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733577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9卷 第 4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 社科版 ) 2 0 0 9年 8月 V o 1 9 N o 4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A u g 2 0 0 9 析 论 语 中的“ 孝 韩高良 (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要: 素有“ 礼仪之邦” 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 孝” 的观念, 孔子在继承西周“ 孝道” 的基础上, 在 中对“ 孝” 进行了

2、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 孝” 新的内涵, 使其进一步完善、 丰富, 并对如何做到“ 孝” 提出 了具体的要求 , 形成 了一种“ 孝” 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 系。 本文试图探讨中关于“ 孝” 的内 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 一) “ 无违” 谓之“ 孝” 论语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 孝” 。“ 子 日 : 无违。 樊迟御 , 子告 之日 : 孟孙 问孝于我 , 我对 日, 无 违。 樊迟日: 何谓也? 子日: 生 , 事之以礼; 死 , 葬之 以 礼, 祭之以礼。 ” 【 这一章的两个 “ 无违” 蕴涵了孔子 “ 无违” 谓之“ 孝” 的思想。对“ 无违” 这个词, 自古以来的 注释家都众

3、说纷纭。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 无 违, 谓不背于礼。 ” 2 1 ( m 3 ) “ 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 无违 应 更多的指 不改 变 父亲 的心志 心愿, 所 作所 为, 子 承父 业。 ” “ 其实“ 无违” 应该包括两层含义 : 一层是无违于 礼, 依礼行孝; 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孟懿子问“ 孝” 时, 孔子回答的“ 无违” 是有针对性的, 孔子之所 以这样回答, 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 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亲贤而好礼, 在他临终前 , 他 嘱咐盂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 从 自己开始遵守礼, 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 季

4、 孙、 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 孔子对此是极为痛 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 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 恐怕盂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 故回答“ 无违” 。孔 子拥护周礼, 并终生以恢复周札为己任, 他 曾公开宣称: “ 周鉴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 当然, 孔子并不 是全盘接受周礼, 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 在当时“ 礼 崩乐坏” 的环境下, 孔子用礼来解释“ 孝” 是不难理解的。 孔子认为“ 孝”的精髓 是合乎礼, “ 孝 ” 是在礼统帅下的 “ 孝” 。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 , 并且要 把礼贯彻至父母生、 死、 葬、 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

5、: “ 生事葬祭 , 亲之始终具矣。礼, 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 亲, 自始至终, - L 而不苟, 其尊亲也至矣。 ” 】 左 传 中也说: “ 孝者礼之始也。 ”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盂懿子能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4 0 3 作者简介: 韩高良( 1 9 8 5一) , 男, 河南鹿 邑县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0 0 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 生, 主要从事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研究。 韩高良: 析 论语 中的“ 孝” 8 9 遵从父亲的意志, 学礼、 懂礼, 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 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所说的服从父母的意志并非 是要求子女

6、对父母毫无原则和好无鉴别的绝对服从 , 而是 指不违背礼节, 有选择 的服从。孔子曾说: “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怒。 ” L l J ( 可见, 在孔子看来, 父母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都正确, 当父母有不合乎礼的言 行时, 子女应该尽力委婉劝谏, 而不应该提倡对父母惟命 是从。相反, 当父母有不义的作为时, 为人子女的如果不 及时劝告, 就会陷父母于不义, 这恰恰是不孝的表现。 记载, 曾点和曾参父子同是孔子门下弟子。有一 天, 曾参在田地里锄草, 不小心锄断了瓜秧。曾点非常生 气 , 狠狠地责备 了曾参, 以致用棍棒把曾参打昏。曾参醒 来后, 为了表示 自己心中对父

7、亲并无怨恨, 而且 自己挨打 后并无大碍, 就唱着歌回去了。孔子听到后, 批评曾参说, 要是父亲用小杖打你就受着, 要是用大杖打你就跑, 万一 父亲在暴怒之下, 失手将你打死, 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 曾 参赶紧认错。在与曾子探讨“ 孝” 是不是就等于“ 从父之 令” 、 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判断的准则时, 孔子说: “ 父有 争子, 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不争于父, 臣 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 乎! ”【 4 J ( 胁 几谏” 思想是孔子对“ 孝” 思想的一大贡献, 只 可惜后来的儒生们却没有把它发扬光大。后来的“ 父叫子 亡, 子不亡, 子为不孝”

8、 , “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的说法是违 背孔子初衷的, 孔子并不主张这种愚孝 , 而认为父子的关 系应该是“ 父慈子孝” 。 另外, 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还表现在要继承父母的遗 志。孔子提出: “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 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 可谓孝矣。 ” 【 I j 【 有人把这一章理解为: 孔子片面 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 神。比如陈国庆 、 何宏是这样注释的: “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 个人当父亲死后 , 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 规矩, 这就是尽孝了。其实, 这样的孝, 片面强调了儿子对 父亲的依从。 ” 5 3 ( P 1 2 ) 笔者

9、认为这应该是对孔子的一种误 解, 这里的“ 三年” 不是确数, 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三年 , 而是 个约数 , 通常指很长一段时间。“ 道有时候是一般意 义的名词 , 无论好坏、 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 积极意义的名词 , 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该这样看, 所以译为 合理部分 。 ” 【 I 】 ( 笔者认为这里的“ 道” 可以理 解为父亲的合理人生准则, 也可以理解为父亲生前未完成 的志向、 心愿, 未走完的路。子女不能因为父亲不在了, 就 放弃了父亲生前所要求坚持的正确的人生准则 , 而且子女 也应该尽力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心愿。我们现在也经 常说, 要继承某人的遗志、 遗愿, 现代

10、社会也有很多子承父 业的现象。“ 这便是说为子为孝之道在于, 必依 礼 以 孝 来构建家庭及人类时间流动的过程, 继承先人遗志, 把先人的事业发展下去。 ” 【 6 】 ( 脯 另外,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 子女能出人头地,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怎么会强调子女 对自己的绝对服从, 压制子女的创新和发展呢?因此, 真 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 二) 善解父母谓之“ 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 孝” 时, 孔子回答日: “ 父母唯其疾之 忧。 ” 1 兀 4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 唯其疾之忧 , 历来有 三种解释: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 无所不至, 惟恐其有疾病 , 子 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

11、这种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 心 , 这就是孝; 做子女的 , 只需父母在 自己有病时担忧, 但在 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 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子女只要 为父母 的疾 病 而担忧, 其他 方 面不 必 过多 地担 忧。 ” 】 ( 笔者倾向于把这句话理解为, 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 母只为 自己的疾病担忧, 做 自己该做的事 , 不要让父母为 自己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 这样也就做到了“ 孝” 。孔 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 孟武伯一向勇猛 , 父母 经常为他在外惹事生非、 遭遇祸难而担忧, 所以在孟武伯 问“ 孝” 时, 孔子作此回答。世界上如果说有一种爱是伟大 的、 无私的、

12、不图回报的。 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千 辛万苦地把子女养育大, 子女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 子女 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父母为了子女可以耗尽毕生的心 血。令父母最担心 、 最忧虑的就是自己的子女, 发生在子女 身上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古人有诗云: “ 慈母 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 子女身 体生病会让父母寝食难安, 这种心情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 会到。有时身体的疾病尚可以医治 , 但子女要是做了违背 道德和法律的事, 就无法医治了。所以做子女的要经常体 会、 理解天下父母这种为子女牵肠挂肚的心情和养育子女 的艰辛。一方面要珍惜 自己的生命 , 爱护 自己的

13、身体, 减少 父母的忧虑, 这也就是为父母尽孝了。正如孔子所说 : “ 身 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 4 “ 另一方面平 时要小心谨慎 , 做合法、 合札的事, 不要让父母有疾病以外 的担忧。疾病有时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但做合法、 合礼的事 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亦可以说尽“ 孝” 了。 ( 三) 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 孝” 俗话讲“ 养儿防老” , 奉养父母是上古时期“ 孝” 的基本 内涵。但孔子认为仅仅做到在经济上赡养父母还远远不 够, 对父母不仅要奉养 , 还要恭敬, 只养不敬甚至不能称得 上“ 孝” 。孔子在子游问“ 孝” 时曾说: “ 今之

14、孝者, 是谓能 养。至于犬马 , 皆能有养。不敬 , 何以别乎? ” 【 l P 在这一 章中, 孔子首先批判了一种对“ 孝” 的误解, 一般认为能供 养父母、 能让父母吃饭穿衣即为“ 孝” , 仅仅把“ 孝” 理解为 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孔子对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赞同的, 孔 子认为, 这最多只算是“ 孝” 的低层次内容和最起码的要求 而已。孔子还把这种低层次的“ 孝” 和饲养犬马作比较。 认 为如果侍奉父母不恭敬, 就跟在家养条狗、 喂匹马没有什 么区别。孔子在这里明确地区分了“ 孝” 和养, 把“ 孝” 和敬 联系起来, 提出了“ 孝敬” 的概念。其实, “ 孝” 之中应该包 括养, 但更重要

15、的应该是敬 , 养要以敬为前提。没有敬的养 重庆 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第 9卷 不能称之“ 孝” , 只有敬而养才是真正的“ 孝” 。这是因为 “ 孝” 之中既包括物质上的满足又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而且 后者是居于首位的。因此 , 虽没有说“ 能养” 不是 “ 孝” , 但 发 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恭敬, 才是真正地做到了“ 孝” 。“ 孝” 不仅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 更应该是 内在的主观要求。 “ 孝” 是外在行动, 但是这种行动要有发自内心的敬。 ( 四) 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 孝” 孔子在提出“ 养且敬” 后, 在子夏问“ 孝” 时, 他提出 “ 孝” 的最高境界。子夏向孔子问“ 孝”

16、 , 孔子回答 日, “ 色 难。有 事, 弟 子服其 劳; 有酒食 , 先生 馔, 曾是 以为 孝 乎? ” l 】 “ 人们对“ 色难” 有不同的理解 , 笔者倾向于将其 理解为子女在赡养父母时, 时刻保持对父母愉悦的容色, 爱和敬的情 意, 让父母感到欣慰, 觉得愉快 , 是最不容易 的。不但赡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 即便是父母有错 , 子女 在劝谏时也要恭恭敬敬 , 即使父母不听劝谏 , 子女也不能 粗暴 地公 然顶撞 父母 , 而应该 继续 替他们操 劳 而不怨 恨 , 等到他们心平气和时再接着劝谏。正如孔子所说: “ 事父 母几谏。见志不从 ,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怒。 ” 【 l J ( 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 高 , 在物质上赡养父母 , 人们一般都能做到 ; 奉养父母 时, 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