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732233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日本新_防卫计划大纲_(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日本新 防卫计划大纲樊小菊*2010 年 12 月 17 日, 日本民主党执政以来首份防卫计划大纲 以及基于该大纲的20112015 年中期防卫力量配备计划 正式出台。作为指导未来10 年日本防卫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新大纲对日本防卫战略做了重要调整, 反映出当前国际背景下日本国内从政官精英到普通民众防卫意识的深层变化,对日本未来走向及对外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一、 防卫战略的重要调整1976 年日本出台第一部 防卫计划大纲 , 其后分别于 1994 年和 2004 年两次进行修改, 此次出台的为第四部防卫大纲。与之前几部相比, 新大纲在防卫指导思想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均有重要调整。首先, 防卫指

2、导思想由“基础防卫能力构想” 转变为建设 “动态防卫能力” 。“基础防卫能力构想”是 1976 年第一部防卫大纲确立的防卫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在美日安保体制下, 以独立应对“有限且小规模的侵略” 为目标, 维持最低限度的战斗力量。根据该构想, 自卫队在全国保持均衡配置态势。1994 年大纲仍坚持这一防卫指导思想, 2004 年大纲也继承了其 “有效部分” , 同时强调提升防卫力量的“适应性、 机动性、 柔软性和多目的性” 。新大纲则完全抛弃 “基础防卫能力构想” , 提出进行“动态防卫能力” 建设, 借助高水平技术和情报能力, 通过提升装备的运用水平和增加其活动量展现防卫力量的“动态威慑力”

3、, 从而针对各种事态实施“更加有效的威慑和应对” 。这意味着自卫队不必拘泥于在全国均衡配置, 而是以应对事态的速度和效果为首要考虑, 缩减冷战型装备和编制, 优化部队地理配置和各兵种的合理运用。其次, 重点调整海上力量部署。新大纲强调对“西南地区” 进行警戒监视、 海上巡逻, 以及加强防空、 应对弹道导弹、 完善运输和指挥通信等, 并把该地区岛屿定义为 “空白地区” , 拟配备“最低限度” 的部队, 以强化应对“岛屿被攻击” 和确保“周边海空域安全” 的能力。中期计划则进一步明确了强化西南海域陆、 海、 空力量配置的具体措施: 陆上自卫队在西南岛屿新设 “沿岸监视部队” ; 海上自卫队强化机动

4、运用, 护卫舰拟由 47 艘增至 48 艘, 潜艇由 16艘增至 22 艘 , “宙斯盾” 级护卫舰由 4 艘增至 6 艘;航空自卫队向那霸基地移设 1 个飞行编队, 并新设1 个航空团。第三, 延伸防卫合作。新大纲除继续强调美日同盟重要性外, 还强调要加强与“共享普遍价值” 的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防卫合作, 维持和强化与“传统伙伴” 东盟间的安保合作, 并扩大与印度等国的防卫交流。第四, 为修改 “武器出口三原则” 铺路。新大纲虽未明确提出修改 “武器出口三原则” , 但指出当前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参加国际共同开发和生产来提升装备性能并降低成本, 日本将“探讨应对这种趋势的策略” , 从而为日后修改

5、 “三原则” 埋下伏笔。二、 防卫思想的深层变化实际上, 此次修改大纲的动议最早是在 2009 年*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 日 1977 年版 防卫白皮书 , http: / /www clearing mod go jp/hakusho_data/1977/w1977_02 html 日 2004 年版 防卫计划大纲 , http: / /www kantei go jp/ jp/kakugikettei/2004/1210taikou html 日 2010 年版 防卫计划大纲 , http: / /www mod go jp/ j/approach/age

6、nda/guideline/2011/taikou html 日 2011 至 2015 年中期防卫力量配备计划 , http: / / www mod go 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1/chuuki html12国际资料信息 2011 年第 2 期由当时执政的自民党提出的, 其修改建议包括撤回防卫费削减、 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 以及变更对行使 “集体自卫权” 的解释等。但自民党在 2009年 8 月大选中失败而丢掉政权, 接手新政权的民主党在外交安保政策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 因而新大纲比最初预定时间晚一年出台。不过, 从新大纲内容看, 其

7、调整仍沿着自民党修改建议的方向进行, 只是由于民主党政权顾及国内政局稳定, 才未能明确提出修改 “武器出口三原则” 和变更对行使 “集体自卫权”的解释。可见, 在防卫战略上, 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主张正在趋同, 这反映出当前国际形势下日本国内从政官精英到普通民众防卫意识的重要变化。民主党执政之初, 在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与美矛盾加剧, 民主党智囊一度提出通过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日本自身安全的设想, 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动摇” 了日美同盟, 增加了美国对日本“离美” 倾向的担忧。但 2010 年 3 月发生的“天安舰” 事件使东北亚形势急剧恶化, 鸠山政权迫于安全需

8、要不得不在普天间问题上对美妥协, 并因此下台, 这使其推行的亚洲“友爱” 外交受挫。日本政官精英层认识到, 摆脱对美依存、 寻求安全保障自主几无可能, 转而把更紧密的日美同盟作为其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安全保障。鸠山执政时组建的 “新安保恳谈会” 于 2010 年 8 月提出的新大纲草案中, 甚至提出修改“无核三原则” 、 行使 “集体自卫权” 等重大突破性建议。作为日本政官精英层 “反美” 与 “亲美” 势力较量的结果,主张强化日美同盟的力量占了上风, 使原本主张与美 “对等” 的民主党回归 “现实” 路线, 与自民党的外交安保主张逐渐趋同。有分析认为, 此次大纲提出的 “动态防卫能力” 原称

9、“动态威慑力” , 是美国新制定的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中“海空一体化作战” 构想的翻版, 完全反映了美国的意志。与此前的防卫大纲相比, 新大纲在分析日本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时, 更强调中国的影响, 把中国军事现代化升级表述为 “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 。从新大纲所调整的战略部署也可看出, 中国是其主要防范对象之一。这与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 上扬密切相关。随着中日海上竞争态势加剧, 特别是2010 年 4 月中日军舰 “接近” 事件以来, 日本媒体密集讨论中国海上军事 “威胁” , 再加上 9 月中日围绕钓鱼岛事件的外交风波, 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 进一步升温。舆论调查显示, 不信任中国的日

10、本人达87%, 认为中国 “军备增强” 的日本人达 86%。尽管在日本政治家和官僚心目中, 中国未必强大到令其感到 “威胁” , 但媒体的渲染足以让不了解中国的日本民众产生对华担忧, 从而更易于接受一部以中国为防范对象的防卫大纲。在防卫舆论方面, 近年来, 日本舆论对防卫话题显著 “脱敏” , 以往的讨论禁区不断被突破, 和平宪法所确立的 “专守防卫” 等原则逐渐被架空。当初,“基础防卫能力构想” 的创始者是基于日本防卫力量的 “特殊性” 而将此作为防卫指导思想的, 这些特殊性包括: 宪法及其他国内因素制约; 与军事大国相邻且不具备与之对抗的能力; 日本属于有“特殊情况” ( 指历史问题 作者

11、注) 的亚洲国家之一员;日美安保体制的存在; 不存在针对日本的具体军事威胁。但眼下, 上述“特殊性” 已逐渐消退或发生变化, 除了日美安保体制依然牢固之外, 其他几项在决策者眼中已不同当年, 因此“基础防卫能力构想”的彻底废除就成为理所当然。不仅如此, 日本产业界和美国关于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的要求也几乎不再有舆论障碍, 甚至还有媒体不满政府此次搁置修改该原则, 认为应当及早放宽。三、新大纲的影响不可否认, 日本此次出台的新大纲有政府财政状况恶化的背景。在巨额财政赤字状况下, 为了说( 转第 27 页)22解读日本新 防卫计划大纲 日 自民党政调会 : 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 , http:

12、/ /www jimin jp/jimin/seisaku/2009/pdf/seisaku 012 pdf “ 弱点 安保去向何方” , 日 产经新闻 , 2010 年8 月20 日。 日 水岛朝穗 , “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利刃” , http: / /www asaho com/jpn/bkno/2010/1220 html “日中舆论调查不信赖中国 87% 对日不信 79%” , 日 读卖新闻 , 2010 年 11 月 7 日。 日久保卓也 , “关于我国防卫构想与防卫力量配备的考 虑 ” , 久保卓也遗稿追悼集 , 第 5886 页。引自田中明彦研究 室数据库 http: / /www

13、 ioc u tokyo ac jp/ worldjpn/ “延迟缓和为将来留下祸根” , 日 读卖新闻 , 2010 年 12 月 10 日。其他问题上, 博纳对华态度也较为正面, 如 2000 年2 月 1 日, 投票反对所谓加强台湾安全法 , 2005年反对对华武器禁运等。博纳还反对压人民币升值的议案。2010 年 9月 29 日, 美众议院以 348: 79 票通过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议案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议案发起人是与博纳同样来自俄亥俄州的民主党人蒂莫西瑞安, 而博纳在表决中成为少数反对者之一。多年来, 博纳一直反对通过立法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压。早在

14、2006 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 博纳曾表示, 此访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从长远看, 美国跟中国接触对两国都有利, 扩大两国商业关系和加强在汇率问题上的对话是有帮助的。同时, 因来自美国工业大州俄亥俄州, 他自称切实感受到中国汇率政策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认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金属加工厂, 包括其选区内和周边地区的工厂“不公平” 地成为中国有关政策的目标, 因为中国货币价值偏低, 他们失去了许多商业机会。美媒体分析认为, 此次博纳投票反对对人民币汇率施压, 因其所在俄亥俄州第八选区农业和工业比较发达, 汇率制裁不会给当地企业带来明显益处, 而且农场主担心中方采用贸易报复措施惩罚美农产品出

15、口, 这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博纳与其身后利益集团的一致。另外, 此法案由民主党议员提出, 作为国会共和党领袖, 从政治斗争角度出发, 既然预计该法案无疑会在众议院通过, 就没有必要附和, 而应保持距离。但在博纳的家乡, 一个名为 “蓝色美国” 的组织公开指责博纳受美国商会的支持, 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立场违背美国人的利益, 并号召选民反对他, 因而使博纳面临一定的政治压力。Howie Klein ,“What Would China Pay to Make John Boehner Speaker and to Give the GOP Power Again? ”http: / /huffin

16、gtonpost com/Howie_Klein/what would china pay to m b 752584 ht- ml/( 接第 22 页) 服财务省不削减预算而渲染外部安全威胁在逻辑上有其合理性, 也确有报道证实防卫省与财务省在自卫队编制数额上进行了多次协商, 并且前者以西南驻防需要为由说服后者在削减人员数额上做出让步。但防卫省在通过新大纲及中期防卫计划确保未来 5 年防卫预算止跌回升的同时, 也为地区安全和日本自身带来了新的问题。近期, 东北亚地区形势持续紧张, 美、 日、 韩三国的频繁军事演习, 使该地区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一方面, 日本新防卫大纲提出强化与美国同盟体系, 势必进一步加剧东北亚紧张、 对立气氛; 另一方面, 日本一再突破和平宪法, 在东北亚地区排兵布阵, 增加了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