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37504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苏教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一、认真领悟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以下简称“国标本” )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 , 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编写的。每一课都由“教学提示” 和“情境图”组成。 “教学提示”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顺序提出了大体的要求: “情境 图”则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小环境” 。教学前, 我们应该对照语文课程标准 ,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对于用好教 材,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

2、基本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 6 个教学目标来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 求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 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 “国标本”一、 二册,已经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14 个。本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话题”8 个。这 8 个话题可分为三类: 1.“学会”系列( 学会祝贺 、 学会请求 、 学会待客 ) ; 2.“交往”系列( 问路 、 买文具 、 看望生病的同学 ) ; 3.“交流”系列( 我长大了做 、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 。 需要指出的是, “学会”系列

3、的 3 个话题,都是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开放性的话题。如学 会祝贺 ,并没有将话题封闭在“学会向老师祝贺”上。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 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学习就其他内容向其他人表示祝贺,如可以为爷爷、 奶奶等祝贺寿辰,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向朋友、同学、亲戚祝贺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的 成绩等。如学会待客一课,可以将客人换成叔叔、伯伯、爷爷、奶奶,来串门或有事请 求帮助的邻居, 多年没有见面的远方亲戚等。 至于 学会请求 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生活中你也有过向别人请求的事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两个问题 拓展开去就可以了。 “交往”系列的话题问路 、 买

4、文具 、 看望生病的同学等,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 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 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 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 在不识路时会问路; 在需要文具时能到小店、商场、超市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 别人转达问候。 语言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交流思想、 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 “在 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 合作精神。 ” 我长大了做 、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这类的“交流”系列话题,正是基于 这种理念设计的。 “交流”系列的话题都是开放式的,话题选择也是小学生关心的,与他们 的学习、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内

5、容。让他们交流“长大了做什么” 、 “打算怎样过寒假” , 一方面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他们“有表达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积 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主动性。这对丰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二、精心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 理念,同时对“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 第三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丰

6、富的, “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也应该是灵活而多样的。1根据“教学建议”的精神,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教学 策略。 1.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 , “口语交际” 就无法继续进行。 根据 “口语交际” 的这个特性, 我们在教学时, 应该尽可能地给每一个 “话 题”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会 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 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 发出来。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

7、验。 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利用课本“情境图”创设交际情境 “标准本” “口语交际”的每一课,都配上了“情境图” 。这些“情境图”有单幅的,也 有多幅的。每一幅“情境图”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口语交际创设了与实际生活相近、 相似的“交际情境” 。有的展现了口语交际的具体场景,有的表现了较完整的口语交际过程, 有的反映了口语交际过程中一瞬间的情景。口语交际课上,这些“情境图”可以唤醒学生的 生活积累, 可以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他们参加口语 交际的愿望。因此,我们在创设“交际情境”时,应努力发掘“情境图”的内涵,很好地利 用这

8、些“情境图” 。 凭借“情境图” ,语言营造交际情境 语言可以描述事件,渲染气氛,再现情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情境图” 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营造交际情境。如学会祝贺这一课的“情境图”有两幅,一幅 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准备给老师做贺卡, 从她的表情上来看, 她一定是想好了准备写 在贺卡上的话,很开心;另一幅图是一份可以填空的贺卡的样子。根据“情境图” ,我们可 以作这样的语言描述: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这可把正在上二年级的聪聪急坏了。她想,老师 要过节了,我应该为老师做些什么呢?对!应该向老师祝贺一下节日。怎么祝贺呢?给老师 送点礼物,可老师不会收礼物的。送一束鲜花吧!不行,鲜花

9、也是礼物呀!对了,自己做一 个贺卡送给老师。想到这里,聪聪连忙拿出刚买的 24 色的水彩笔,找来图画纸,动手做起 贺卡来。不一会儿功夫,一张漂亮的贺卡就做好了。聪聪想了想,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祝贺 词:敬爱的王老师,教师节到了,我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写上了自己的 名字和日期。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给老师做贺卡呢,现在就动手吧。这样的描述,可以 营造“学会祝贺”的交际氛围,学生先进人做贺卡的生活情境,然后拿着做好的贺卡,自然 进入“送贺卡时,你打算怎么跟老师说”的讨论环节。 根据“情境图” ,表演展现交际情境 表演应该是口语交际课最常用的一种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它主要是根据“情境图

10、”的 内容,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办法,展现与“话题”有关的事件情境,为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 创造一个逼真的交际氛围。 从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来看, 表演是比较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 学习情境的。如教学会请求时,可以通过表演展现这样一个交际情境: 李春燕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本古诗诵读 ,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的样子。 奶奶正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京戏(配音响效果) 。 李春燕看了看奶奶,用双手捂住耳朵继续背诗。过了一会儿,李春燕噘起嘴巴,作出烦 躁的样子。 奶奶仍在看电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春燕站起来向电视机走过去,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身走到奶奶身边。 小学生一般会把表演当成真实的事情。此时,教师

11、抓住时机,用“李春燕想跟奶奶说什 么呢?会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学生带入到“请求”的情境里。2此时,学生就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踊跃参加到“怎样向奶奶请求”的学习之中。 问路 、 看望生病的同学 、 学会待客等话题,都适宜采用表演来展现相关的交际 情境。 仿照“情境图” ,模拟再现交际情境 模拟可以快捷、方便地创设交际情境。我们可以仿照“情境图”的背景、人物和事件的 情节,用模拟的方式再现交际情境。如买文具一课,课前可以按“情境图”上的内容, 准备好练习本、 钢笔、 水彩笔等文具, 再准备一块超级市场的标牌。 在适当的时候, 仿照 “情 境图” ,用文具和其他物品摆放出

12、超市文具部的样子(如果需要,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情 景) ,再让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和一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买文具的小学生,并进行 关于购买文具的对话。这个再现的“交际情境” ,给学生学习本课题创造了条件。 看望生病的同学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模拟再现交际情境。教学时,可以用彩色粉笔在 黑板上将“情境图”照葫芦画瓢,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然后让学生在“情境图”前进 行口语交际练习。 像学会请求 、 问路等话题,都可以用模拟的办法再现交际情境。 (2)借助电教媒体创设交际情境 有些口语交际话题,信息量很大,用以上几种办法创设交际情境,不一定能营造出“话 题”所需要的氛围。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是弥

13、补此不足的重要技术之一。 我长大了做这个话题,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互相交流自己的理想、愿望、 志向等,话题极为宽泛。这课的“情境图”采用组合的方式,通过选择以教师、医生、工程 师等为代表的形象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我们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手段,将“情境图”所提供 的信息进行扩展:第一,搜集或拍摄这些“形象”工作的情境画面(摄像也可) ,将“情境 图”中的内容适当展开;第二,增加一些有代表性的“形象” ,如飞行员、空中小姐、计算 机专家、政府官员、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私营业主等资料;第三,采用计算机技术, 对资料进行处理,配上音效,做成超级链接的课件。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点击计算机 课件来

14、创设交际情境。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拓展他们的思路,寻找到更合适的 话题,丰富他们交流的内容。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 看望生病的同学 ,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创设交际情境。 2.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的来言去语,一般都是围绕着交际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 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交际双方的角色变换 是不断的,这就形成了言语的双向流动。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只有交际 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该紧扣 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的双向互

15、动。 (1)在表演中实现双向互动 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体验方式。表演的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将表 演引进口语交际的课堂, 不仅可以创设交际情境, 还可以有效地促使课堂教学实现和保持双 向互动。 一些口语交际话题,有着明显的双向互动性,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来安排教学。如问 路这个话题,可以根据“兰兰要去白马石刻公园 ,可是不知道怎么走,该怎样去问路” 的“教学提示” ,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让两名学生尝试问路;讨论尝试问路情况,大家出主意,说说应该怎样问路;仿 照“情境图”模拟再现问路情境路边的公园,一名小学生,正在向一位散步的老爷爷问 路;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和学生合作表演问路(有

16、示范作用) ;同位或自选对象练习 表演问路。 3这个教学过程,就是紧扣教学目标“学会问路”来设计的体现双向互动的过程。本册口 语交际话题学会祝贺 、 学会请求 、 买文具 、 看望生病的同学 、 学会待客 ,都可 以采用在表演中实现双向互动的策略。 (2)在需要表达时实现双向互动 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话题”特别感兴趣,参与 口语交际学习的热情也非常高,这时,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表演。在这种情况下, 那种个别式的台上表演已经不能满足课堂口语交际学习的需要了, 我们可以将学生组织成若 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尽兴表演。当然教师也应该参与进去。像 问路互动设计的第五步“同位或自选对象练习表演”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样做,不仅课 堂形成了双向互动,而且互动的面扩大了,互动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在需要帮助时实现双向互动 在口语交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