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36639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推进教育多元和谐发展的 实践研究梅汝莉研究的基本目标 教育多元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l多元:是指事物的多样性、多极性;是事物的结 构方式和呈现状态(非线性的树状结构)l“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l和谐:是指各种不同事物之间协调一致的统一, 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 l实践研究:以“做”为中心的研究,即是研究怎么 做的: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下,如何实施,产生 了怎样的结果,又是怎样反思的。注重研究的过 程和对过程的反思,研究的过程与反思是研究成 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的意义 l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l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2、:l“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 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l解决差异和矛盾的方式l“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急剧变革的时期 l我国教育在急剧变革时期,各种冲突和矛 盾纷纷凸现出来 l我国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不仅层出不穷 ,而且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悖论”,使我 们的教育工作往往会走进恶性循环的“怪圈”l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 则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 明天 l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

3、所产生 的成果,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l教育先行 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 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 一次。l教育预见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 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和谐发展是建立在差异与矛盾统一 基础上的,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在 分析各种差异的基础上,确立统筹 兼顾的思想。我国政府就国家发展 的全局提出了“五个统筹”,教育发展 有哪些差异和矛盾,甚至“悖论”呢? 必须确立哪几项“统筹”来“解悖”呢? 这是需要我们从实践中继续深入探 讨的问题。实践研究的重要性l教育科研中的“国策派”l教育研究中的“学院派”l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派”l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几乎都是自上而下发 动

4、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之间,有着十 分巨大的创新空间,既有实施实践研究的 可能性,又增加了实践研究的重要性。l教育实践必将最终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教育改革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践研究启动全员性教育创新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l一次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l个别性创新 系列性创新l专家性创新 全员性创新l微软招聘雇员的标准是“能够适应软件技术与行业 内差不多每月一次的革命。”l实践研究为“研修一体”研究性的进修,创新性 的进修搭建平台多元和谐发展是陶行知教育思想 的精髓l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是和谐思想方法的产物l承认差异和矛盾是实现和谐的前提。l陶行知创建生活教育论的思维方法恰恰是 在揭露教育存在的

5、现实矛盾和问题过程中 ,采取了协调统一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 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的基本命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产生的实践基础l1927年他到晓庄来进行试验,他的理论系统“也就是 在晓庄一面试验一面建设起来的”,“与土豪劣绅奋斗 ,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 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智识奋斗”,不断探索,结 果创造出了“生活教育论”。l教育好像是教人读书,训育好像是训练人做人或是做 事;教育好像是培育智识,训育好像是训练品行;教 育又好像是指课内活动,训育则好像是指所谓课外活 动。所以普通学校里,有一位教务主任专管教育;又 有一位训育主任专管训育。l教育等于读书 。l学校自学校、

6、社会自社会 。l漠视切身的政治经济问题 多元和谐是陶行知构建“生活教 育论”的基本方法论l生活教育论的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 学校,教学做合一。l不是教育取消论;也不是学校消亡论;还不是系 统传授知识的削弱论。 l生活教育论,强调的是差异的统一性,要求实施“ 整个的教育”。l例如,为什么要实施教学做合一,在于“智识与品 行分不开,思想与行动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 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 开” 。l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一来,他立刻要求拆墙,拆去 学校与社会中间之围墙使我们可以达到亲民亲物 的境界。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一)l“和而不同”是多元和谐的主要特征

7、之一。l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l陶行知的“大同与大不同”l这又是一对似乎矛盾而实相成的名词。我们试到 一个花园里面去看一看:万紫千红,各有他的美 丽;那构成花园的伟观的成分正是各种花草的大 不同处。将这些大不同的花草分别栽种,使他们 各得其所,及时发荣滋长,现出一种和谐的气象 ,令人一进门便感觉到生命的节奏:这便是大同 之效。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二)l将差异、矛盾甚至悖论的出现,视为发展与创新 的契机。l爱因斯坦无疑是20世纪初年面对“危机”抓住“契机 ”的第一人,其原因正在于他对科学悖论的实质有 深刻而正确的洞见,从而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面对“波粒二象悖论

8、”,又是爱因斯坦,没有仅 仅着眼于实验与理论的矛盾而去对理论进行修修 补补,而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初步方案:与波动说 共存的“光量子”理论。待到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 系,使波粒二象悖论从根本上得到解除,全新的 量子力学理论系统便得以确立。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二)l陶行知将差异视为是创新的重要特征。l晓庄同志无论到什么地方去,如果只能办成 晓庄一样的学校,便算本领没有学到家,便 算失败。没有两个环境是相同的,怎能同样 的办?晓庄同志要创造和晓庄大不同的学校 才算是和晓庄同,才算是第一流的贡献,才 算是有些成功。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二)l陶行知深刻认识了中西方教

9、育的差异,使他的教育思 想得以实现真正的跨越。l认定中国是个穷国,必得用穷的方法去普及穷人所需 要的粗菜淡饭的教育l普及教育的要义:甲、整个民族的现代化 不仅是学 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乙、整个生活现代化 不仅是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丙、整个寿命的 现代化 不仅是四个月、一年、四年之义务教育。教 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的共同求 进的决心。我们要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 到老;学到老。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二)l义务教育不仅仅以文凭和学习年限为主要标志l义务教育不是要求每个人受同样的教育l文凭制是否可以与证书制相结合,使义务教育更 具弹性?农业社

10、会师从制入仕身份不具有人力资本性 质 工业社会文凭制 专业资 格具有人力资本性质学习社会 证书制 人生执照兼具人力资本与精 神力量创造新价值的性质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三)l和谐有度和谐也是一种秩序文化l自立与互助:我们不但是一个人,并且是 一个人 中人 l平等与责任 :要人共同守法,必须共同立法 l自由与纪律 :晓庄团体行动有一致的纪律,五十 岁以上及对本校学术有特殊贡献的人,得由本校 赠予晓庄自由章,不受共同纪律之限制。但这些 纪律的目的,无非也是增进团体生活得幸福,防 止个人自由之冲突。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四)l坚持转化与变革,保持教育与社会发展的

11、 和谐l“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孟子l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 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 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 地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 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五)l新旧相兼l我们只问是非好坏,不问新旧宽严。是的 ,好的,虽旧必存;非的、坏的,虽新必 除。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必使学生得学 之乐,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 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 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陶行知l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继往开来”。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多元和谐的基 本特征(六)l强调教育结构的开

12、放性与整体性。l我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l(一)社会之需要与能力 各种社会对于学问上之需要 ,有同的,有不同的。他们求学的能力,有大有小。l(二)个人之需要与能力 各种学生对于学问上之需要 有同的,有不同的。他们求学的能力,有大有小。l(三)生活事业本身之需要 各种生活事业在学问上所 需之基础有同的,有不同的。他们所需的准备的最低限 度有大有小;这种基础与准备之伸缩可能,也有大小之 不同。陶行知教育思想关于教育多元和谐 发展的标准l在教育的立场上说,我们所负的使命:(一)是 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 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 遂民生而

13、保民族。 l政富教合一的根本观念是要将政富教三件事合而 为一。如何使他们合起来?要叫他们在“遂民之 欲达民之情”上合起来。 l我们要知道等到富力成为民的富力,政治力成为 民的政治力,然后生活教育才算是民的生活,教 育才算是民的教育。关于平民教育l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 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 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 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 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温家 宝总理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的使命l和谐发展的人应该拥有三重和谐关系, 即自我的 和谐、

14、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l中小学生, 他们是快速成长中的群体, 是不断处 在不和谐、不稳定的冲突中的生命体, 学校的教 育目标是要把一个个时刻面对冲突的、不和谐的 生命体培养成为能够成熟应对冲突, 有效排除来 自身心及社会、文化、自然中不和谐的因素, 达 到和谐健康状态的成人、新人。这是我们教育的 使命。l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的使命l构建和谐的人格:l(一)感性与理性的协调l(二)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l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课题研究已经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在一 定的年龄之前,逻辑思维的发展与非逻辑思维(如想象思维) 的发展是否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l“科学和艺术是人的精

15、神文明的两大基础。进一步完善我 们的学校教育的途径,就在于达到两者的平衡”。卡巴 列夫斯基l“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 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学会生存 引领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心理冲突l“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热爱学习,但我想用另一种 方式去学习,去体验生活,使生命更有价值。韩寒们1做 到了,我曾尝试比他们做得更好,以后我会告诉你们一切 。”小Ml“小M出走了!”这消息像一次激烈的爆炸震惊了所有知道 这个名字的人同学、家长、老师、朋友、亲戚、邻居 也震动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某报为此辟一专栏:“小 M,我想对你说” 请你以上述某一角色的身份,给专栏写一篇文章

16、,自拟标 题,不少于800字。l1 韩寒,90年代末,曾就读上海某中学,中途退学,著有长篇小说三重 门。该书大量发行,有几所高校曾表示愿意接纳使其继续深造。他曾表示“ 没有必要”,也曾表示“可以考虑”。营造课堂和谐气氛l梁思成教学中的幽默l北京城的前身金中都 :“二人土上坐”的上联 ;“ 一月日边明”的下联。l“无齿之徒” 与“无耻之徒”“整旧如旧 ”修 理古建筑 的原则l一忌 :讽刺、挖苦、揶揄 学生;l二忌 :把自己变成喜剧演员。l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 一样。 鲁迅 l刘文典的写作原则:观世音菩萨。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 是学校管理和谐性的核心l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谐的中心 。l第一层次:相互尊重。l第二层次:相互关爱与相互悦纳。l第三层次:良性互动与教学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