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35161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任关系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行为之研究-以绿色供应链为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任關係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信任關係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 -以綠色供應鏈以綠色供應鏈為例為例摘要摘要近年來因為隨著企業永續發展這個議題的推廣,而在台灣又有許多廠商順利建立了環境管理系統, 也將研發產品所會引發的環境問題納入開發改善重點。例如:廢電子電機產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本身含有害物質, 因為新產品的產生而快速汰換舊規格產品所造成衝擊下,造成造成大量的 WEEE 進入廢棄物處理市場, 而產生很嚴重的廢棄物處理的環境問題。所以本研究將探討企業組織之間的環保概念的分享情形,是否都具備有環保知識的觀念

2、。當然首 先要加強組織之間的信任,使彼此關係更加的良好,才可促進提供環保知識和經驗的分享行為。關鍵字:關鍵字:綠色供應鏈、知識分享行為、信任1.前言前言隨著科技發達,國際間永續發展之意識抬頭受到重視,人們為了要照顧保障下一代有良好的生存 空間,強調綠色產品將會成為市場主流,因此利用信任關係來深入討論組織間的綠色供應鏈知識是否 真正受到重視與了解。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與動機與動機對許多產業來說,由於組織逐漸體認到與供應商、顧客或是利害關係人建立整合性關係的重要性, 因此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儼然成為一個關鍵性的議題。供應鏈中實行知識分 享已經成

3、為一個共通的規範,因為知識分享可以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勢,讓供應鏈中的各個成員 透過合作而共同獲利,此現象在供應鏈之中心與協力廠間尤為明顯,公司甚至會希望供應商遵守共通 的流程,以協調組織間的活動並進一步改善產品的品質。在一份對於知識市場的研究中發現,組織間 流程知識分享的三大基本理由為:(1)對供應端而言:藉由流程知識分享以尋找外部可能合作的企業夥伴(2)對需求端而言:藉由流程知識分享可獲得最先進的技術(3)對需求端而言:藉由流程知識分享可獲得具有國際水準的展品發展流程知識。針對組織間知識的分享一些因素來做分析,以綠色供應鏈之中心為例,去分析組織間會影響知識 分享的因素。探討這些因素對知識

4、分享行為的影響,了解組織間分享知識的過程。1.2 研究流程研究流程圖 研究流程2.2. 文獻回顧文獻回顧2.12.1 綠色供應鏈現況與意涵綠色供應鏈現況與意涵國際上企業競爭無國界,隨著競爭日益白熱化,藉由整合運作的供應鏈管理已受到越來越多企業 主的關注。因為它整合了從供應商到終端顧客之間所有配銷通路的流動,分別涵括供應商的管理、採 購管理、原物料管理、生產的規劃、客戶的服務功能、物件配送和資金流動。因此供應鏈是多個企業組織以網路結構關係匯集在一起,而非一對一所行成。目的當然是為了結定義研究問題與目的定義研究問題與目的確認對象與研究範圍確認對象與研究範圍文獻蒐集與整理文獻蒐集與整理綠色供應鏈綠色

5、供應鏈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組織間知識分享行 為為信任關係信任關係 - - 關係承關係承 諾理論諾理論研究設計研究設計合通路的合作夥伴生產能力和有用資源,去發揮組織間整合與管理的效果。綠色供應鏈和傳統的供應鏈不同之處在於思維方式不同。因為傳統的供應鏈是以生產為導向,而 現在卻是以消費者為導向,所以才會綠色供應鏈的概念產生。綠色供應鏈的相關規定不但對本身國家環境有幫助,也可替企業省下不少成本,經由資源的回收 再利用概念。而如何將環保概念融入、應用於產品的開發流程中,尚為一項新興的知識,缺乏相關的技術文件 或操作手冊,因此格外需要組織間彼此頻繁的互動,交流相關的環保經驗與心得。2.22.2 組織間知識分

6、享組織間知識分享本節將分別定義與說明知識與知識分享2.2.12.2.1 知知識識的定義與內涵的定義與內涵學者Senge (1998)定義知識為”有效的行動能力”。而Davenport & Prusak (1998)這個學者詳 細說明了資料、資訊、知識這三者之間的差異。就資料來講,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描述。對企業組織來講,交易的紀錄是一筆資料,而並沒有辦法 可以從資料中獲取顧客來消費的原因,或者滿意度。再來,所謂資訊就如同訊息通常都是以文件的來呈現方式。而知識是結合個人經驗與價值觀而成,所以可以解釋資訊, 並且運用此資訊來解決目前存在問題。2.2.22.2.2 組織間知組織間知識識分享的定義與內涵分

7、享的定義與內涵Dixon (2000)在知識共享型組織研究中提到知識分享就是指人們知識交換的意思。而知是必須 在組織企業間部斷的擴散、互動中,才得彰顯知識的力量和價值部分,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創造出無限 的可能與知識。2.32.3 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本節首先探討同時對組織間信任關係對組織間知識分享皆有影響之因素 。2.3.12.3.1 信任關係與組織間知信任關係與組織間知識識分享的影響因素分享的影響因素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Morgan & Hunt (1994)在研究報告中認為共同價值觀是企業組織之間分享行為、目標、 策略判斷是否重要、適合

8、以及對錯的一種共同價值觀。Schuur & Oh(1987) 、Anderson & Weitz (1989),以及Morgan & Hunt (1994)這些學者 皆有指出共同價值觀對企業組織之間信任發展有正向的效果,當擁有共同價值觀且目標一致時, 則會對雙方交換的關係信任度會較高。可是Tsai &Ghoshal (1998)和Jap (1999)這兩個研究報告則提出不同見解,認為共同價值 觀對某個特定無形資產交換或投資會呈現負向影響。學者Jasp (1999)就此研究提出了解釋, 他認為就算企業組織之間擁有共同價值觀或者目標、看法相近時,有可能就會對某特定無形資 產產生價值上的差異。溝通(

9、Communication)Anderson & Narus (1990)研究把組織間的溝通定義透過正式、非正式方法與其他企業 組織分享有意義資訊。而Anderson & Weitz (1989) 以及Anderson & Narus (1990)都證實溝 通對製造商與配銷商的信任有正向的效果,也對企業通路成員彼此之間信任有正向影響。 Gilbert &Cordey-Hayes (1996)以及Hendriks (1999)指出知識的分享是一種與溝通有關的行 為。投機行為(Opportunistic Behavior)Williamson (1975)將投機的行為定義成是以欺騙對方來尋求自己利

10、益的一種行為,並在 提到企業組織互動中,是有一方預期猜測另一方將會有投機行為時,會降低對另一方的企業 組織的信任,導致破壞之間的關係。而Simonin (1999)在研究報告中提到,知識提供者為了保護本身核心,會刻意隱藏知識, 這種刻意的隱瞞知識投機行為會阻礙企業組織之間的知識分享。2.3.22.3.2 信任關係對信任關係對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的影響不論組織間建立關係的原因為何,信任(Trust)是會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Soekijad & Andriessen,2003;Moller & Svahn, 2004)。因為信任能鼓勵組織與交換夥伴合作以維持雙方對關係的投

11、資,把眼光放在與目前夥伴可能發展 出之長遠利益上,抗拒短期誘人的好處,並且,基於夥伴不會投機取巧的信念下,降低可能潛在的高 風險。因此,組織間高度的信任可提高組織間活動的效能、效率以及生產力。2.42.4 信任關係關係承諾理論信任關係關係承諾理論Moran & Hunt根據以前研究資料經過他的整理提出,公司的交換關係可以分成四大項,第一項是 內部的夥伴關係;第二項是買者夥伴關係;第三項是平行的夥伴關係;和第四大象的供應商的夥伴關 係。員工、事業和組織的功能部門都是屬於內部夥伴關係。中間顧客和最終顧客是屬於買方的夥伴關 係。平行夥伴關係包含競爭對手、非營利的企業組織和政府機構,最後供應商夥伴關係

12、對象分成貨品 供應者和服務的供應者兩種形式。總共十種類型關係建立皆要以信任和關係承諾為主要的變項。當然雖有之前研究指出,權力是左右他人之影響關係行銷的成敗因素,然後又會影響到承諾,可 是Morgan & Hunt 認為,承諾及信任才是關係重要的變項,因為能鼓勵關係行銷者:(1) 採以合作的 方式與交換夥伴維持關係投資;(2) 抗拒短暫誘人的好處而希望與目前夥伴關係為長期利益;(3) 前 提夥伴不會投機取巧的信念下,慎行於潛在可能高風險的行為。所以,關係的建立和關係的持久,是 建立在健康體質而非受到強制勢力影響存在的夥伴關係,才會產生高效率與高效果的結果。Morgan & Hunt主張以信任關係

13、承諾為重要的階段變項,提出如圖所示之關係行銷之KMV( Key mediating variable )模式。在KMV 模式中,Morgan &Hunt 提出關係利益、關係終止成本(或轉換 成本)、共享價值、溝通及投機行為等五項前置變項,其中關係利益、關係終止成本和共享價值對關 係承諾皆具有正相關,共享價值及溝通對信任皆具有正相關,投機行為對信任具有負相關;信任對關 係承諾以及對合作皆具有正相關;關係承諾對結果變項如默許、離去傾向和合作的關係,除了離去傾 向是呈現負相關,其他皆呈現正向關係;良性衝突及不確定性的結果變項受到信任分別為正向及負向 的關係,信任也與合作有正向的關係。圖 Moran

14、& Hunt 之 KMV Model資料來源:Moran & Hunt(1994),p.223.3.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3.23.2 研究假研究假說說組織間知組織間知識識分享影響因素之假分享影響因素之假說說:共同價值觀Tsai & Ghoshal (1998)與Jap (1999)研究發現,共同價值觀對知識等某特定無形資產的交換或 投資呈現負向的影響。Jasp (1999)解釋其原因,認為就算組織間擁有共同的價值觀、相近的目標或 看法,還是有可能對某特定無形資產的認知或價值產生差異。因此,提出研究假說1-1:組織間共同價值觀愈相近愈會負向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溝通Gilbert & Corde

15、y-Hayes (1996)與Treleaven (2004)皆認為知識分享的成效不佳,應該歸咎於 缺乏溝通及知識的流動。組織間透過書面或是口頭的方式進行溝通,在此過程中組織必須察覺影響資 訊分享的障礙及促進物,以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因此,提出研究假說1-2:組織間溝通愈頻繁愈能正向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投機行為Simonin (1999)在研究策略盟夥伴間知識分享行為時提及,擁有知識的組織(Provider)為了保 護本身的核心能耐,將刻意隱藏知識,設立技術守門員(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或以價格限制 專利知識的可獲得性,然而這樣的做法會阻礙知識分享。因此,提出

16、研究假說1-3:組織愈保護本身的知識愈會負向影響組織間知識分享行為。影響信任關係因素之假影響信任關係因素之假說說:共同價值觀Dwyer, Schuur & Oh (1987)指出共同價值觀對信任的發展有正向影響,因為當組織間目標、認 同越趨一致時,則對彼此交換關係的信任程度較高。Morgan & Hunt (1994)在KMV 模式的驗證上也進 一步證實共同價值觀對信任關係有正向直接影響。因此,提出研究假說2-1:共同價值觀愈相近愈能正向影響信任關係。溝通Anderson and Weitz (1989) 證實溝通對製造商與配銷商以及通路成員彼此的信任關係皆有正向 影響。因此,提出研究假說2-2:溝通愈頻繁愈能正向影響信任關係。投機行為在組織互動的情境中,組織本身認為另一方會從事投機行為時,將降低對另一方組織的信任, 破壞組織間的信任關係(Williamson, 1975;Dwyer, Schuur & Oh, 1987;Morgan & Hunt, 1994)。因此,提出研究假說2-3:從事投機行為可能性愈大愈會負向影響信任關係。信任關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