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5036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CM(无损检测)培训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CCM 标准(无损检测)培训试题部门:_ 考试日期: _ 姓名:_ 分数: _ 一、判断( 80 分,每题 2 分, ,共 40 分。请在括号内作答,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进行射线检验时,被检件表面应无锈蚀,异物或任何有碍于射线底片评定的不规整状态,表面可经机加工、磨削、 喷丸或不经机加工处理。焊道表面与安装部件表面的连接应该平滑。( + )2、RCCM 标准 MC 篇规定,暗盒包括以下组件:胶片、过滤片和遮挡片(如有需要)和增感屏。 ( + )3、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当使用线性透度计时,应将其横跨在焊缝上,并且在一个黑度均区域能看到至

2、少10mm 金属丝,通常这是靠近焊缝的母材处。( + )4、RCCM 标准 MC 篇规定,承插焊接接头的检验使用线性透度计,但仅供参考。( + )5、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当透度计放置在胶片与源之间时,应尽可能将透度计置于部件最靠近射线源一侧,在胶片上放置一个铅制字母“F” ,如不可能,可置于部件的另一侧(胶片侧) ,并在靠近透度计处放置铅制字母“S” 。 ( )6、 射线检验程序 (TM-K8019 E 版)规定,每一底片均应标明焊缝的标示。如果标示记号应以外未在底片上显示出来,则评片员必须将标示标于底片上并签名。( + )7、当焊件移交之后, 射线检验员立即检查现有射线检验识别标

3、记是否适用于其备有的数据。( + )8、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对于双片评定,黑度必须大于2.7,而且必须与观片灯的亮度相匹配,不得超过4.5。 ( + )9、RCCM 标准 S 篇规定,射线底片上在12e 或 150mm 两者中较小长度上,任何现状或密集型气孔的累积直径大于e 的均为拒收。( + )10、 RCCM 标准 S 篇规定,射线底片上在12e 长度其总长度大于e 的成群夹渣为拒收。( )11、RCCM 标准 S 篇规定,射线底片上任何大于6mm 或 e/3 两者中较小者的气孔为拒收。( )12、RCCM 标准 S 篇规定,射线底片上,对于非RCCM 级焊缝,在12e 长度上其

4、总长度大于 2e 的成群夹渣为拒收。 ( )13、底片质量合格后,拆除警示标志灯,关灭或拆除警示灯。( + )14、 液体渗透检验程序 (TM-K8018 C 版)规定,对于焊接接头和修复区,检验范围为焊接接头或修复区两侧相邻木材区各为15mm, (对于大支撑件,相邻木材区则限定为8mm,罐为 5mm) 。 ( )15、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2 级人员负责检验实施,包括判断和编写检验报告。( + )16、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所有被检验的表面必须清洁、脱脂、干燥,并无有妨碍满意去除过量渗透剂和影响正确结果判断的任何杂质。( + )17、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进行

5、液体渗透检验时,研磨及机加工表面的光洁度Ra 必须小于或等于6.3um,铸态喷丸部件应小于或等于12.5um。 ( + )18、 RCCM 标准MC 篇规定,铸件不可以在液体渗透检验之前进行喷砂或喷丸处理。()19、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在整个液体渗透检验过程中,被检件和选用的试剂温度,应保持在10 至 45之间。( )20、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渗透剂的施敷方法包括喷洒(喷雾缸)和涂刷。( + )21、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喷洒显像剂后,可以自然风干或低压气流加速吹扫等方式干燥。 ( + )22、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进行液体渗透检查

6、时,应在显像剂干燥后10-30 分钟内进行判断;但是,在显像剂施敷后检查员应立即观察显示迹象的形成和大小。( + )23、 RCCM 标准 S 篇规定,对于缺陷去除部分的液体渗透检验,如果去除部分整个包括在熔敷金属内,对于RCCM 1 级,任何大于1mm 的迹象拒收。 ( + )24、 RCCM 标准 S 篇规定,对于铸件堆焊表面的液体渗透检验:在变长20cm 的 100cm2的范围内, 1 级制件 5 个缺陷; 2 级部件 12 个缺陷,按对缺陷不利的情况,挑选缺陷。( )25、 RCCM 标准 S 篇规定,对于待焊接的罐破口表面,液体渗透检验的验收标准为:无裂缝及无大于2mm 的线性缺陷。

7、 ( + )26、RCCM 标准 S 篇规定,在对不锈钢或碳钢板材的液体渗透检验中,对于RCCM1 、2 及和支承件:板厚40mm ,线性缺陷长度8mm 是允许的。( + )27、 液体渗透检验程序 (TM-K8018 C版)规定:通常液体渗透检验不需要编写检验报告,但在加工制造记录文件上须注明操作人员姓名及试验日期。( + )28、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在渗透检验中,不同牌的渗透剂可以混用。( )29、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在渗透检验中,当最大尺寸大于最小尺寸的三倍时,迹象为线性;所有其他迹象则为原形。( + )30、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除过量的渗透剂后,表面

8、清洁不干燥起毛的布或吸水纸擦干。( + )31、 磁粉检验 ( TM-K8020 B 版)规定:磁粉检验的待检区域包括被焊接、堆焊的全部表面及其周围区域。 ( + )32、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当检验材料裂纹的情况下,只能使用通磁磁化法。( + )33、 RCCM 标准 MC 篇认为,灵敏度试片的采用是检查磁化条件和全面检查正确使用这种方法的一种途径。34、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进行超声波检验时,被探测表面不得有油漆、松散的轧制氧化皮和干耦合介质以及可能妨碍探头自由移动,影响声波通过工件的良好传播或引起判断错误的任何其他物品或表面的不平整。( + )35、 RCCM 标准

9、MC 篇规定,超声波检验破口焊缝时,如果只能通过直接探测和由于接近条件只能从一边检验,则要将这边的焊缝磨平。( + )36、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超声波检验支管角焊缝时,焊缝的内表面必须打磨。( )37、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超声波耦合介质的性能应当在整个试验检测过程中保持稳定。( + )38、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超声波仪器通常配用标称频率为16MHz 的探头。( + )39、 RCCM 标准 S 篇规定,对角焊缝和坡口焊缝进行超声波检验时,要记录回波幅大于或等于 50%的参考回波波幅(Hd/Hr 1/2 )的全部缺陷信号。 ( + )40、 RCCM 标准中贮

10、罐全穿透焊缝的检验标准规定:所欲非体积性缺陷信号为不可接受。( + )二、选择( 20 分,每题2 分,共 10 题)1、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黑度计应定期检查 (标定), 至少每隔 _各月一次。 ( B )A3 B 12 2、 RCCM 标准 MC 篇认为,当硫代硫酸钠离子含量低于_g/m2时, 会有最佳保存 ( B )A0.025 B0.050 C0.100 D0.200 3、RCCM 标准 S 篇规定, 工艺评定管道焊缝,评定试件应经过使用于产品接头的所有无损检验,并满足RCCM_ 级要求。( A )A1 B2 C3 D无4、RCCM 标准 MC 篇规定,照明可采用人工光或自然

11、光,但不能使用钠蒸汽灯,被检件表面的照明度不得小于_LuX (勒克斯)。 ( B )A350 B500 C1000 D 1200 5、RCCM 标准 MC 篇规定,进行磁粉检验时,所有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磁化装置,如电流表应每_个月校验一次;测量装置每_个月标定一次。( C ) A3,6 B6,3 C6, 12 D以上都不对6、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超声波仪器的灵敏度调节必须能得到最后的信噪比,在每次检验前应当调节,并在检验开始_小时,和最后至少每隔_小时,以及操作者认为有漂移时进行校验。 ( C )A0.5 1 B 1 1 C1 2 D2 2 7、RCCM 标准 MC 篇规定, 在实施射线检验前,被检焊缝的哪些文件必须转交给检验员?( D )A焊缝种类(对接,支管等)BRCCM 级别C焊接工艺和焊接位置D以上都是8、RCCM 标准 MC 篇认为,对接焊缝的检验方法包括(D )A中心源透照B偏置源透照C双臂透照和重叠影响透照D以上都是9、RCCM 标准 MC 篇规定,射线胶片冲洗,如果可能必须在8 小时以内,而最迟须在_小时之内。( B )A12 B24 C48 D以上都不对10、 RCCM 标准 MC 篇规定,渗透时间至少为_分钟。 ( D )A7 B10 C15 D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