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7781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3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项目名称:汽轮机金属监督部件及机外管检验编制单位:编制人: 2014年 2 月 15 日审核人: 2014年 2 月 15 日监理单位:无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年月日生产部门 :年月日安健环部 :年月日生产技术部 :年月日总工程师 :年月日目录一. 工程概况二. 施工方案三. 施工人员、工具、机械准备情况四. 设备、物资需用及准备情况五. 施工图纸及审定六. 组织措施、七. 技术措施、八. 施工安全措施一、 工程概况有限责任公司安装两台俄罗斯超临界500MW 燃煤机组。截止到目前,#2 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 14 万小时。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金属部件的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潜在

2、的缺陷和隐患,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DL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200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规程和国华公司发布的火力发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金属技术监督标准以及华北电网发布的金属技术监督导则等相关规程要求进行金属监督检验。为保证现场检测活动顺利进行,检测质量可控, 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二、 施工技术方案2.1 射线检测专业2.1.1 作业方法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卡及安全技术交底有关要求进行操作2)检测人员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被检部件是否具备检测条件,安全设施是否完善。专业主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不同型号及形式的X射线探伤机及 射线探伤机,性能良好,检定合格满足放射卫生防护的要求。4)应配备自检合格的个人报警器、计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剂量块、巡测仪及性能良好的辅助性仪 器设备。5)配备手工冲洗或性能完好的全自动冲洗设备。6)配备亮度不小于100000cd/m2 观片灯; 可测最大黑度不小于4.0、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05 的黑白密度计。7)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钢材的,应在焊接热处理后进行无损检测。8)暗室工作人员按工艺卡及技术交底要求负责装好相应规格、型号、数量的胶片。9)操作人员依据技术交底及工艺卡要求,选择好射线源、防护器具、各种标记、贴片夹、胶布、盒尺、试电笔、支架、

4、铅板等工器具。10)透照前,操作人员在工作区域周围拉好围栏或警戒绳并在明显处挂好警示标志。11)将仪器探头依据所选择的透照方式正确摆放好(如中心透照将探头固定管子内部中心,焦点与焊接接 头在同一剖面),连接好相应的电缆或输源管,接好操作箱电源。12)按照操作规程步骤进行训机、参数设置(X射线透照)13)按标记摆放规定及定位原则(见附录1)进行布片及标识。14)依据现场条件采取加防护铅板等屏蔽散射线措施。15)开机设定参数透照。(16)透照结束后, 先关掉电源, 收好射线机、 材料及各种标记, 将射线机放到指定地点,把所摄的胶片整理好带回暗室进行冲洗。17)检测人员应按要求,真实齐全做好现场检测

5、记录,交给专业主管。18)小径管检测a)透照方式 : 1)一般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倾斜透照。透照时应使上下两焊接接头在底片上的影像成椭圆形显示,其短轴内侧间距以3-10mm 为宜。2)内螺纹水冷壁或甲方有特殊要求的焊接接头可以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中的垂直透照,即射线透照方向与环缝纵向平面重合,使上、下两焊接接头在底片上的影像重合。3)外径 76mm 的管子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时,允许一次透照并应采取较高管电压,曝光量宜控制在7.5mA2 min 以内来扩大检出范围保证底片黑度和灵敏度的要求。外径大于76mm 且小于等于89mm的管子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时,至少分两次透照,透照角度每次偏转小于或等于90

6、 度。b)射线能量1)应根据被检工件的材料种类、透照厚度,在保证穿透力和检测范围的前提下,选择射线能量。一般管道可采用“高电压,短时间” 。不同透照厚度范围选用的射线源参照下表表 4-1 射线源透 照 厚 度 TA(mm) X射线2 TA40 2)经合同双方同意,在采取补偿措施并保证底片灵敏度达到要求的条件下Ir192和 Se75透照厚度可分别下降至 10mm 和 5mm。c)胶片 : 1)首先考虑满足底片质量等级要求(质量要求高的采用颗粒度细的胶片),再采用最合理、最经济的。2)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d)增感方式 :选用铅箔增感(即

7、铅增感屏) ,前后屏的厚度选择应根据所选择的射线源种类按下表4-2 的规定选择: 表 4-2 射线种类增感屏材料前屏厚度 (mm) 后屏厚度 (mm) 120kV 铅不用0.10 120-250kV 铅0.025-0.125 0.10 250kV 铅0.05-0.16 0.10 Se75 铅0.10-0.20 0.10-0.20 Ir192 铅0.02-0.20 0.02-0.20 e)象质计:1)所用象质计的材质必须与被检工件的材质相同或相近。2)选用 DL/T821-2002 标准中的或专用象质计。选用型专用象质计时,金属丝应垂直横跨焊接接头表面正中。选用型专用象质计,金属丝置于焊接接头中

8、心,围绕全周。3)象质指数应根据透照厚度TA按表 4-3 选择表 4-34)透照厚度TA按 DL/T821-2002 标准中小径管TA计算公式计算: TA=0.8(D-T)T1/2+T 注: D:钢管外径,单位mm; T:钢管壁厚,单位mm 5)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象质计也可放置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象质指数应提高一级且象质计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必要时作对比实验。6)如多根管焊接接头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显示时,应至少放置一个象质计,若只放置一个象质计,则必须放置在最边缘的管子上。f)深度对比块 :小径管透照应采用相应规格的型深度对比块。对比块应平行于焊接接头放置,距焊接接头边缘

9、 5mm。g)曝光量: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 的管子,其焊接接头采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时,允许采用一次透照 并应选择较高管电压,曝光量宜控制在7.5mA.min 以内,管子内壁轮廓应清晰显现在底片上。h)焦距: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距离L1 可由下式确定L1 10d L22 /3 透照厚度TA(mm) 要求达到的象质指数Z 线直径(mm) 透照厚度TA(mm) 要求达到的象质指数 Z 线直径(mm) 6 15 0.125 1620 11 0.32 6 8 14 0.16 2025 10 0.40 812 13 0.20 2532 9 0.50 12 16 12 0.25 d-焦点尺寸,当焦点为圆

10、形或正方形时,d 等于圆直径或正方形边长,当焦点为矩形(边长分别为 a 和 b)时, d=(a+b)/2。L2-射线源侧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2)特殊情况下, L1不能满足上式要求时,可由合同双方确定。i)标记:1)焊接接头透照部位至少要有工件编号、对接接头编号、焊工代号、加倍抽检标记、返修标记等。按标书要求进行编号,按公司规定进行摆放,要求于被透工件有良好的唯一对应性。2)标记一般放置在距焊接接头边缘5mm 及以外部位,影像不得重叠,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并能在底片上显示。(具体规定见附录2)19)大中径管检测:a)透照方式 : 1)对于大径管道(一般 426 以上)焊接接头,尽可能采用

11、中心全周透照法。透照时,应使射源中心与管中心重合,胶片放在管道外表面的焊接接头上,胶片规格、数量由管子外径和相邻胶片搭接长度决定。2)对于中径管(一般 100 426)焊接接头,宜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法。透照时源置于管子外部,胶片放置在射源对侧管子外表面的焊接接头上,胶片规格、数量由分段透照数量、一次透照长度和相邻两片的搭接长度决定。3)对于大直径管道如不能进行中心全周透照,采用其他方法透照时K 值应满足: 环缝 K 值不大于1.1,纵缝 K 值不大于 1.03。b)分段透照数量: 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时, 当射源至管子外表面距离小于等于15mm 时, 至少分 3 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小于或等于

12、120 度;当射源至管子外表面距离大于15mm 时,至少分 4 段透照, 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小于或等于90 度。C)射线能量 :应根据被检工件的材料种类、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 在保证穿透力和检测范围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不同透照厚度范围选用的射线源参照表4-1。经合同双方同意,在采取补偿措施并保证底片灵敏度达到要求的条件下Ir192 和 Se75透照厚度可分别下降至10mm 和 5mm。D)胶片 :同小径管检测规定e)增感方式 : 同小径管检测规定f)象质计:1)所用象质计的材质必须与被检工件的材质相同或相近。2)DL/T821-2002 标准中规定采用JB/T7902标准中的R

13、10 系列象质计。3)检测人员应根据透照厚度TA按表 5-3 选择选择相应的象质指数:4)透照厚度可按表4-5 计算:表 4-4 表 4-5透照方法透照厚度TA(mm) 外透法单壁透照法T+h 双壁单投影法2T+h 透照厚度 TA(mm) 要求达到的象质指数Z 线直径(mm) 透照厚度TA(mm) 要求达到的象质指数 Z 线直径(mm) 6 15 0.125 2025 10 0.40 68 14 0.16 2532 9 0.50 812 13 0.20 3250 8 0.63 1216 12 0.25 5080 7 0.80 1620 11 0.32 80120 6 1.0 内透法中心全周透照

14、法T+h 偏心透照法T+h 注:( 1)T:管道实际壁厚,h:焊接接头余高5)象质计放置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接接头区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 处) ,象质计金属丝横跨焊接接头并与焊接接头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6)环形焊接接头采用周向曝光透照工艺时,象质计应每间隔90 度放置一个。7)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置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但象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象质计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g)深度对比块 :采用型深度对比块,对比块应平行于焊接接头,距焊接接头边缘5mm。h)标记:1)焊接接头透照部位要有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和识别标记(工件编号、对接接头编号、部位

15、编号、焊工代号、透照日期等)。2)标记一般放置在距焊接接头边缘5mm 以外部位, 影象不得重叠, 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象(具体规定见附录九)i)散射线屏蔽:1)透照时,要对散射线进行屏蔽,根据透照部件及现场情况可选用加滤波板、背衬铅板、小径管管与管之间加铅条等。2)当采用射线源置于工件内部,暗盒置于工件外表面的透照工艺时,必须在暗盒背面覆一层2mmm-3mm 的铅板。20)现场检测 : 1)委托与接受接到委托单后, 带班人员(或专业主管) 按照委托单内容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检查现场夜间照明 (不 足的要配备行灯) ,脚手架搭设满足夜间拍片要求,射线机的放置位置、人员防护距离通道、仪器放置位

16、置、工艺的可操作性及检测时机,满足要求且外观检验合格并在委托单有标识,方可接受委托单,在委托单上签字认可。2)胶片处理:暗室处理的一次性规定;胶片的灰雾度检查,暗室环境适应,漏光检查,药温检查,操作程序实验(检查是否有条件的改变,预洗几张检验)。手工冲洗:依次将配制好的显(定)影液到入洗片槽(盘)中。关闭暗室门窗,拉上布帘,打开红灯、定时器。将已透照胶片依次打开放入显影温度为20 2的显影液中显影5-7min, 在 1-2min 时要不停地将胶片进行翻动,以保证显影均匀。将显影后的胶片放入清水停显数秒后再放入定影液中进行定影15-20min,定影过程中也要定时对胶片进行翻动,以保证定影均匀。定影后将底片放入流动的清水中冲 洗 15-20min 后放入洗片夹进行烘干或凉干。21)底片质量监督与评定:a)底片质量监督人员在底片评定之前要依据标准中对底片质量的规定检查处理后的底片质量,具体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