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学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32989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23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伦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管理伦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管理伦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管理伦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管理伦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伦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伦理学(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伦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 周斌21.怎样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结合; 2.企业伦理探究不能也没有增加道德原理,但告诉 我们怎样在一种专业情境中运用,即我们处理的问 题相当专业; 3.由于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不确定性越来越可能, 对于竞争对手将采取什么手段根本无法判断,从限 制风险的角度看,控制风险需要道德.因此,伦理对 企业并不仅仅意味着装饰品. 4.道德问题的急迫性使得人们寻求当时所能提供 的最好的工具,力图向学生介绍智慧地处理道德问 题所必需的伦理学的技巧.3第一章 导论本章将涉及企业伦理学的产生和发 展,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 容,研究任务,企业道德和企业法规 的关系

2、,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关系4案例:王海现象问题与思考 一.假冒伪劣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二.假冒伪劣是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必 然现象 三.制假贩假是企业家创业初期(第一桶 金)必然要使用的手段5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在美国的商学院,本课程开始设置缘于水门事件 之后,并因为不断暴露的贿赂,回扣,窃取商业机 密,非法股票交易,弄虚作假(作假帐,卖假 货),非法的政治捐款,空难事件,有瑕疵的轮 胎、车辆及其他产品的销售而得到重视。1974年的第一届企业伦理学讨论会标志着企业 伦理学的产生。6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企业伦理学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3、迅速发展:a 日本的企业伦理模式;b 建立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雇员,企业与顾客 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c 企业伦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日益渗透。7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道德的特征: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把那些有利于自己、他人、 社会群体的行为和事件当成是善,而把那些有 害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行为与事件当成 是恶。8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什么是企业道德? 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参与各方的行为善恶的规 范。例如,“雇主让员工下岗”就比较清晰地界 定了法律和道德范畴的差异。 指导企业及其成员经营行为善恶的规范。例 如,“生产劣质胶卷与不能生产优质胶卷” , “用完胶卷,没有拍出来图像却指责冲洗店的 责任”的

4、差异。9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道德的特征: 一、企业道德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 值得指出的是,企业的行为不能简单地表述为 单个成员的行为之和,企业具有自己的目标、 利益和行为方式。 二、企业道德规范不同于技术规范,例如“不准 戴手套操作机床”,也不同于修养,例如“礼貌 待人”,企业道德告诉人们哪些活动是善的, 哪些活动是恶的,例如“制假”“贩毒”。10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道德的特征: 三、企业道德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 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规范。“道德的基础是利益,道德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利 益关系。”问题与思考: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利益关系 有哪些?11关于企业伦理

5、学的一般知识企业道德的特征: 四、企业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 信念和内部规范起作用。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手 段,但两者在调节方式上具有重大差别,法律 是统治阶级依靠国家机器等力量强制执行,体 现了强制性和外在性,而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而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 和内在性。 讨论:人力资源考评中的奖惩12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道德的特征: 五、企业道德和一般道德的差异:企业道德规范 具有外在性特点,例如企业的“不许迟到早退” 等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这些规范不是墙上贴 的,嘴上说的,而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反映 出来的。我们说一个企业的道德水准低,实

6、际 上是说,该企业信奉、并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的 善恶规范低于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规范要求。例 如“3c”“ISO”等行业标准就成为是不是制假的判 断依据。13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理查德-乔治: (1)对经济制度进行道德评价 (2)对企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同时还要 对工会、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3)对个人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个人包含 投资者,经营者,员工,顾客等。14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伦理学的任务: 1、里查德-乔治认为“企业伦理学能够证明不道德的企业 行为为什么不道德,并指出取代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可 能选择是什么,但企业伦理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并不 使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人更道德,企业伦理学研究的

7、客 观性应得到保证,它不能用于捍卫企业伦理现状,也 不能用于对企业伦理现状进行攻击。 2、企业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它通过激发道德想象、 促进道德认识、整合道德与管理、强化道德评价等手 段培养企业中个人的道德推理能力,最终达到澄清和 化解企业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冲突的目的。15关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知识企业伦理与企业法规的关系:法律是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法律惩 恶扬善,但运用的时候,仅仅规定什么是不应该的。 道德是“明天的法律”,随着问题的严重和公众呼声的 提高,一些道德规范就变成了法律条文。一个思考:霍布斯所说“没有刀剑,法律只是一纸空文”。 因此,如果道德也是社会的一种“刀剑”,那

8、么道德的 约束并不比法律差。请问:这种约束体现在哪些方 面?16伦理学的挑战一、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 1“如何辨别一座建筑物的美丑”(假设工厂中办公大楼豪 华,生产场地肮脏,你会对此发表什么感想(参考教 科书 P17); 2“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是 企业伦理观”。17西方学者认为,日本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 为他们不仅重视战略、结构、制度等硬性结构, 特别注重人员、作风、技能、共同的价值观。为 什么讲究企业的共同的价值观能需的企业的繁 荣?问题与思考:一个公司的文化有哪些因素构成? 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18(续)在企业经营中,大量的判断都不是“美丑”问题,而是 善恶问题

9、,例如,“对企业而言,顾客至上还是股东至 上”、“拉开CEO和普通员工收入的巨大差异道德吗?”。 有时候,我们会问“什么是公平?” 二、企业伦理是否有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之嫌?可不可 以把讲究企业伦理当作这样的手段? 三、不讲企业伦理有损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讲究企业 伦理有利于提高长远经济效益。 问题:建立品牌战略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能不能用 品牌战略的建设代替伦理建设?19第二章企业道德推理 第二节 西方的道德推论在西方伦理学中,规范理论提出了判断行为对 错的原则。规范理论可分为结果论和非结果论一、结果论1、利己主义只有当行为能给个体带来或 可能带来或意欲带来至少不比其他可供选择的 行为低的

10、净好处时,才是善的。202、利己主义又可以分为两种个人利己主义追求自身最佳的长远利益,而不涉及其他个 体应该怎样。 非个人利己主义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追求自身的长远利益。对利己主义的三种误解: 利己主义者只做高兴做的事 利己主义者只追求享乐(大部分利己主义者不仅仅追求享乐, 而且还有对知识、权利、自我实现的需要) 利己主义者不能诚实地行事,不可能帮助他人21对利己主义者的反驳利己主义者的学说缺乏心理学基础:世界上为个人带来好处的事 情并不仅仅是所谓的个人利益,即利己主义者对利益的理解过于 偏狭,看不到“你为别人做好事也会为你带来好处”这样一种幸 福,而且确实有许多人为了他人的幸福献出了生命,这怎么

11、能叫 利己呢。利己主义者抹煞了良知、崇高等美德的存在,这是不公 平的。 利己主义者不是真正的道德学说:利己主义者误解了道德的实质。 道德的作用在于限制人们的纯粹的利己的欲望,以便大家能生活 在一起(鱼儿离不开鱼儿)。如果没有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冲 突,也就没有必要有道德了。道德规范则提供了合作共存的基本 准则。 利己主义忽视明显的恶行:偷盗,谋杀,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故意的虚假广告,肆意污染环境,等等。222、功利主义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所有人带 来最大幸福的行为才是善的。 “最大幸福”的含义 功利主义者认为应该选择的是最大净幸福的行为 功利主义者的幸福也包括长远的幸福 功利主义者承认我们常常

12、不能确切地知道行为的未来 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使期望的幸福最大化。 自身的幸福和痛苦与他人的是同等重要的。 任何行为几乎都是善的(不同的情景中,相同的行为 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印度的童工问题)。23对功利主义的反驳 功利主义公正吗?功利主义关心的是幸福的总 和,而不考虑幸福怎么分配,这就可能产生不公正的 结果。 仅仅因为结果好,其行为就一定是道德的吗?因为幸 福最大化的结果可能要求不择手段,那么,为了这个 目的,我们能不择手段吗?窃听商业机密,尔虞我 诈,欺骗、说谎等等。 功利主义行得通吗?比较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幸 福或是不幸是困难的,有的人认为没有钱是痛苦的, 有的认为小富即安;有的人认为

13、没有孩子太幸福了, 有的人认为没有孩子太不幸了,既然幸福无法比较, 什么叫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呢?功利主义失去了操作性。24一个飞机制造厂商的案例: 某飞机生产商投入大笔资金开发出一种新型飞机。巨额 投入使得公司财务被俘了沉重的负担。如果不尽快获得 一些大额订单,这家厂商不得不关闭部分工厂,二者将 造成1.2万工人的失业。这种结果无论对工人还是他们所 居住的城镇来说,结果都是灾难性的。该公司总裁一直 似乎正在游说某外国政府签订一份巨额采购协议。他无 意中得知该国主管此事的部长由于赌博欠下大笔债务, 于是暗中和那名部长进行联系,许诺一旦获得五架飞机 的订单,立刻付给该部长一百万美元作为酬劳。公开与

14、私下的交易最终都达成了。这名总裁认为他的行为是合 理的,因为这确保了企业生存,工人就业和居住地的安 宁,那名部长偿清了债务,外国政府获得了所需的飞 机,他认为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利益远远大于贿赂行为可 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他的观点正确吗?25二、非结果论 (一)康德的伦理思想 1、康德的义务论康德认为,只有当行为出自义务才有价值,出于感情、 爱好、私利的行为没有价值(P.47);那么,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义务呢?康德认为是绝对律令,它包含两条原则: (a)普遍道德率(Universal acceptability)当且仅当 一个行为被普遍接受时,该行为才是善的。换句话 说,道德法律对一个人是有效的,对所

15、有其他理性人 也应该是有效的(对商人而言,己所不欲的产品,施 于人是否道德?)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你 把别人踏在脚下,就不要抱怨别人把你踏在脚下。26(b)把人看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2、对康德的义务论的反驳 批评者认为:第一、康德的“只有出于义务才具有道德价 值”的说法过于苛刻,“同情”也不能称之为道德吗(p.48) 第二、康德未能区分“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作是规则的例 外”和“一个道德规范不能有例外”。例如,“不要说谎”。红军明明躲在某一个山洞里,说 还是不说?毛泽东为了躲避白军的堵截,躲在某一个 坑中,说出真相是否有损伟人形象? “不要说谎除非为了避免使天真无邪的人受到伤害” “不要说谎除

16、非性命攸关”27(二)义务相对原则罗斯认为,所有的道德义务都是相对的,初级的,说 真话是一种义务,但是红军明明躲在某一个山洞 里,说还是不说真话?运用到企业中,就可以认为,不危及员工安全比为员 工提供照看小孩的服务更重要;排放污水比不为即将 失业的员工举办工作培训更不道德。28(三)权利论权利与义务例如,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有让 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因此,权利分法律权利、道德 权利,等等。 人权不取决于特定的关系、角色、情景的道德权利 称为人权,生存权(印度童工)、言论自由的权利、 受教育、医护的权利、工作的权利。人们享有人权是 因为他们生而为人,人权不是由某一权威给与的。法 律保护人权,阐释人权,但不是人权的源泉。29(四)对非结果论的质疑怎么知道道德权利是正当的呢?有的伦理学家认为这是不正自 明的(self-evidence); 如何解决权利或原则之间的冲突呢? 案例:甲有权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财产,而乙病了,乙也有权得到应 有的医护,可他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