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33248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 海 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 2201 号) 2014 年 7 月 厦门 2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性质项目名称、性质及及规模规模 (1)项目名称: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工程。 (2)项目性质:围填海项目。 (3)工程用地:占地面积 210.4 万 m2。 (5)投资规模:总投资 66641.90 万元。 1.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工程地处海西闽江口发展区北翼的罗源湾松山垦区内,东临罗源湾,南邻连江县的大官坂片区,北近罗源县的工业集中区和港口码头群,西连罗源县城。工程地理位

2、置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地理位置图 本工程地理位置 - 3 - 1.3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堤、水闸泵站和场地形成三部分,平面布置见图1-2. (1)防洪堤 位置、长度及标准 工程区防洪堤布置于工程区东侧及北侧边界,总长2457m,平面布置见图2.4-2。其中北侧防洪堤为永久堤防,长826m,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根据罗源县城市总体规划 ,工程区东侧规划为建设用地,因此东侧防洪堤主要起到临时防洪的作用,防洪标准定为2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4级,防洪堤长1631m。 断面结构 采用直立挡墙+亲水平台+缓坡的复式断面形式。下部为浆砌条石挡墙,挡墙顶宽

3、0.6m,迎水面边坡1:0.1,背坡1:0.5;挡墙顶设置4m宽的亲水平台,亲水平台内侧接1:2.5的斜坡,堤顶采用透水砖铺设,并设置防浪墙,背坡采用1:2边坡开挖或者夯填与地面相接。北侧防洪堤堤顶宽6m,堤顶高程为6.4m,防浪墙顶高程为7.2m;东侧防洪堤堤顶宽4m,堤顶高程为5.7m,防浪墙顶高程为6.5m。具体如图2.4-3所示。 堤基处理 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进行防洪堤堤基处理: 首先对整个防洪堤地基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水平排水采用中粗砂垫层;竖向排水系统采用塑料排水板,间距 1m,正方形布置; ,排水板穿透淤泥层;待堤基固结度满足要求后真空卸载, 并对浆

4、砌条石挡墙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桩径 0.6m,桩距 1.5m,桩长 15m,梅花型布置。 (2)水闸泵站 工程区北侧防洪堤上(滞洪区出水口处)修建水闸及泵站排涝,排涝标准为20 年一遇。 水闸 水闸为双向挡水闸,与泵站结合建设,潜孔式闸门,整体式钢混结构。水闸在正常运行下,通过开闸泄水;当遇外侧大洪水和高潮位组合时,通过调洪,关- 4 - 闭闸门挡水,并启用滞洪区及泵站抽排结合运行,待外侧低于内侧涝水位后,开闸泄水。 水闸由上游护坦、闸室、下游护坦、下游格宾石笼海漫、抛石防冲槽及两侧挡墙组成。水闸过流净宽为18m,设计闸孔规模为4孔4.5(宽)2.5(高)m,闸顶高程为7

5、.2m。 A、闸室段是水闸的主体,包括闸底板、闸墩、胸墙、闸门(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检修桥、交通桥、上部启闭机房等组成。根据水文计算结合闸址地形,拟定闸底槛高程为-1.5m;底板厚 1.0m。闸室为整体式结构,采用 C30 钢筋海工混凝土。闸室段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进行基础处理,即形成复合地基。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 0.6m,间距 3m,正方形布置,深度 25m。 B、上游消能防冲段包括根据混凝土护坦,格宾石笼海漫段。上游护坦采用60cm 厚 C30 钢筋海工混凝土,下设 20cm 厚 C15 垫层,底部铺设 350g/m2土工布,护坦长度为 17m,高程为-1.5m。护坦基础处理采用堆载预

6、压法处理,竖向排水系统采用塑料排水板,间距 1m,正方形布置。 C、下游消能防冲段包括根据混凝土护坦,格宾石笼海漫段,抛石护底段。下游护坦采用 80cm 厚 C30 钢筋海工混凝土,下设 20cm 厚 C15 垫层,底部铺设350g/m2土工布,护坦长度为 20m,高程为-1.5m。护坦下游接 20m 长 50cm 厚格宾石笼海漫, 尾部抛石 5m 长 3m 厚护脚。 护坦基础处理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竖向排水系统采用塑料排水板,间距 1m,正方形布置,海漫直接铺设至抛石护底上。 D、上、下游翼墙采用 C30 现浇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结构。上游结合后期河道布置及左岸泵站引水考虑, 下游结合新建防洪堤

7、迎水面断面设置, 使其相对协调。 泵站 泵站位于水闸左侧,采用半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站设计流量26m3/s ,外江最高水位5.23 m, 外江设计水位5.08m, 内江设计水位3.59m, 起排水位0.30m。主泵站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进水前池、进水通道、泵房、排水管道、出水口消力池。 A、进水前池 进水前池采用从内河侧向引水,并设置拦污栅;前池底高程为-4.47m。进水池底部尺寸为 20m15m。 - 5 - B、泵房结构 泵房采用半埋式框架结构。机房总体采用 3 层布置,分别为进水池、水泵层和配电层。水泵高程为-1.5m;电机层高程为 5.2m,设楼梯方便人员出入;水泵层安装轴流泵 3 台

8、,机组中心间距为 5m。配电层高程为 5.20m,分为高低压配电室和中控室。 整座机房采用 C2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泵房基础全部采用 1.0m厚砂垫层+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基 60cm,桩距 3m,正方形布置,以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平均桩长约 33m。 C、综合管理楼工程 综合楼设于泵站西侧,总体呈形,单独建设,同时将泵站厂区围成方形。综合楼预设 2 层,位于上泵房平台的房屋设一层,地面高程 5.1m,布设有配电室、办公室、值班室、设餐厅、厨房、卫生间等;二楼地面高程为 8.6m,设中控室、管理房、宿舍休息室。综合楼总建筑面积 1000m2,一楼建筑面积 540m2 ,二楼建筑面积 4

9、60m2,采用钢筋混合土框架结构,建筑应美观、大方、实用。 D、泵站厂区工程 泵站厂区内部地面进行硬化,自下而上采用 10cm 厚碎石垫层、10cm 厚 C20砼,表面采用 2cm 厚 1:2 水泥砂浆压光。其他局部裸露地表采用马尼拉草皮进行绿化。 (3)场地形成 规划总面积210.4万m2,其中场地形成区面积194.0万m2,其余16.4万m2 为滞洪区(不形成场地)。 场地形成区 本工程场地形成采用回填的方式,先回填砂至+2.2m,再回填土至+2.5m。回填砂从闽江口开采后乘潮运至迹头华能罗源陆岛码头,卸在码头后方堆场区,再通过卡车陆路运输到项目回填区;所需土方量取自104国道五里至白塔段

10、公路弃土,通过卡车陆域运输到项目回填区。 滞洪区 为节省投资,避免滞洪区回填及开挖的重复工程量,滞洪区范围在场地形成过程中不回填,区内塘埂、杂草等用挖土机挖除。滞洪区边坡坡比1:3.0,采用土工布护坡。 - 6 - - 7 - 1.4 临时围堰临时围堰 为了便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抛石设计边线 10m 外堆筑临时施工围堰,长 2526m。围堰的主要工程为挡施工期洪水,考虑到防洪堤的建设期约为 2 年,围堰的防洪标准按 5 年一遇考虑。具体方案如下: 临时围堰采用斜坡式袋装砂堤身结构;堰顶高程高于 5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78m)0.5m,取 4.3m;堰顶宽 2m,两侧坡度

11、 1:2.0;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渗土工布,断面图见 1-3。砂方量约 21.9676 万 m3。 临时围堰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场地回填和水工建筑物建设, 施工完成后将临时围堰拆除。围堰拆除时直接用输砂泵将砂输送至场区作为回填土。 1.5. 施工便道施工便道 为便于施工期运输车辆在工程区内通行,共布置“三横二纵一斜”共6条施工便道,工程区内施工便道总长6308m,见图1-4。采用宕碴块石填筑,宕碴块石底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中横、纵便道顶宽取10m,斜便道顶宽20m。便道顶标高+3.0m,边坡坡比1:2.5,断面结构图见图2.4-6,宕碴用量33.2万m3。施工便道施工结束作为场地回填的一部分保留。

12、- 8 - 图 1-3 临时围堰和施工便道断面结构图9 图 1-4 施工便道平面布置图 10 1.6 占用岸线及用海情况占用岸线及用海情况 根据工程平面布置,本工程占用岸线约 3739.07m,新形成岸线约 2466m。申请用海总面积为 210.4132hm2,其中填海造地用海面积 194.0283hm2,蓄水用海面积16.3849 hm2;施工临时围堰用海面积 8.9056 hm2;本项目申请用海宗海界址图和施工临时围堰用海界址图分别见图 1-5 和图 1-6。 11 图 1-5 项目用海宗海界址图 12 图 1-6 施工用海宗海界址图 - 13 - 2 环境保护目标 (1)海洋环境敏感目标

13、 海洋环境敏感目标为本工程区东侧和西南侧的对虾养殖区、 垦区堤外的牡蛎海带和网箱养殖区,见图表 2-1 和图 2-1。 (2)陆域环境敏感目标 陆域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声、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以及罗源县渡头苍鹭、白鹭自然保护区。罗源县渡头苍鹭、白鹭自然保护区见图表 2-1 和图 2-1。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目标 8 处,包括 1 处学校和 7 处村庄,见表 2-1 和图 2-2。 表表 2-1 环境敏感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敏感目标 相对项目位置 备注 方位 最近距离 海域环境 对虾 东侧 紧邻 垦区养殖池内,面积约 117 公顷 西南侧 紧邻 垦区养殖池内,面积约 166 公顷

14、 牡蛎 东北侧 1000m 垦区堤外,罗源湾湾顶 牡蛎、 海带和网箱养殖 东北侧 2000m 垦区堤外,罗源湾湾顶 陆 域 环 境 罗源县渡头苍鹭、白鹭自然 保护区 东北侧 4000m 面积约 1.5hm2,保护物种白鹭 和苍鹭 声 环 境 盛头村 东南 紧邻 下杭 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下姚 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上姚 西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大 气 环 境 盛头村 东南 紧邻 下杭 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下姚 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上姚 西南 紧邻 属于大获行政村 大获村 西南 1300m 外洋中学 东南 1330m 巽屿村 东 1200m 外洋村 东南 1420m 1

15、4 图图 2-1 海域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图海域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图罗源县渡头苍鹭、15 图图 2-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大气和噪声敏感目标分布图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大气和噪声敏感目标分布图 3 环境质量现状 3.1 海域水文环境特征海域水文环境特征 罗源湾海区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达 8.0m 左右,为强潮型海湾。涨、落潮流向基本平行于深槽走向,并呈往复流动。湾内无大河注入,湾内海域水体含沙量较低,一般规律是东南高、西北低,可门水道大于湾内水域,其中湾内是涨潮大于落潮;含沙量垂线分布,底层高、表层低。本项目位于松山垦区内,围堤内与外海水体的交换受闸门人工控制,水动力条件弱。

16、 3.2 海域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海域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 罗源湾是一个山地基岩海湾,周边均为构造侵蚀低山和丘陵环抱,海底地貌较为16 单调,湾内为水下浅滩,湾口为潮汐通道和深槽。湾口的可门至岗屿深槽段,除局部海底有出露基岩外,均以粗颗粒为主,主要为砂砾、粗砂和中砂,而湾内水域则广泛分布着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等细颗粒沉积物。罗源湾湾内大部分地区海域海底总体处于弱冲刷状态;湾顶迹头东南侧和湾南部门边西侧局部近岸海域由于受围垦工程影响,海底处于弱淤积状态;湾内北岸和湾口可门水道基本稳定,海底处于冲淤动态平衡状态。 工程区地势平坦、开阔,受池塘影响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大致在 04.0m(包括池塘底),场地现状主要为养殖池塘,池塘间为田埂、简易的土路,局部位置见河流穿越。场地隶属海滨沼泽地貌,分布有深厚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内滩水库现状底高程为-3.8-2.2m,局部最低高程低于-10m,靠近岸边河道高程一般-0.8-3.0m;整个围垦内滩水库呈上游高下游低趋势。1976 年到 2011 年之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