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73900 上传时间:2017-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能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曾用到许多溶液,如 色石蕊溶液遇酸会变红

2、色。在化学实验室里你还曾用过或见过哪些溶液?学生讨论回答出示四瓶溶液:H 2锰酸钾溶液、石蕊溶液、 70%的医用酒精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溶液有哪些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设问(1)什么是溶液?溶液就是含水的液体混合物吗?(2)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探究91将蔗糖、食盐分别溶于水中。提问:现在能不能看见蔗糖吗?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呢?分析解释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分子,和 一地分散到水分子间隔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放多媒体动画:蔗糖溶于水,食盐溶于水。指导分析学生阅读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讨论:请大家相互讨论分析一下溶液有什么特点?思考: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均一、稳定的液体

3、一定溶液?溶液一定液体吗?分析:蒸馏水是溶液吗?泥水是溶液吗?将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和水组的体系都称做溶液,那么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讲解: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能溶解其物质的物质是溶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那么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其它物质能不能作为溶剂?实验探究9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分别加入12小粒碘;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3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振荡,观察现象。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水中并不能溶解所有物质,除了水其它物质也作为溶剂;实验探究93:

4、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在盛有2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再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再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溶质不只是固体,液体也可作为溶质如酒精,同样气体也可作为溶质,例如将氯化氢氧化通入水中可得氯化氢氧化的水溶液,也叫盐酸;同一溶剂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是多种。总结(1)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2)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若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3)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分析讨论:(1)在厨房里或医院里你见过哪些溶液?(2)溶液有什么用途?(3)

5、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提示:从微观角度去思考,多种溶液混合,不同的溶质分子(或离子)接触面增大,反应加快。提问:溶质溶解时常伴随着温度的改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温度发生了改变?实验探究: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硝酸铵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提问:溶质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实验:向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各自加入 后用温度计测量各自温度。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小结: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于时放出热量。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知道了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若溶液中有水,一般水是溶剂。我们还学习了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布置作业1、完成书本习题2、回家做家庭小实验“清洗餐具”板书设计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2、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