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phen2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732205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uphen2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Ruphen2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uphen2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uphen2dppx2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6 年l1 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武汉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光谱探针法研究道诺霉素与D N A 的相互作用蒋玲玲,胡建火,昊康兵,陈芳(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武汉4 3 0 0 7 4 )D N A 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许多小分子能与D N A 发生相互作用,破坏其模板结构,进而影响基因的调控和表达功能。因此,有关小分子与D N A 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核酸分子“光开关”一种新型荧光探针1 ,在作;0 D N A 探针时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高的灵敏度2 圳。本文以“光开关”R u ( p h e n ) 2 d p

2、 p x 2 + ( p h e n = 1 ,1 0 邻二氮杂菲,d p p x = 7 ,8 - 二甲基吡啶并 3 ,2 a 2 ,3 c 】吩嗪) 为探针,分别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道诺霉素( D 咖与小牛胸腺D N A之间的作用方式。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R F 一5 3 0 1 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C a r y5 0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美国瓦里安公司) 。小牛胸腺D N A ( c t D N A ) 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R u ( p h e n ) 2 ( d p p x ) ( B F 4 ) 2 “ 3 H 2 0为实验室合成

3、并表征D 2 1 , 盐酸道诺霉素( D a u n o m y c i n ,D N M ) 购自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纯度 9 8 ,分子式为c 2 7 H 2 2 N O l l 。1 2 实验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D N A 、D N M 、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定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对不同R t 值f D N M 和D N A 浓度的比值) 的D N A和D N M 溶液滴定所得在不同滴定度下的荧光强度,计算出S c a t c h a r d 方程点,以r

4、 c 对r 作图。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与D N A 的结合可用S c a t c h a r d 方程描述:r c = K ( n r ) ,其中r 是D N A 上平均每个核苷酸结合的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分子数,n 是每个核苷酸上的结合位点数,K 是每一位点固有的结合常数,c 是游离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浓度。2 结果与讨论2 1 荧光光谱研究水溶液中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荧光由于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而猝灭( 图1a ) ,但当溶液中有双

5、链D N A 存在时,它能插入到双螺旋D N A 的碱基对之间而受到保护,表现出较强的荧光( 图l b ) ,因而被称为核酸分子“光开关”。当D N A 存在时,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荧光峰位于6 0 0n n l ,两个激发峰分别位于3 8 7l l l a 和4 4 7n m 。为了消除道诺霉素的荧光峰的干扰,本文选用3 8 7n n l作为激发波长。当向含有D N A 的R u ( p h e n h d p p x 2 + 溶液中加入D N M 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有所降低( 图l c ) 。这是由于D N M 和R u ( p h e n ) 2

6、 d p p x 2 + 与D N A 结合时有相同的结合位点,两者与D N A 竞争结合导致一部分R u ( p h e n h d p p x H通讯联系人1 1 3喜 暑重1 0 0O0 川口w口w,锄 W I I v e l e n g t h l n m图1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荧光光谱a + R u ( p h ) 2 d p p x ”,b R u ( p h e n ) 2 d p p x ”+ D N A ,c R u ( p h e n ) z d p p x l + D N A + D N MR u ( p h e n h d p

7、p x 2 + :1 0 1 0 6 m o l L D N M :2 O 1 0 - 6t 0 0 1 L - 1D N A :1 2 X1 0 t o o l t L 。1p H9 12 0 0 6 年l1 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武汉得不到D N A 保护,从而使体系的荧光减弱。这说明D N M 是以插入的方式与D N A 相互作用。道诺霉素的水溶液有两个荧光峰,波长分别为5 5 6n m 和5 8 7n m ,其两个激发峰分别位于5 0 0n m 和5 3 3n r f l ,当用5 3 3n l T I 作为激发波长时,瑞利散射峰会与5 5 6 啪处的荧光峰部分重叠

8、。因此本文选用5 0 0n m 作为激发波长。道诺霉素的荧光光谱研究也证明了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与D N M有相同的结合位点,即D N M 与D N A 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插入作用。2 2 吸收光谱研究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有四个波长分别为2 6 2r i m 、2 8 3n l T l 、3 8 2n m 和4 4 2n n 3 的吸收峰。当加入D N A 后,将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且吸收峰略有红移。当溶液中再加入D m 4 后,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四个吸

9、收峰又都有轻微紫移,且吸收峰均略有增高。这也表明D N M 和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在与D N A 作用时具有相同的结合位点。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对D N M D N A 体系吸收光谱的影响也表明它们与D N A 的作用方式相同。2 3D N I I 对R u ( p h e n ) 2 d p p x 冬邛体系S c a t c h a r d 方程的影响由于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在水溶液中没有荧光,而与D N A 结合后有荧光,因此根据R u ( p h e n ) 2 d

10、p p x 2 + 一D N A 的荧光强度很容易计算出溶液中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的游离浓度。依据S c a t c h a r d 方程:r c = K ( n r ) ,以r c 对r 作图即得S c a t c h a r d 图,斜率即为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与D N A 的表观结合常数,曲线拟合所得S c a t c h a r d 方程列于表1 。结果表明,没有D N M 存在时,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与D N A 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表观结合常数K 高达2 5

11、8 l O7L - m o l ;每个核苷酸上的成键位点数n 为0 2 0 8 ,相当于每个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分子可与4 8 1 ( 1 n ) 个核苷酸结合,与前面的结果基本上一致。当溶液R t 值为O 3 3时,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与D N A 之间的结合常数K 大大降低( 2 7 5 1 0 6 L m o l 。) ,而每个核苷酸上的成键位点数n 相对变化较小,这说明D N M 和R u ( p h e n ) 2 d p p x H 之间存在竞争作用,D N M 和R u ( p h e n ) 2 d

12、 p p x 2 十有相同的结合位点,也即D N M 主要是以插入方式与D N A 结合。当R t 值为O 5 3时,结合常数K 值为2 5 6 1 0 6 L m o l ,每个核苷酸上的成键位点数n 为0 2 3 6 ,即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与D N A 之间的结合常数K 变化很小,每个核苷酸上的成键位点数n 有较小变化,这说明在D N M浓度较高时,D N M 和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之间还有微弱的非竞争作用。表1D N M 对R u ( p h e n ) 2 d p p x 2 + m D N A 体系S c

13、 a t c h a r d 方程的影响( CT ) N M E D N A )s c a t c h a r de q u a t l o nK e g r e s s l o nc o e 扛1 c l e n t(L-molNM1 1 1 。0 1 1 )n L LD“,0r c = 5 3 6 1 0 6 2 5 8 1 0 7 r0 9 9 1 32 5 8 1 0 76 面矿一0 3 3f f c = 7 6 3 1 0 s - 2 7 5 1 0 6 r0 9 8 5 32 7 5 1 0 6O 2 7 7O 5 3r c :6 0 4 1 0 s 2 5 6 1 0 6 r0

14、9 5 9 125 6 1 0 60参考文献:【1 】AEF r i e d m a n ,JCC h a m b r o n ,JPS a u v a g e J A m C h e m S o c ,19 9 0 ,1 1 2 :4 9 6 0 【2 】L i n gLS ,H eZK ,S o n gGW A n a l C h i m A c t a , 2 0 0 1 ,4 3 6 :2 0 7 【3 】L i n gLS ,H eZK ,C h e nF ,Z e n gYE T a l a n t a , 2 0 0 3 ,5 9 :2 6 9 【4 】C h e nF A iX

15、 只H eZK ,L iMJ ,C h e nXD S p e c t r o L e t t 2 0 0 5 ,3 8 :9 9 S t u d yo n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D a u n o m y c i na n dD N AU s i n gR u ( p h e n ) 2 d p p x z 十a sS p e c t r o s c o p i cP r o b eJ i a n gL i n g - l i n g ,H uJ i a n - h u o ,W uK a n g - b i n g ,C h e nF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o fC h e m i s t r y , H u a z h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W u h a n4 3 0 0 7 4 )1 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