而清式(包括明代)的斗栱基本从结构件,转为装饰件,且昂多为假昂,里外出跳多一致,故清式的斗栱多用踩来描述,同宋式的一样,出跳的也只有华栱和昂,不过清称华栱为翘,斗栱一般描述为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