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37515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5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期货金属-铜2008年报(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华期货研究南华期货研究N F R 2008年年度报告年年度报告铜南华期货研究所南华期货研究所 曹扬慧曹扬慧 关业文关业文 0571-87839251 危机“铜”话危机“铜”话摘摘 要要 ? 铜市 08 年的走势惊心动魄扣人心弦,LME 铜 1-9 月份高位盘整,10 月后加速下跌。沪铜走势则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08 年 1-3 月初震荡上扬,3 月中开始至 9 月底缓慢震荡下跌,08 年 10 月以后加速下跌,飞流直下,一举回到 2004 年时的价格水平。 ? 全球铜精矿的供应依然紧张,供需方面仍存在缺口,但缺口量有所缩小。上半年铜价的高企使铜精矿供应紧张,导致 TC/RC 费用不断下滑

2、。第四季度铜价的大幅下挫缓解了铜精矿供应紧张的局面,TC/RC 费用重新上扬。 ? 08 年全球精炼铜市场基本处于紧平衡状态,全年略有过剩。虽然全年不断有工人罢工、企业减产等消息,但需求的疲弱依然使得供应略有盈余。 ?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上半年逐渐浮现,下半年尤其是 9 月份以后愈演愈烈,并席卷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至了实体经济,2009 年将会是全球经济更为艰难的一年,很多国家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 ? 虽然中国是铜的主要消费国,但中国需求亦出现放缓,靠中国一己之力难以支撑铜市,但中国需求依然是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合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我们预计 2009 年全球铜供应过

3、剩量将扩大至约 30 万吨,美国和欧洲等地区的铜消费量预计均会有所缩小。我们预计 09 年铜价将低位运行,年均价估计在 3000 美元/吨左右。 南华研究 铜年报 - 1 -2008 年 12 月 月 16 日 2008年上半年铜价 变化基本为2007年上 半年的翻版,但是下半 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后铜 价开始暴跌 行情回顾行情回顾 2008 年的开端便预示了这将是风云变幻的一年。08 年上半年的铜价走势虽然有重蹈 07 年覆辙之嫌,但却比 07 年更加波澜壮阔,下半年却一反常态,震荡下跌,尤其是 10 月份开始加速暴跌,让投资者心惊肉跳。纵观 2008 年 LME 铜走势,我们可以将之大体分为两

4、个阶段:2008年 1 月-9 月,为高位整理阶段。这一阶段行情中,LME 铜从年初的 6700美元不断上扬,2 月中旬冲高至 8000 美元,之后在 8000 美元上方盘整达达半年之久,并在 7 月 2 日盘中创出 8940 美元的历史最高价,随后铜价震荡下跌到 9 月底时重新回落至 6700 美元位置;第二阶段为加速下跌阶段,从 10 月份开始直到年底。这一阶段中,铜价加速暴跌,仅 10 月份一个月跌幅便高达 35%,11 月继续下跌 12%,12 月 5 日盘中曾一度跌破3000 美元位置,截至 12 月 19 日 LME 铜价收报 2930 美元,比去年底的6675 美元大跌 3745

5、 美元,跌幅达 56%,比 7 月份时的历史最高价跌去67%之多。 图图 1、2008 年年LME铜价与沪铜价走势铜价与沪铜价走势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2007-012007-022007-032007-042007-052007-062007-072007-082007-092007-102007-112007-12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2008-122500350

6、0450055006500750085009500沪铜价(左)LME铜价(右,美元/吨)数据来源:Bloomberg 南华研究 相比伦铜,沪铜走势则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8 年 1 月至 3 月初,沪铜价格震荡上扬,从年初的 57,000 元上涨至 3 月 4 日的年内最高价70,560 元;第二阶段为 3 月中旬至 9 月底,沪铜从 70,000 元震荡下跌,虽然偶有反弹,但始终未能像 LME 铜那般强势,亦未能跟随伦铜在 7 月份创出历史新高,但 9 月底时价格依然维持在 52,600 元的高位;第三阶段即为十一长假过后的第四季度,沪铜进入了加速暴跌阶段,十一的长假使得沪铜价格波动剧烈

7、风险加倍, 致使长假过后沪铜连续暴跌, 不断跌停,多次出现合约被停牌和强行平仓事件,10 月份单月沪铜跌幅逾 40%。12南华研究 铜年报 - 2 -2008 年 12 月 月 16 日 铜精矿市场供应上 半年保持紧张,下半年 紧张局面稍有缓解, 2008年铜精矿供应缺 口为14.4万吨 月份时沪铜价最低曾下探至 22,810 元低位,截至 12 月 19 日沪铜连三收报 22,280 元/吨,比 07 年底的 57,000 元大跌 61%,价格已回到 2004 年时的水平。 2008 年铜价几经波折起起落落,最高到最低,数千美元或数万元人民币的差距不过瞬息。时有的供应面忧虑让市场几经刺激,然

8、终敌不过金融危机的魔咒,那么 09 年什么因素又将主导市场,铜价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在下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对铜市场进行探讨。 铜产业链分析铜产业链分析 铜精矿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稍有缓解铜精矿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稍有缓解 铜精矿处于铜产业链的上端,近几年来铜精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铜市。2005 年以来,全球铜精矿产量增长缓慢,并持续低于预期。2006 年全球矿产铜产量增长 1.2%,2007 年增幅也仅 3%左右,而同期全球精炼铜产量则分别增长4.2%和5.2%。 铜精矿的短缺成了精铜市场发展的瓶颈。英国商品研究局 CRU 的数据显示 2008 年全球铜精矿产量预计为1219.7 万吨,虽然年初时 CR

9、U 曾预计今年铜矿产出可能将扩张 7%,但从其月报中发布的数据来看,2008 年的铜精矿产量较 2007 年稍有回落,2007 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 1224.3 万吨。2007 年铜精矿短缺量为 35.9 万吨,至 2008 年时缺口缩小至 14.4 万吨。 铜精矿供应缺口的缩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全球经济的疲弱导致对精炼铜的需求量减少,且今年上半年铜和铜精矿价格的高企导致企业更多地利用废铜进行冶炼;第二,第四季度全球铜价暴跌,使企业冶炼激情不高,减少了对铜精矿的需求,缓解了铜精矿供应短缺的压力,这从第四季度铜精矿 TC/RC 费用的上扬中也能反映出来。 从全球范围来看,铜精矿产量主要集中在

10、南美洲的智利,而智利铜矿品位的下降也是导致近年来全球铜精矿市场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智利铜精矿产量有 370.7 万吨,占世界总矿产量的 30%;2008 年智利铜精矿产量下降至 350.4 万吨,占世界总矿产量的 28.7%。未来对铜精矿市场贡献最大的可能是非洲,2008 年在很多地区铜精矿产量出现下滑时非洲的铜精矿产量却同比增长 33.7%至 79 万吨,其中刚果和赞比亚尤其是增长的中坚力量,2008 年刚果铜精矿产量同比增幅达到 103%,赞比亚的增幅也达到 19%。而且由于非洲地区尚处于开发初期,因此潜力巨大。08 年前三个季度由于铜精矿供应的紧张,导致 TC/RC 费用(铜精

11、矿的加工精炼费)持续回落。整个前三季度,铜精矿年度加工合同 TC/RC报价在 40-45 美元/吨和 4-4.5 美分/磅之间,现货合同的 TC/RC 报价也在南华研究 铜年报 - 3 -2008 年 12 月 月 16 日 10-35 美元/吨和 1-3.5 美分/磅之间。然而从 11 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铜价的暴跌铜精矿供应短缺的缓解, 现货铜精矿 TC/RC 报价高达 70 美元/吨和 7 美分/磅。 尽管全球出现金融危机, 但主要铜精矿生产商依然在扩张产能, 中国、秘鲁、赞比亚、智利等主要产铜国均有新项目上马。这可能会导致铜精矿的供应量保持增加。 供应的增加需求的疲弱有可能会使 2009

12、 年 TC/RC 费用有所回升。我国一些铜冶炼商表示正寻求明年更高的铜精矿加工费,预计将在 85-90 美元/吨和 8.5-9 美分/磅左右。铜精矿加工费的提高预示着明年铜精矿市场供应将更为宽松。 图图 2、全球各地区铜精矿产量、全球各地区铜精矿产量 图图 3、TC/RC 费用费用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7-Q12007-Q22007-Q32007-Q42008-Q12008-Q22008-Q32008-Q4单位: 千吨非洲北美南美亚洲澳洲欧洲051015202530354045502002-Q12002-Q42003-Q32004-Q22005-Q12

13、005-Q42006-Q32007-Q22008-Q12008-Q4美分/磅年度TC/RC现货TC/RC资料来源: CRU 南华研究 图图 4、我国铜精矿产量与进口、我国铜精矿产量与进口 图图 5、我国废铜进口量、我国废铜进口量 01020304050602006-012006-042006-072006-102007-012007-042007-072007-102008-012008-042008-072008-10单位:万吨铜精矿产量精炼铜产量铜精矿进口量0102030405060702006-012006-042006-072006-102007-012007-042007-07200

14、7-102008-012008-042008-072008-10万吨-60.0%-40.0%-20.0%0.0%20.0%40.0%60.0%80.0%我国废铜进口量增速(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海关 南华研究 我国虽然耗铜量巨大,但铜精矿的自给率却较低,仅有 20%多,国内铜精矿供应和冶炼间有很大的差距。铜精矿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也制约了南华研究 铜年报 - 4 -2008 年 12 月 月 16 日 我国铜精矿市场短缺 较多,自给率较低 国内精炼铜产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08 年1-11 月我国铜精矿产量为 86.85 万吨,同比增加 14.6%,同期我国精炼铜

15、产量为 340.9 万吨,同比增长 9.6%,这之间有约 250 万吨的缺口。我国铜精矿缺口主要靠进口来弥补, 08 年 111 月我国进口铜精矿 473.7 万吨,同比增长 14.3%。 世界有35%的用铜量 来自废铜的回收再利用中国铜消费量的近 1/3来自废铜回收利用 2008年1-11月我国 共进口废铜519.79万 吨,同比仅微幅增长 1.2% 08年1-10月全球铜 市有3.06万吨的小幅 供应盈余,去年同期为 缺口13.8万吨 ICSG预期2008年铜 市供应过剩大约10万 吨,2009年将扩大至 27.5万吨 铜精矿市场的紧张以及铜精矿价格的高企导致了废铜利用的大幅提升。废铜利用可分为两大部分:直接利用即废铜直接作为原料进入铜加工企业;间接利用即废铜先流入冶炼厂或精炼厂加工成精铜再流入市场。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的统计,当今世界有 35%的用铜量来自废铜的回收再利用,在废铜的回收利用中,约有 28%的废铜进入了二次精炼环节,72%的废铜为直接加工利用。欧洲的废铜利用率比较高,基本维持在 40%以上。亚洲地区的废铜利用率也达到了 34%的水平。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废铜市场也发展迅速,目前,中国铜消费量的近 1/3 来自废铜回收利用。2007 年全年我国共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