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资料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735583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汽车电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汽车电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汽车电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汽车电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电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ww. EETwww. 汽车总线设计及测试宝典汽车总线设计及测试宝典 汽车电子工程师必备汽车电子工程师必备 EETwww. EETwww. EET目目 录录 一、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一、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 二、 汽车总线技术的特征二、 汽车总线技术的特征 三、 汽车总线的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三、 汽车总线的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 四、 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国内发展现状四、 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国内发展现状 五、 各类汽车总线的特点比较五、 各类汽车总线的特点比较 六、 CAN 总线设计详解六、 CAN 总线设计详解 七、 汽车七、 汽车 CAN/LIN 总线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总线测试流

2、程和测试工具 八、 汽车总线设计及测试经典问答八、 汽车总线设计及测试经典问答 43 例例 www. EETwww. 一、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一、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 随着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证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从电源管理到为提高舒适性而作的各种努力,使汽车电气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都集中在驾驶室控制。另外,随着近年来 ITS 的发展,以 3G(GPS、GIS 和 GSM)为代表的新型电子通讯产品的出现,它对汽车的综合布线和信息的共享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布线角度分析,传统的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

3、之间少有联系,这样必然造成庞大的布线系统。据统计,一辆采用传统布线方法的高档汽车中,其导线长度可达 2000 米,电气节点达 1500个,而且,根据统计,该数字大约每十年增长 1 倍,从而加剧了粗大的线束与汽车有限的可用空间之间的矛盾。无论从材料成本还是工作效率看,传统布线方法都将不能适应汽车的发展。下图 1、图 2 分别为相同节点的传统点对点通讯方式和使用 CAN 总线的通讯方式,从图可以直观地比较线束的变化(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仅表示节点间存在的信息交换,并不代表线束的多少)。 图 1 传统的节点通讯方式 图 1 传统的节点通讯方式 图 2 CAN 总线通讯方式 图 2 CAN 总线通讯方式

4、 EETwww. EETwww.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传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滑控制系统(ASR)、废气再循环控制、巡航系统和空调系统。为了满足各子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有必要对汽车公共数据实行共享,如发动机转速、车轮转速、油门踏板位置等。但每个控制单元对实时性的要求是因数据的更新速率和控制周期不同而不同的。这就要求其数据交换网是基于优先劝竞争的模式,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CAN 总线正是为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车辆网络委员会根据标准 SAE J2057 将汽车数据传输网划分为 A、B、C 三类,为了直观地说明其网络划分,这里图 3 表示。 从通讯

5、速度角度分析,随着车载多媒体和办公设备在车辆应用方面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总线IDB 已经出现,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对此非常关注,纷纷出台相应的研究计划。现在已经存在能够对导航、GPS、电话、音响、电视、DVD 等进行信息综合的双总线(OEM 总线+IDB)样车,这些装置之间需要频繁地通讯,而且信息量巨大, 原有的 CAN 总线或 J1850 总线无法满足这些装置间的通讯要求, 因为传输地理信息 (GI) 、数字音频信息或车辆位置信息至少需要 5Mbit/s 的网络速度,IDB-1394 可以支持 100、200、400Mbit/s 的通讯速度,完全可以满足高速通讯的网络需求。 CAN 总线是控制

6、策略驱动的总线,主要实现对车辆本身的控制,而 IDB 总线则以信息交互、共享为目的。为实现 CAN 总线和 IDB 总线间的信息流动以及防止后者对前者产生影响,在两总线间增加网关已经成为共识。图 4 为一典型的双总线结构示意图。 EETwww. EETwww. 早在 80 年代,众多国际知名的汽车公司就积极致力于汽车总线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如博世的 CAN、SAE 的J1850、马自达的 PALMNET、德国大众的 ABUS、美国商用机器的 AUTOCAN、ISO 的 VAN 等。目前,国外的汽车总线技术已经成熟,采用总线系统的车辆有 BENZ、BMW、RORSCHE、ROLLSROYCE、JA

7、GUAR、VOLVO 等。国内完全引进技术生产的奥迪 A6 车型已于 2000 年起采用总线替代原有线束,帕萨特 B5、BORA、POLO、FIAT PALIO 和 SIENA 等车型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总线技术。此外,部分高档客车、工程机械也都开始应用总线技术。 二、 汽车总线技术的特征 二、 汽车总线技术的特征 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 汽车总线传输必须确保以下几点:传输信息的安全;信号的逻辑“1”明显区别于逻辑“0”;异步总线随机地传送数据;根据预先确定的优先权进行总线访问;竞争解决后获胜站点能够访问总线且继续传输信息;具有根据信息内容解决总线访问竞争的能力;总线的功能寻址和点到点寻址能力;节

8、点在尽量小的时间内成功访问总线;最优化的传输速率(波特率);节点的故障诊断能力;总线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等等。 数字信号的编码 数字信号的编码 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对数字信号正确编码非常重要。汽车局域网数据信号多采用脉宽调制(PWM)和不归零制(NRZ)。PWM 作为编码方案时,波特率上界为 3105kb/s,用于传输速率较低的场合。采用NRZ 进行信息传输,可以达到 1Mb/s,用于传输速率较高的场合。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 EETwww. EETwww. EET实用的汽车局域网是总线拓扑结构,如 CAN、SAEJ1850、ADVANCED PALMNET 等。其优点是:电缆短,布

9、线容易;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元件,可靠性高;易于扩充,增加新节点只需在总线的某点将其接入,如需增加长度可通过中继器加入一个附加段。 总线访问协议 总线访问协议 汽车总线的访问协议一般为争用协议,每个节点都能独立决定信息帧的发送。如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发送信息,就会出错,这就要求每个节点有能力判断冲突是否发生,发生冲突时按某个规律等待随机时间间隔后重发, 以避免再发生冲突。 网络协议所使用的防冲突监听措施多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如 CAN、SAEJ1850、ADVANCED、PALMNET 等都采用的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无损仲裁(CSMA/CD+NDA)。 三、汽车总线的研

10、究重点及关键技术三、汽车总线的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 汽车总线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研究汽车的基本控制系统 (也称舒适总线系统) ,如照明、电动车窗、中央集控锁等。第二阶段是研究汽车的主要控制系统(也称动力总线系统),如电喷ECU 控制系统、ABS 系统、自动变速箱等。第三阶段是研究汽车各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的综合、实时控制和信息反馈。 按照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规划,进入 21 世纪后轿车电子技术可达国外 90 年代水平,为了缩短同国外轿车技术水平的差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单纯靠技术引进不利于发展,消化、吸收、研究和开发自己的汽车总线与网络应用系统势在比行。目前我国的汽车总线研

11、究和应用尚处起步阶段,而且汽车总线的应用趋势明显,现在介入该研究正是大好时机。 汽车总线的研究重点 汽车总线的研究重点 由于我国的车型以欧美车型为主,且欧美车型又以 CAN 总线为主流,目前国内使用总线技术的车型几乎全部使用 CAN 总线,因此汽车总线的研发应该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选用 CAN 总线。 CAN 符合 ISO/OSI 的参考模型,但只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其应用层的协议需要用户自己定义。支持 CAN 低层协议的芯片有许多,既有在片的 MCU,也有片外的 CAN 控制器。用户自己开发的应用层协议也有很多,如 AB 公司定义的 DEVICENET 协议就是 CAN 协议基础上

12、的应用层协议,Honeywell 公司推出的 SDS 总线也是在 CAN 的基础上定义了自己的应用层。可见,汽车 CAN 总线的研究重点是:针对具体的车型开发 ECU 的硬件和应用层的软件,并构成车内网络。 www. EETwww. EET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利用 CAN 总线构建一个车内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 1) 总线传输信息的速率、容量、优先等级、节点容量等技术问题; 2) 高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可靠数据传输; 3) 确定最大传输时的延时大小; 4) 网络的容错技术; 5) 网络的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四、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国内发展现状四、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国内发展现状

13、 什么是什么是 CAN/LIN 总线?这项技术应用于汽车的意义何在?总线?这项技术应用于汽车的意义何在? 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装置(ABS)、安全气囊装置、电控门窗装置和主动悬架等。如果仍采用常规布线方式,即电线一端与开关相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相通,将导致车上电线数目的急剧增加,同时复杂电路也降低了汽车可靠性,增加了维修难度。于是,CAN 总线应运而生。 LIN 则是 CAN 在低端应用的延伸,是价格相对便宜且速度较慢的子网。通常状况下,电子控制装置通过CAN 总线提供稳定、可靠的低成本网络连接,电机、开关、传感

14、器和车灯等则通过 LIN 进行网络连接。 事实上,在现代汽车中,采用总线的意义已远远超出节省电线的范围,它已成为车内各零部件实施信息交互的标准接口。整车的总线网络成为整车的电器平台,也就是说只要有总线存在,就可以在这个总线平台上不断增加汽车的智能化零部件。总线技术促进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目前国内该项技术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目前国内该项技术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上世纪 90 年代初,总线技术开始在汽车中应用。如今该项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技术,几乎所有的车都开始采用 CAN/LIN 总线。总线零部件也成为发展的主流。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国内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的发展水平不平衡。虽然合资品牌和自

15、主品牌的量产车大都采用了 CAN/LIN,但由于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在电器零部件,特别是在智能零部件上的弱势,国内真正自主研发的具有总线接口的零部件在量产车中(年产量超过 1 万辆以上的)几乎没有。 目前在大批量生产汽车中, 具有 CAN/LIN 总线的零部件几乎都是国外研发的, 它们中一部分是国外生产的,一部分是由国内合资或外资企业生产。 但部分小批量生产汽车,如北京市场上达到国 III 标准的扫雪车、公共汽车等,它们带有 CAN/LIN 功能的仪表、车灯控制、车门控制等技术,这些都是国内自主研发和生产的。 我们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

16、面呢? www. EETwww. EET总线不是一项独立的技术,它是一种电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它的基础是零部件的智能化。 从单一技术来说,通过几年的发展,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正在缩小。但从量产角度来说,由于国内在汽车电器、特别是在智能化零部件领域离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太大,因此总线发展必然受其影响,总线应用概念、产品定义、研发、测试、认证、生产和维护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具体来说,在总线的概念认识方面,很多企业还没有上升到平台和电气标准的层次,仍停留在节约电线和增加功能上。 在产品定义方面,总线必须与零部件融为一体,与传统零部件协同作战。但国内由于电气零部件、智能零部件的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差太远,总线在国内发展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