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方法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7780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4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分析方法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分析方法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一、选择题1. 用来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X 射线学分支是( B ) A.X射线透射学;B.X 射线衍射学;C.X 射线光谱学; D.其它2. M层电子回迁到 K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射线称( B )AK ;B. K ;C. K;D. L 。3. 当 X射线发生装置是 Cu靶,滤波片应选( C )A Cu;B. Fe ; C. Ni;D. Mo 。4. 当电子把所有能量都转换为X射线时,该 X射线波长称( A )A 短波限 0;B. 激发限 k;C. 吸收限; D. 特征 X射线 5. 当 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 去后, L 层电子回迁 K层,多余能量将另一个L 层电子打

2、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 C) A光电子; B. 二次荧光; C. 俄歇电子; D. (A+C )第二章一、选择题 1.有一倒易矢量为cbag22,与它对应的正空间晶面是(C ) 。A. (210) ;B. (220) ; C. (221) ;D. ( 110) ; 。 2.有一体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是0.286nm,用铁靶K( K=0.194nm)照射该晶体能产生()衍射 线。A. 三条;B .四条;C. 五条; D. 六条。 3.一束 X 射线照射到晶体上能否产生衍射取决于(A) 。 A是否满足布拉格条件;B是否衍射强度I0;C A+B ;D晶体形状。4.面心立方晶体(111)晶面族的多

3、重性因素是(B) 。 A4; B8; C6;D12。第三章 二、选择题1.最常用的X 射线衍射方法是(B ) 。A. 劳厄法; B. 粉末多法; C. 周转晶体法; D. 德拜法。2.2.德拜法中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的底片安装方法是(C ) 。 A. 正装法;B. 反装法;C. 偏装法;D. A+B。 3.德拜法中对试样的要求除了无应力外,粉末粒度应为(C ) 。A. 250 目; C. 在 250-325 目之间; D. 任意大小。 4.测角仪中,探测器的转速与试样的转速关系是(B ) 。 A. 保持同步11 ; B. 21 ;C. 12 ;D. 10 。 5.衍射仪法中的试样形状是(B )

4、。A. 丝状粉末多晶;B. 块状粉末多晶;C. 块状单晶; D. 任意形状。第四章 三、选择题1. 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方法是( B )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直接比较法; D. K 值法。2.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时,若已知材料的物相可以查( A )进行核对。A. Hanawalt索引; B. Fenk索引; C. Davey 索引; D. A 或 B。3. 德拜法中精确测定点阵常数其系统误差来源于( D ) 。A. 相机尺寸误差;B. 底片伸缩; C. 试样偏心; D. A+B+C。4. 材料的内应力分为三类,X射线衍射方法可以测定(D )

5、 。 A. 第一类应力(宏观应力);B. 第二类应力(微观应力);C. 第三类应力; D. A+B+C。2 5.Sin2测量应力,通常取 为( D )进行测量。 A. 确定的 角; B. 0-45 o之间任意四点;C. 0 o、45o两点; D. 0 o、15o、30o、45o四点。第五章 四、选择题 1. 若 H-800 电镜的最高分辨率是0.5nm,那么这台电镜的有效放大倍数是() 。 A. 1000 ;B. 10000 ;C. 40000 ; D.600000。2. 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 A. 球差; B. 像散; C. 色差; D. A+B 。3. 可以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衬

6、度的光栏是( B ) 。 A. 第二聚光镜光栏;B. 物镜光栏; C. 选区光栏; D. 其它光栏。4. 电子衍射成像时是将( A ) 。 A.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背焦面重合;B.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C. 关闭中间镜; D. 关闭物镜。5. 选区光栏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镜筒中的位置是( B ) 。 A. 物镜的物平面;B. 物镜的像平面C. 物镜的背焦面;D. 物镜的前焦面。第八章 五、选择题 1. 仅仅反映固体样品表面形貌信息的物理信号是( B ) 。A. 背散射电子;B. 二次电子; C. 吸收电子; D. 透射电子。2.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下列二次电子像衬度最亮的区

7、域是( B ) 。 A.和电子束垂直的表面;B. 和电子束成30o的表面; C. 和电子束成45o的表面; D. 和电子束成60o的表 面。3. 可以探测表面1nm层厚的样品成分信息的物理信号是( D ) 。 A. 背散射电子;B. 吸收电子; C. 特征 X射线; D. 俄歇电子。4. 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的成分分析附件中最常见的仪器是( B ) 。A. 波谱仪; B. 能谱仪; C. 俄歇电子谱仪;D. 特征电子能量损失谱。5. 波谱仪与能谱仪相比,能谱仪最大的优点是(A ) 。 A. 快速高效; B. 精度高; C. 没有机械传动部件;D. 价格便宜。部分习题解 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

8、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 X射线学分为三大分支:X 射线透射学、 X 射线衍射学、 X射线光谱学。 X射线透射学的研究对象有人体,工件等, 用它的强透射性为人体诊断伤病、用于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等。 X射线衍射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晶体结构,研究与结构和结构变化的相关的 各种问题。3 X射线光谱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分光晶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测定各种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 强度,从而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和成分。2.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 CuKX射线激发CuK荧光辐射; (2)用 CuKX射线激发CuK荧光辐射; (3)用 CuKX射线激发CuL荧光

9、辐射。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 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根据能量关系,M 、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 成之间的能量差,K、L 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 、L 层 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 的能量大于Ka的能量, Ka 能量大于 La 的能量。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1)CuKa能激发 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2)CuK?能激发 CuKa荧光辐射;(K?Ka )(3)CuKa能激发 CuLa荧光辐射;( Kala)3.什么叫“相干散射”

10、、 “非相干散射” 、 “荧光辐射” 、 “吸收限” 、 “俄歇效应”?答: 当射线通过物质时, 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 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当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射线长的 射线,且波长随 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 K系 射线,这种由 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

11、荧光。 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 K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 ,称此时的光子波长称为 K 系的吸收限。 当原子中K层的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K激发状态,其能量为Ek。如果一个L 层电子来填充这 个空位, K电离就变成了L 电离,其能由Ek 变成 El,此时将释Ek-El 的能量,可能产生荧光 射线,也 可能给予L 层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产生二次电离。即K层的一个空位被L 层的两个空位所替代,这种 现象称俄歇效应。4.产生 X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答:实验证实 : 在高真空中,凡高速运动的电子碰到任何障碍物时,均能产生

12、X射线,对于其他带电的基 本粒子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电子式 X射线管中产生X 射线的条件可归纳为:1,以某种方式得到一定量的自由电子;2,在高真 空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迫使这些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3,在电子运动路径上设障碍物以急剧改变电子的运动速度。5.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答:波动性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反映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微粒性主要表现为 以光子形式辐射和吸收时具有一定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分立性。6.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 最大动能。 解:4 已知

13、条件: U=50kv 电子静止质量:m0=9.1 10-31kg 光速: c=2.998 108m/s 电子电量: e=1.602 10-19C 普朗克常数:h=6.626 10-34J.s 电子从阴极飞出到达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总动能为E=eU=1.60210-19C 50kv=8.01 10-18kJ 由于 E=1/2m0v02所以电子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为v0=(2E/m0)1/2=4.2 106m/s 所发射连续谱的短波限0的大小仅取决于加速电压 0(? ) 12400/v( 伏) 0.248 ? 辐射出来的光子的最大动能为E0h?0hc/ 01.99 10-15J 7.特征 X射线与荧光X

14、 射线的产生机理有何异同?某物质的K系荧光 X 射线波长是否等于它的K系特征 X射线波长? 答:特征X射线与荧光X射线都是由激发态原子中的高能级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多余能量以X射线的 形式放出而形成的。不同的是:高能电子轰击使原子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电子回迁释放的是特征X射线; 以 X 射线轰击,使原子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电子回迁释放的是荧光X射线。某物质的K系特征 X 射线与 其 K系荧光 X射线具有相同波长。8.连 续 谱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其 短 波 限 VeVhc201024.1与 某 物 质 的 吸 收 限kkkVeVhc21024.1有何不同( V 和 VK以 kv 为单位)

15、?答 当射线管两极间加高压时,大量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轰击,由于阳极的 阻碍作用,电子将产生极大的负加速度。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 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由于极大数量 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射线谱。 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的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便具 有最高能量和最短的波长,即短波限。连续谱短波限只与管压有关,当固定管压,增加管电流或改变靶 时短波限不变。 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泡利不相容

16、原理不连续地分布在K,L,M,N等不同能级的壳层上,当外来的高 速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原子系统之外,从而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时所需的能量即为吸收限,它只与壳层能量有关。即吸收限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管电压 无关。 9.为什么会出现吸收限?K 吸收限为什么只有一个而L 吸收限有三个?当激发K 系荧光射线时, 能否 伴生 L 系?当 L 系激发时能否伴生K系?答:一束X 射线通过物体后,其强度将被衰减,它是被散射和吸收的结果。并且吸收是造成强度衰减的 主要原因。 物质对 X射线的吸收, 是指 X射线通过物质对光子的能量变成了其他形成的能量。X 射线通过物质时产生的光电效应和俄歇效应,使入射X 射线强度被衰减,是物质对X 射线的真吸收过程。光电效 应是指物质在光子的作用下发出电子的物理过程。 因为 L 层有三个亚层,每个亚层的能量不同,所以有三个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