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36570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0 卷第 4 期 1996 年 12 月浙 江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4 Vol. 10 Dec. 1996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 价值观的文化阐释苏兴莎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 1925 年) 对我国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通过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求及破灭的悲剧故事, 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进行了多层面的剖析: 从作品产生的背景来看, 该作品表露了 20 年代美国人对世界、 人生的一种茫然的情绪, 一种对美国梦的失落感; 从美国梦的历史渊源来看, 盖茨比追寻梦想的过程实质上是美国人在新大陆上拓荒建立文明的一种浓缩写照,

2、从中我们可窥见美国民族形象的某些侧面以及其中所展示出的价值观念。正如理查德利汉指出的那样: “ 我认为美国的文化价值与文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认识的最深层看, 两者之间是相互加强和相互循环的关系。我们的民族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本文仅想从文化价值的角度, 对小说中( 主要是美国梦) 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个体主义、 勤奋和乐观进取等方面作讨论。个体主义19 世纪 30 年代, 法国的政治家托克维尔在谈到美国的民主时, 第一次使用了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e) 一词。但, 个体主义的思想和概念早在 15、 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就有所体现, 当时“ 人格”

3、 ( personality) 和“ 个体” ( individual) 一类的词已经广泛引用。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 “ 个体主义精神根基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信仰中。 它阐明了个人灵魂的本质, 使生活的起伏围绕着个人命运转。 ”随着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到来, 个体主义思想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孟德斯鸠、 英国的亚当斯密、 德国的康德以及北美殖民地的托马斯佩恩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们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作用的重要性和反对来自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各种势力对个人生活的限制干涉“ 美国文化” 最核心的东西是个体主义“ 我们相信个人的尊严及至个人的神圣”。 那么究竟什么是“ 个体主义”

4、 呢? 简明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 是这样解释“ 个体主义” 的: 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 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广泛强调自我支配、 自我控制, 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任何人都不应被当做另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工具。 准确地说, 从第一批殖民者登上北美大陆到现在这三百多年的发展史中, 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背景下,个体主义的概念和内容有着不同的涵义。它们互为补充、 臻于完备, 反映和代表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主要有: 独立宣言 中提到的“ 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尊严” ; 西部开发时期的“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充分自由和独立 性” ; 埃默森的“ 相信自己, 依靠自己” ; 梭罗的“ 个人有权做自己的决定” ;

5、萨姆纳的“ 自由竞争” 和“ 政府不应干涉社会和经济生活” ; 胡佛 和罗斯福的“ 个体主义就是机会均等” ; 以及70 年代英克尔教授得出的结论: “ 我的一切由我个人负责” 。总之, 个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 道路, 别人不能干涉和控制, 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受到他人的尊重。个体主义在美国能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跟美国独特的客观条件与早期移民的信奉和追求有关。为了逃脱欧洲封建传统的束缚和各种权势的压迫, 早期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寻找新的生活出路。北美这块富饶而广阔的大 陆, 为移民及后代们一展才能提供了天地; 早期的移民是新教的信奉者, 他认为与上帝沟通是靠个人对

6、上帝的信奉, 提倡信仰自由, 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 从移民踏上北美 大陆那一刻起, 美国这个新形成民族注定就有了反抗控制、 束缚和压迫, 要求个人自由的性格。同时也为美国的个体主义的发展奠定 了方向。西进运动时期是个人主义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历史学家弗雷德里丁特纳指出, 西部广阔富饶的土地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了个人的自由, “ 由此便带来了影响生 活各个领域的个体主义” 。到了工业化时期, 乞丐能一夜间就变成富翁, 加之“ 优胜劣败” 的达尔文主义的流行, 个体主义更趋发展 完善“ 美国梦” 在二百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的力量, 这与它充分强调个体的价值、 作用和个体自由的特

7、点是分不开的。 这 种特点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实际上就是“ 个体主义” 的具体展现。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是部写梦的佳作。主 人公盖茨比之梦的核心便是对“ 个体主义” 的信奉和追求。 盖茨比从少年时代起, 便喜爱读 牛仔卡迪 的故事, 敬仰丹科迪式的人物。 即使是模模糊糊, 盖茨比也已经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有别于他农民出身父母的生活道路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 经济地位, 过上出 人头地的日子。当黛西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 他已经明确地树立了生活的目标: 拼命挣钱, 赢回黛西。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 他大宴宾朋: 每星期五, 5 箱橙子和柠 檬从纽约一家水果行送到; 每星

8、期一, 这些橙子变成一座半拉半拉的果皮堆成的小金字塔从他的后门运出去至少每两周一次。大 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 带来好几百英尺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 足以把盖茨比巨大的花园布置成一棵圣诞树。他甚至公开向布坎南挑战: “ 你的妻子不爱你, ” 盖茨 比说, “ 他从来也没有爱过你。他爱我! ” “ 她从来没有爱过你, 你听见了吗?” 他喊道,“ 她跟你结婚, 只不过是因为我穷, 她等我等得不耐烦了, 那是个大错误, 但是她心里除了 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 ”盖茨比认为自己的追求是合情合理的, 他爱黛西, 黛西也爱他, 他们应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管别人怎 样想。 这是他自己认准的生活方

9、式, 他有追求的权利、 自由。也正是在这种追求当中, 盖茨比才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虽然, 他的作法只得到了尼克和父亲所给予的 理解和同情, 但, 他还是不顾一切地投入了进去,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直到为此献出了生命。同样, 该部小说之所以篇幅不长, 却使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就在于作家为我们塑造了除主人公以外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尼克、 乔丹等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准 则, 他们都为自己选择了适合的生活方式, 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尼克从西部来至东部, 抱着要大干一场的决心。可是他道德的根却深 植于中西部, 他不肯失去个性、 屈就于乔丹所代表的东部价值道德观念; 而乔丹更不肯向

10、104浙 江 大 学 学 报尼克式的西部观念靠拢, 各自都要保持自己 个性的独立。 于是, 他们之间必然要发生冲突与矛盾, 在保持个性的情况下, 唯一的解决办法更是互相避而远之。这就是在追求个体的 价值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正像康马杰在 美国精神 一书中所说的“ 美国人把依靠自己提高为哲学信条, 而个体主义最终竟成了美国主义的同义语。 ”勤 奋勤奋( hard work) 这一价值观一直受到 美国人的崇尚。这在小说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主人公盖茨比便是个较典型的人物。 与其他的价值观一样, 勤奋之所以能受到突出地强调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同时它也 为促进美国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

11、大的推动作用。欧洲移民背井离乡来到北美新大陆, 多半是出于政治、 宗教和经济的原因: 他们政治 上受迫害, 宗教上没有自由, 经济上没有地位。然而, 踏上新大陆后, 他们可以呼吸到新鲜、 自由的空气, 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建设新家 园。 当时, 新教适时地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新教领袖加尔文宣传“ 命由天定” ,“ 一个人升天堂还是下地狱, 是由上帝决定的” , 对此, 新教徒们深信不疑。但, 加尔文并 没有讲什么样的人会被上帝选中升天堂, 什么样的人会被罚下地狱。虔诚的新教徒们人人都想当“ 上帝的选民” ( Gods chosen) , 可 又不知怎样才能被“ 选中” 。清教牧师英克里

12、斯马瑟( Increase Mather) 不失时机地在一次布道中作出了解答:他们( 上帝的罪人) 应当勤奋, 以便 最终能得到上帝的召唤。如果他们不用勤勉、 奋斗、 劳动去获得恩典和拯救, 他们必将毁灭。马瑟为如何能得到上帝的拯救提供了答案。人们认为丰衣足食是上帝对勤奋者的恩赐, 贫困饥饿则是对懒汉和罪孽的惩罚。当然, 除像马瑟这样从宗教的意义上进行宣传外, 殖民时期,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还致力于著述, 用传记、 民间传 说、 寓言、 格言等形式, 向人们宣扬勤奋的价值观。基于上述这些主要原因, 勤奋的价值观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 这 表现在美国人推崇、 钦佩白手起

13、家的英雄( T he selfmade man) 。“ 白手起家” 即靠个人的努力, 逐步改善生活处境, 或是经济上得到 翻身, 或是政治上成名。 盖茨比就是文学化了的“ 白手起家” 的典型代表: 他家境贫寒, 依靠自己的诚实、 勤奋和简朴, 终于摆脱了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与此相类似, 菲氏自己本身 的故事以及成名获得社会承认与尊敬的故事也是这种白手起家式英雄的真实写照。正如亨利亚当斯所指出的, 20 世纪崇拜的是勤奋肯干的人而不是圣母玛利亚。小说中围 绕盖茨比追求实现自己“ 美国梦” 的过程也同时展示了这一观点崇尚“ 勤奋” 这一价值观。盖茨比可谓是个“ 勤奋” 的楷模。他从小 就相信要

14、靠奋斗才能成功。 小时总爱订些“ 时间表” 和“ 个人决心” 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鞭策自己。 盖茨比的父亲认为这是从小见大, 实际上这是盖茨比潜意识中对勤奋价值观认可的 一种表现。 一年来, 他沿着苏必利尔湖南岸奔波, 或是捕鲑鱼, 或是捞蛤蜊, 或是干任何其他为他挣来食宿的杂事。在那些风吹日 晒的日子里, 干着时松时紧的活计, 他那晒得黝黑、 越来越棒的身体过着天然的生活。b k当他拥有了万贯家财、 豪华住宅时, 盖茨比也并未坐享其成, 还在努力地工作。“ 忽然间他看 了看表, 跳了起来, 匆匆离开餐厅, 把我跟沃尔夫山姆先生留在桌子旁。 他得去打电话 ,沃尔山姆先生说, 一面目送他出去。 好人

15、, 是 不是? 一表人才, 而且人品极好。 ”b l勤奋是实践美国梦的主要方式, 正因如105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价值观的文化阐释此, 历史学家才把作家阿尔杰宣传的精神誉 为美国精神的经典, “ 美国梦” 的同义词。如果说, 从殖民时期到大工业发展之前( 19 世纪末) , 美国人对劳动的态度基本是受 新教这一道德的支配; 那么从 20 世纪初开始, 人们已经不大有意识地把勤奋同上帝的拯救联在一起, 而是更多地迫于生活实际的考虑。 就像盖茨比一样, 勤奋是为了改善自己 的处境, 是为了夺回自己的爱情。总之, 勤奋的价值观已深深扎根于美国民众的心目中, 成了美国人信奉的生活准则。乐观进取美国

16、总统里根在他的第二任就职演说中曾说过: “ 我们, 当今的美国人, 不是些眷恋昔 日之伟大的人。 在这块幸福的土地上, 明天总是更美好。 ”b m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美国人乐观进取( optimistic and progressing) 的民族性格。乐观就是人们对改善生活的信心和对 未来充满希望; 进取就是不满足于现状, 不知足常乐, 而是把不断探索、 进取当作基本的生活态度。 乐观进取这种对生活所持的态度, 体 现在美国人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比如, 他们挣够了钱便去享受一下生活, 这时, 他决不会发愁钱花光了怎么办, 因为他坚信靠自己的能力将来还会再挣钱。 ( 小说中的盖茨比大宴素 不相识的人, 虽然这有他自己的真正目的, 但这里, 也不能排除他为了享受生活的因素: 一打打的漂亮衬衣, 直升机, 高级小轿车, 游泳 池等等) 也正是这种奋发乐观进取的精神才使得美国能在短短的 200 多年里, 发展成今日的经济大国小说里,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