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讲义1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737778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讲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税收讲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税收讲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税收讲义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税收讲义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讲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讲义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 税收理论与税法概论 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基础理论税收基础理论 一、税收的本质 (一)税收的实在性 税收是文明的代价。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 要想存在与发展, 都不能没有税收。 原因 :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进行生产与消费。为了进行生产与消费,不仅 要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而且要有和平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和便利的 公共设施等生产与消费的共同外部条件。 (二)有关税收本质的各种认识 在西方,早期学者对税收本质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税收根据方面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学财政、税收教科书对税收本质的概括 与西方学者的概括大体相同。成立后,各类教科书、辞书对税收本质的概括则存 在

2、较大的差异。 (三)税收本质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执行职能的物质需要,对经济活动主体的收入,依据执行 职能产生的一般利益,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的强制征收。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定的分配 关系。 税收的基本属性 直观地看,税收是一种财富转移。 作为强制征收,税收会带来两方面结果:一方面,对于政府,税收会带来收 入;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活动主体,税收会带来负担。 2、税收的主体与客体 税收的课征主体政府 税收的缴纳主体经济活动主体 税收的客体国民收入 3、税收的目的与依据 税收的目的 向经济活动主体取得一部分收入,满足政府间接占有经济资源的物质需要。 税收的

3、依据 是政府执行职能而为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一般利益。 4、税收的特征 一般报偿性(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 不支付任何报酬。 确定性(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 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 强制征税。 “税收三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强制性是无偿征税的前提, 固定性则是强制性、无偿性的必然结果。 2 只有同时具备了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三个特征的财政手段才能称之为 税收。 二、税收的职能 (一)税收职能概论 税收职能是税收所

4、具有的满足政府需要的能动性, 是政府运用税收干什么的 问题。 一个国家的税收具有哪些职能,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1、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 2、税收在满足政府需要方面的相对优越性 税收职能的发展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单纯收入手段职能时期 2、收入手段职能与调节手段职能并存时期 (二)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 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取得财政收入、 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物质 需要的能动性 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税收的相对优越性 第一,来源的广泛性 第二,数额的确定性 第三,占有的长久性 (三)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调节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 实现经济发

5、 展与社会进步的能动性。主要包括: 1、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 2、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3、调节经济总量的职能 三、税收的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论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运用税收取得收入和调节经济时, 为正确处理政府需要与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制定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 也是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 (二)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则 税收的适度原则是指税收的总规模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税收占经济总 量的比重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适度原则的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规范分析标准 2、实证分析标准 (三)税收负担分配方面的原则:公平原则 从税收负担分配角度说,税收的公平原则

6、包括两个方面: 1、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 2、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 (四)税收效应方面的原则:效率原则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3 1、降低税收的额外负担 2、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税收管理方面的原则:确定、简便与成本最小原则 1、确定原则:税额确定;税收收入确定;税收负担确定;逃税确定; 2、简便原则 3、成本最小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基本问题税收基本问题 一、税收水平 (一)税收水平的衡量指标 税收水平是税收总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被称为税收比重、税收负担水平 或宏观税收负担水平 1、税收总量的衡量指标 以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税收总量作为税收总量的衡量指标, 是确定税收总量最 简单也是

7、最常用的办法 在已有的理论研究中, 一些人也是直接以统计年鉴中的税收总量作为税收总 量的衡量指标的 2、经济总量的衡量指标 经济总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由国民核算体系决定的 在世界各国的国民核算体系中,经济总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3、税收水平的衡量指标 税收水平的衡量指标应当是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税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收率 税收总量税收总量 100%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二)税收水平的决定因素 理论和经验分析均表明,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税收水平,尽管会受到各 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8、也就是由人均收 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决定的。 1、人均收入水平对税收水平的决定作用 (1)直接的决定作用 (2)间接的决定作用 2、经济结构的进化程度对税收水平的决定作用 (1)工业化水平对税收水平的决定作用 (2)城市化水平对税收水平的决定作用 (3)国际化水平对税收水平的决定作用 (三)税收水平的演变轨迹 理论和经验分析表明,税收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种直线运动,而是一种类 似“S”型的曲线运动,是由以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 低位徘徊阶段-快速提升阶段-高位稳定阶段 二、税收体系与结构 4 (一)税收体系 税收体系是构成税收制度的具体税收种类。 它是税收总量与税收水平的落脚 点,也是

9、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收水平的必经之路。 税收对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不是通过税收水平、而是通过税收 体系来实现的 1、税收体系的演变历程 总结税收体系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1)以要素为基础的税收体系 (2)以产业为基础的税收体系 (3)以国民收入生产与分配过程为基础的税收体系 2、现代各国的税收体系 现代各国的税收制度,主要是由以下几类税种构成的: (1)商品税 (2)所得税 (3)财产税 (4)其他税 (二)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构成税收制度的具体税收种类的相对地位。 它表明政府的税收收 入主要来自哪些税收,政府的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哪些税收去实现的 1、现代各国的

10、税收结构 现代各国的税收结构,都是以流量税为主、存量税为辅的。在流量税与存量 税之间,则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 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间接税主要是流转税,这些税种都是按照商品和劳务收入计算征收的,而这 些税种虽然是由纳税人负责缴纳, 但最终是由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即消费者负担 的,发生了税负转嫁。 间接税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销售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又被称为“效率型”税制结构有以下特点: 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主要税种, 其税额占税收收入总额比重大。 流转税征管容易,征收费用低。 作为转嫁税,对商品经营者具有一种激励机制。 (2) 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直接税

11、主要是所得税,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一般不存在税负转嫁或转移 问题。 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主要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 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又被称为“公平型”税制结构有以下特点: 可采用累进税率。 累进制的所得税制度富有弹性。 在获得财政收入方面是稳定可靠的。 (3)商品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收结构 2、中国现阶段的税收结构 中国现阶段的税收结构是以流量税为主的,流量税占整个税收的比重达到5 93.6%。在流量税中,商品税与所得税相比,又是以商品税为主的,商品税占整 个税收的比重为 70.59%,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比重为 23.13%。这与中国的经济 发展水平、政府的经济政策及

12、税收管理环境是一致的 三、法定税收要素 (一)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应当纳税的物件或事实。 它表明政府对什么东西征税或经济社会 中的什么东西应当纳税。 征税对象可以包括物与行为两大类 征税对象的分类: (1)商品或劳务,即以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为课税对象,一般按其流 转额课征,所以也称流转额课税。 (2)收益额,即对经营的总收益或纯收益课税。 (3)财产,即对财产的价值或收益课税。 (4)资源,即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行为课税。 (5)人身,即以人为课税对象,或称人头税。 征税对象的作用主要是: 税对象是确立一种税的客观基础 税对象决定一种税的征税范围 税

13、对象决定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联系与区别 征税对象的具体品目简称为税目税目 税目的设置有两方面作用: 确征税对象的范围。凡列入税目的,就应当征税,否则就不应当征税 对征税对象进行归类,以便确定差别税率 2、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它表明政府直 接向谁征税或谁有义务直接向政府纳税。 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自然人和法人法人 。 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包括给付义务和作为义务。 纳税人与税收负担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纳税人是直接缴纳税款的人,税收负担人是最终承受税收负担的人。 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税负转嫁税负转嫁 :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方式(提高

14、商品售价或 压低原材料供应价格等)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从而产生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 致的现象。 3、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应当承担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 。 (二)税基与税率 1、税基 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它表明政府按什么征税或纳税人按什么纳税。 税基乘税率,等于应纳税额。 税基有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种形式。以实物量为税基的税种称为从量税,以价 值量为税基的税种称为从价税。 6 从价税中,以价格与税收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价内税是以含税价格为税基的税,价外税是以不含税价格为税基。 2、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比率。 税率与税基相乘, 等于应

15、纳税额。 税率的分类有: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量之间的等比关系。 (1)单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 (4)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课税对象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即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 分若干等级, 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 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3)全率累进税率 (4)超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 (1)地区差别定额 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别,根据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各地区分别制定不同的税额。 (2)幅度定额 税法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税法规定的幅 度内确定一个执行税额。 (3)分类分级定额 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和等级,对各类各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额, 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具有累进税的性质。 (三)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1、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包括税款计算期和税款缴纳期。税款计 算期是计算税款的期限,分按次计算和按时间计算两种形式。按次计算是以发生 纳税义务的次数作为税款计算期。 按时间计算是以发生纳税义务的一定时段作为 税款计算期 。 2、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