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735594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病例:( 略)讨论:疮疡虽发于体表的皮肉脉筋骨,但与脏腑气血经络有密切联系。如果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宁至,经络阻塞均可导致疮疡病的发生。因此临证必须着眼于局部,立足于整体。既重视局部辩证,又把它和整体辨证结合起来,这是疮疡辨证的特点。另外运用四诊八纲,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提高疗效。疮疡疾病根据转化过程,可分为初起,成脓和溃后三个不同阶段,故相应立出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初起尚未成脓之际用消法使之消散;中期脓成宜用托法,托霉外出:后期溃后体虚,用补法扶助正虚之体,使疮口早日愈合。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情变化不一,具体应用,泊法很多,灵活施治。疮疡大多以“热毒”致病,故清热解毒为其常用

2、治法。然人体正气有强弱之别,患瘸有薪久之分,致病邪毒有轻重之异,f 临证尚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虚则不之,实则泄之”。否则会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不良后果。外治法在疮疡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轻浅外疡可以单用外治收功。而危重大杨尤非配合外治不可。内外兼治可提高疗效。疮疡初期外敷金黄膏、玉露膏促进胂疡消散,免受刀溃化脓之苦。中期脓成及时切开排脓,毒随脓泻,肿痛立减。提脓去腐外用升丹制剂,脓尽腐脱则用生肌散、八宝丹、白玉膏、象皮生肌膏之类促进疮口愈合。总之,外治亦需辨证施治方不致误。疮疡危重证候莫过于走黄和内陷。疔疮并发的全身化脓性感染称走黄,来势急暴,多为正盛

3、邪实。疗毒走散,毒入血分,内攻脏腑,而成走黄”。多见于青壮年,预后较好。疽毒内赂,相对来势较缓,多为正虚邪盛,丽主要是正虚。正气内虚,芷不胜邪,毒邪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内陷”。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临床遇到走黄、内陷,如果积极抢救,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多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当年不治之症今日成可治之症。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 6 例观察安徽省立医院方晴吴兰芬( 2 3 0 0 0 1 )消、托、补是中医外科的治法总则,其中,消法是首要大法。消法能使外疡内消。避免手术之苦,易被患者接受,这是中医外科所独有之特长。我们于0 2 年1 0 月_ 0 3 年7 月采用消法,以汤剂内服配合自

4、制内消膏外致对3 6 例疗、疖,痈的初起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外科学“辨阴证、阳证要点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井结合临床制定:体表局部红肿热痛的肿块、结节;可伴有发热、头痛、口苦、便干等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中医辨证属热毒积聚之证。2 病例选择符合以上标准的急性阳证疮疡患者6 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 6 例和对照组2 4 例。其中治疗组男1 3 例,女2 3 例:平均年龄( 4 1 4 2 a :2 1 8 4 ) 岁;发病时间1 7 d ,平均( 4 3 1 4 - 1 9 2 ) d 。病种:疖1 6 例,疗1 0 例,痈

5、1 0 例。对照组男1 1 例,女1 3 例;平均年龄为( 4 2 5 8 4 4 :1 8 9 3 ) 岁:发病时间1 7 d ,平均( 4 3 8 士2 0 5 ) d ;病种疖8 例,疗7 例,痈9 例。2 组以上资料有可比性,P O 0 5 。3 排除标准疮疡走黄或内陷者;对外用药过敏者:不符合诊断标准,未按规定用药者。4 治疗方法4 1 治疗组采用外泊与内消相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察为基础,自拟清热解毒基本方:金银花1 5 9 紫花地了1 5 9 公英2 0 9 蚤休l O g 赤芍l O g 丹皮l o g连翘1 5 9 生地1 5 9 陈皮l O g 生草6 9

6、,痛甚者加玄胡l O g 金铃子l o g ;发热加牛蒡子1 5 9大青叶3 0 9 山栀l o g :病灶在头面部者加羌活l O g , 白芷1 2 9 :病灶在下肢者加川牛膝l O 昏独活l O g ,每2 d 3 剂,水煎沸取药汁,早、中、晚各服1 次。外治法采用本院制剂内消膏外敷,药物组成为白芷、大黄、黄柏、生川草乌、雄黄、生南星、冰片。疮面常规消毒后,将膏药均匀地平摊于敷料上,略超过红肿范围,外敷患部。每日1 次。5 d 为1 疗程,连续观察2 疗程。4 2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口服头孢拉定( 上海施贵宝出品) ,每次O 5 9 ,每日3 次;外敷金黄散( 由北京中药三厂生产

7、) ,以水调成糊状,用法、疗程与内消膏相同。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 年颁发的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治愈:局部、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好转:局部、全身症状减轻或基本消退,肿块未完全消散;无效;局部、全身症状加重,肿块增大或化脓,改用其他方法和药物治疗。结果1 2 组疗效比较见表l - 经卡方检验,2 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0 O 0 5 ) 。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4 6 d ,对照组为7 0 d ,经秩和检验,2 组治愈时间有显著差异( p o 0 5 )表1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f )组别n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治愈率有效率治疗组3 61 31 853

8、 6 18 6 1对照组2 481 243 3 38 3 32 2 组不怠反应治疗组1 例粘胶布处皮肤过敏、发瘁,后改用绷带。其余未见不良反应。讨论中医认为疮疡多因火毒、热毒之邪而发生,导致局部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初期多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症,治以消法为主,“以消为贵”。内消膏方以白芷、大黄、黄柏为主,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肿之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大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对多种实验性炎症模型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辅以生川草乌、雄黄、冰片、生南星兼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据报道乌头类生物碱单体对急性炎症模型均呈抑制作用仅强度上的差异,乌头类生物碱也有明显的镇痛效应。金黄散出自医宗金鉴,由大

9、黄、黄柏、姜黄等组成,具有清热、除湿、消肿止痛、散瘀化痰等功效,主治一切疮疡阳证,也是中医外科的传统经典药,两者对治疗阳证疮疡均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2 组在治愈时间上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中药的内服外治相互配合。且内服药较正常用量加大,有效地遏伟4 病情发展,缩短治愈时间。外疡虽发生在体表局部,但在临床治疗当立足于整体,以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相结合,内消外治相结合,从而达到内消的目的。治疗上应用疏通经络,活血理气,行气和营等法,使气血运行各得其常,而使疮疡内消。合理运用内消与外治相结舍,一切疮疡均可消散而愈,即使不消也可由大变小。由深变浅,由重变轻绝不会加重病情,尤其对抗生素有过敏反

10、应的患者最为适宜。笔者通过多年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内消膏不仅能治疗初期疮疡肿毒,对各种无名肿块、炎性肿块,痰结、瘀血肿块等均可治之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神农解毒丹治疗眼镜蛇科蛇伤2 6 4 例体会梧闸市中医院余永志( 广西梧摊,5 4 3 0 0 0 )梧州民族医医院余培南( 广西梧押,5 4 3 0 0 2 )我们于1 9 9 6 - 2 0 0 4 年期间,运用神农解毒丹( 梧州蛇药) 为主,治疗眼镜蛇科皿A l l 垣) 3属4 种毒蛇致伤2 6 4 例,疗效较好,现将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眼镜蛇科蛇伤情况:眼镜蛇( 眼镜蛇科眼镜蛇属) 伤1 4 5 例、眼镜

11、王蛇( 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 伤1 8 例、银环蛇( 艰镜蛇科环蛇属) 伤5 8 例、金环蛇( 眼镜蛇科环蛇属) 伤3 3例。1 2 性别:男2 0 2 例。女6 2 例。1 3 年龄:0 - 9 岁1 0 例;1 0 - 1 9 岁2 4 例、2 0 2 9 岁4 l 例、3 0 - 3 9 岁6 9 例、4 0 - 4 9 岁4 3 例,5 0 - 5 9 岁3 9 例、6 0 - 6 9 岁2 0 例、7 0 岁以上1 8 例。年龄最大8 0 岁( 银环蛇咬伤) 、最小为5 岁。其中发生溃疡4 7 例。1 4 咬伤部位:手1 1 7 例,前臂1 6 例,足1 0 3 例、小腿2 1 例、胸部2 例、背部l 例、头部3 例,臀部1 例。1 5 咬伤距就诊时间:0 - 4 小时8 3 例、5 - 8 小时3 9 例、9 - 1 2 小时3 1 例、1 3 2 4 小时3 3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