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毒工程》绪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35620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防毒工程》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防毒工程》绪论(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业防毒工程丁新国主讲第一节 几个案例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n1984年12月3日凌晨0点56分 n印度博帕尔市附近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 农药厂 n45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泄露 n甲基异氰酸酯(MIC)是生产氨基甲酸 酯农药西维因的主要原料 n甲基异氰酸酯是无色、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n相对分子质量为 57。沸点为 39.1 oC。20时的蒸 气压为464kPa(348mmHg)。n蒸气密度比空气重1倍。nMIC的化学性质很活泼:n能与有活性的氢基团起反应;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 量热;它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放热的聚合反 应。n促进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如碱、金属氯化物及 金属离子铁

2、、铜、锌等 甲基异氰酸酯的物理化学性质事故原因 n贮罐进入大量的水和产品中氯仿含量过高 n厂址选择不当n当局和工厂对MIC的毒害作用缺乏认识,发生 重大的泄漏事故后,根本没有应急救援和疏散 计划n工厂的防护检测设施差 ,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 卫生教育n管理混乱 n对MIC急性中毒的抢救无知 事故教训n建厂前选址时应作危险性评价 n装置应装配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控制 等设施 n贮存量应以维持正常运转为限 n健全安全管理规程,并严格执行 n强化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 n装置应有独立的安全处理系统 n事故要做详细分析处理 n应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井喷 事故n2003年

3、12月23日22时左右 n重庆开县高桥镇附近正在施工的川东北气矿一 矿井井喷事故 n失控的硫化氢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传播n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最为严重的是高桥的 小阳村、高旺村两个村 n事发地方圆5公里内的群众被疏散到安全地带 ,形成了一个“无人区”,共撤离人员6.4万人。n “井喷”事故死亡人数243人,门诊1.4万人, 赔偿3300万元。打工者黑色噩梦一鞋厂女工中毒后的遭遇n福建清禄鞋业有限公司古山厂的一名女工力雅英 n工作了1年零8个月 n出现乏力、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 n检查诊断为:白细胞严重减少,“疑似苯中毒” n在中毒患病期间,公司拒绝承担医疗费用 n在数十次奔走求助于各个部门

4、后,她的权益并没 有得到保障,最后还被用人单位单方面除名 福建省五大职业危害问题不容忽视 n劳动合同中普遍存在未依法将工作过程中可能 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 和待遇写明; n故意拖欠、克扣职工工资; n变相给职工加班加点,延长职工接触毒物的工 作时间;n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问题; n劳动保护条件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等等。 n2003年,福建省仙游县发生贵州农民工 60人患矽肺病,19人相继死亡的事件;n2003年5月,泉州市鲤城区一名四川女工 ,她进厂工作还不到70天苯中毒死亡 ;n重庆来福建打工的范淑萍正己烷中毒,住 院 8个月,厂里每月只给350元生活费

5、;n厦门一外资餐具企业的技术工人尘肺后住 院治疗,自己垫付了很大部分医药费 ; n鞋厂没防护措施,经常加班,一位莆田女 工工作几个月就正己烷中毒住院深圳市共发生职业中毒百余宗, 中毒人数百人,并有30人死亡 n深圳市 28名员工正乙烷中毒。中毒 员工手脚酸软无力,四肢根本不听 使唤,用筷子夹不住面条。n打工仔刘献平打工两个多月就死于 职业中毒。n打工青年祝本俊打工三年则成为了“ 矽肺”的受害者。我国职业尘毒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n目前我国仅尘肺病人就累计达55万人,还 有60多万可疑尘肺人员,新发尘肺病人目 前仍以每年15万至2万例的速度增长。n全国每年报告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数千 人,死亡数百人

6、;重大恶性职业中毒事件 时有发生,仅2001年,卫生部就接到职业 中毒报告222起756例,死亡110例,其中 同时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共有9起49人 。n发生职业中毒的企业有2891的作业 场所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有4769的 企业工人没有个人防护用品。 n在被诊断为职业病的509例患者中,18 6的工人被解雇。 近年来我国职业中毒呈现四个特点 :n急性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 。n苯中毒问题比较突出。 n新的职业中毒不断出现。 n中小企业和个体作坊的职业中毒呈上升 趋势。 第二节 工业防毒的法律体系框架中国的工业防毒法律体系包括 : n工业防毒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

7、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n工业防毒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发 布的有关条例n部门规章卫生部发布的配套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n工业防毒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n第五十二条 n第五十三条 n第五十四条 n第五十五条 n第五十六条 n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n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 1日起施行 n规定了中国职业卫生的法治目的、适用范围、 调整对象、工作方针与基本原则、各项职业病 防治法律制度、有关当事人(用人单位、劳动 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级政府)各方 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法律责任。 国务院制定发

8、布的有关条例 n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对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职业卫 生、职业中毒防治做出了具体规定。n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n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卫生部发布配套规章和规范性 文件 n卫生部令(第20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2002年3月 15日公布n卫生部令(第2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 法2002年3月15日公布n卫生部令(第2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 理办法2002年3月15日公布n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2002年3月 15日公布n卫生部令(第24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2002年3月15日公布n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

9、病危害事故调查 处理办法2002年3月15日公布n 卫生部令(第31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管理办法 2002年7月19日公布n 卫生部、劳动保障部文件,卫法监发 2002 108号职业病目录n卫生部文件,卫法监发2002(63号)( 通知):附件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附件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n卫生部文件,卫法监发2002(309号) 关于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 工作的通知工业防毒规范、标准n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n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 2002)n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 1993)n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

10、则(GB 5083 1985)n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一 1991)n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 GB 169101997)n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53 2000GB 180832000)n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1997)n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n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 1985)n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1990)n有毒作业分级检测规程(LD 811995 )n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 1992)n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199

11、6)n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n职业病诊断标准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提要n2002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76条,分:n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预防与 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第一章 总则 共12条 n明确了目的、范围、职业病防治工作的 方针、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 权利、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承担的责任、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 督制度。第二章 前期预防 共6条n阐述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 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 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的职

12、业卫生要求。 n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申报 n“三同时” 要求n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果评价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预防与管 理 共20条 n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 管理措施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 人保障 共16条n对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问题做 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五章 监督检查 共7条 n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 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 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共15条 n指出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的行为追究的法律责任 n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 公布,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n共8章71条,分:n总则

13、、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 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的权利 与义务、监督管理、罚则和附则。第四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内容提要第一章 总则 共10条n明确了条例的目的、范围、用人单 位的责任、工会组织的有权与义务、各 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 有关行政部门的职责等。第二章 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共6条n用人单位的设立条件和使用有毒物品作 业场所的要求、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 害防护设施“三同时”要求、用人单位职 业中毒危害项目申报和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要求。 第三章 劳动过程的防护 共 14条n用人单位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措施 、责任、有毒物品的管理、生产装置的 管理、

14、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 价、个体防护条件等。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共6条n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职业健康监护责任: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职业健康检 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 健康监护档案等。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共10条第六章 监督管理 共10条n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使用有毒物品 作业场所的监督管理内容、方法、措施 、要求等。 第七章 罚则 共13条 n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的 法律责任。n其中有12条是针对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主要部门规章的内容提要n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本办法共有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向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

15、报的主要内容,申报程序,申报资料管 理,变更申报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内容。n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n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 强度;n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 和材料;n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主要内容有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n本办法共有二十四条,规定了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分类方法;n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建设项 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的预评价要求和卫 生审核程序,在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以 及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果评价要求和竣工验收程序。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 n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n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中危害程度为“级高度危害和级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的;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上述以外的为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三、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n本办法共有三章、二十三条,按发病人数、死 亡人数等危害严重程度,把职业病危害事故划 分为一般、重大、特大事故三类;n规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