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35044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试题(一) 阅读十则 ,然后完成下列各题(60 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 ” (里仁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 曾子曰:“士不可

2、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 ) 1.论语是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及其门徒的_ _,与 _, _ , _ 合称“四书” 。(6 分) 2. 理解填空(20 分)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 _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 , _ 。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

3、,_ !” 对 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 _ _。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 _,_ 。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 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 , _。 _ ,_?_,_?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 , 并阐述为_ 。写出出自十则中的成语四个 、 、 、 。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解释加点的词

4、语。 (10 分)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说乎?( ) 传不习乎( ) 温故而知新( ) 诲女知之乎 (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是知也 ( ) 其恕乎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 5.翻译下面的句子(10 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 _ _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按要求从本文各找出一个例句(6 分) 学习方法_ _ _ 学习态度_ _ _ 品德修养_ _ _ 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 验和独特感受来谈

5、一谈你的认识?(3 分) 答: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3 分) 答: (二)阅读童趣 ,回答问题。 (40 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 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 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6、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 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4 分)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 分) 明察秋毫 ( ) 项为之强 ( ) 以丛草为林 ( ) 鞭数十( ) 方出神 ( ) 果如鹤唳云端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8 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

7、意思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驱之别院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B为人谋而不忠乎 项为之强 C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又名“鬼市”云 D使之冲烟而飞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5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用四字词语回答,4 分)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用原文回 答,2 分)(共 6 分) 答: 6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 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 到相关的诗句两句。(2 分).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2 分

8、) 答: (三)阅读阅读山市山市,回答问题。,回答问题。(40 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 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 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故又名“鬼市”云。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0 分) 青冥冥( ) 飞甍甍( )连亘亘( ) 窗扉扉( ) 高垣垣( ) 逾逾时( ) 倏倏忽( ) 遂遂( ) 睥睨睥睨( )( )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8 分) 相顾惊疑 ( ) 连亘六七里 ( ) 碧瓦飞甍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