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35844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本节主要内容:1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税所得项目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工资、薪金收入 -2000元或4800元每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或4800 元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每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每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经营月数 2000)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4000:每次收入-800;每 次收入4000:每次收入额 (1-20%) 财产转让所得每次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 利息、

2、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每次收入额表注: 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以及在境内有 住所而在境外任职或受雇而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 人,可以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确定附加减除费 用。附加减除费用的标准为每月3200元。其适用的范围 为: 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 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而取得工资 、薪金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上述人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返回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

3、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特殊计税方法返回1.工资、薪金所得基本计算方法: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实行按月计征的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2000或4800)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例题:P265(例8-1)特殊支付方式的计算方法:1.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奖):P270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一次性奖金12,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不纳税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额当

4、月工资薪金所得)12,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题:P270例8-12特殊支付方式的计算方法(续):2.雇用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由雇用单位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税款;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税款。 王瑞为一外商投资企业雇用的中方人员,2008年10月该外 企支付给王瑞的薪金为7200元,同月,王瑞还收到其所在 的派遣单位发给的工资900元。计算该外企、派遣单位分别 应如何扣缴个人所得税?王瑞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多 少? 外企应为王瑞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

5、=(7200-2000)20%-375=665(元) 派遣单位应为王瑞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90010%-25=65(元) 王瑞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7200+900-2000)20%-375=845(元) 王瑞到税务机关申报时,还应补缴税金115(845-665-65 )元。例题返回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总 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题:P265例8-2、8-3返回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分得的经营利润+工资、薪金

6、性质 的所 得经营月数2000)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例题:P266例8-4、 P267例8-5返回4.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4000元每次收入20000: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20000元每次收入50000: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30%-2000每次收入50000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40%-7000注释:“每次收入”,是指劳务报酬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例题:P267例8-6、8-7返回5.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

7、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800)20(1-30)=(每次收入额-800)14%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1-20)14%“每次收入”的具体规定: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时,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 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为一次征税。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则可以分别按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分 次征税。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的,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连载后又出书取得的稿酬,或先 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例题:P268例

8、8-8 返回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某专家向某企业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 ,取得特许权使用费30000元。计算其应 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30000(1-20%)20%=4800(元)例题返回7.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相关税费修缮费用 (800为限)800)20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相关税费修缮费用(800为限)(1-20)20 例题:P269例8-9 返回8.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

9、原值-合理费用)20例题:P269例8-10返回9.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0%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返回10. 特殊计税方法公益救济性捐赠 一人兼有多项应税所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纳税人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返回公益救济性捐赠 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扣除 限额)=捐赠扣除限额(实际捐赠额 捐 赠扣 除限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题:P273例8-15返回一人兼有多项应税所得纳税人在一个纳税期间取得多项应

10、税所得时,应分别计算各项应税所得应缴纳的税额,加总即为该期间应纳税额。例题:P273例8-16 返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可以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各自计算应纳税款。例题:P273例8-17返回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 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 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准予扣除的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纳税 人从我国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或者地区 的法律应缴并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纳税人在我国境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 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 的该国家(或地区)的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续)计算步骤:先计算境外收入的所得税的扣除限额若实际已缴的税额扣除限额,应补缴若实际已缴的税额扣除限额,则不用再缴税例题:P274例8-18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