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319432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方向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kdh(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8 / 5 / 2 0F O C U SO N 2 0 0 82 0 0 8 聚焦 吉林省财政厅王震王新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问题的报告财政方向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2 0 0 8 / 5 / 2 0 财政方向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作用, 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新世纪以来, 国务院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力推进职业

2、教育发展, 并提出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 0 0 3 年以来, 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 5 3 亿元, 重点支持了 1 0 8 0 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2 3 5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7 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 完成了 1 . 2 万名专业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任务。 各地也相应大幅度增加了公共财政投入。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2 0 0 7 年秋季学期, 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经费达到 9 0 多亿元,高职学生也享受到了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和助学贷

3、款。高职学生受资助面达到 2 0 %以上, 中职学生受资助面达到 9 0 %以上。 随着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正在成为公共财政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必要对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改革方向做些深入的探讨。一、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 与职业教育投入体制框架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它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确定财政功能并安排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功能和支出通常应界定在医治市场失灵、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范围内。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维系一个社

4、会、 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国防、 外交、 社会治安、 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事务以及为促进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文化教育、 医疗保健、 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的需要,通常称之为公共物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 公共物品是社会成员共同消费但无人愿意为之付费的物品或服务, 必须通过行使国家权力, 无偿向纳税人征税, 为提供公共物品筹集资金, 形成公共财政。公共物品根据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程度有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之分。教育作为公共物品, 由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受惠面不同, 使得它并不完全是纯公共物品。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由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部分组成。 职业学校教育又分为

5、初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是纯公共物品, 按照 义务教育法 的规定, 其经费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筹措, 并予以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是非义务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 但却具有比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更为强烈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作为公共性物品, 中等职业教育是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为外部性物品, 高、 中等职业教育除了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收益外, 还对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 获取高额利润具有独特的功能

6、和作用。 这些特征决定了加强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职业教育法 对我国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改革方向作出了明确要求。归纳起来包括如下方面: 1 . 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2 .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3 . 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4 . 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5 . 对未按规定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的企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 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6 .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 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7 .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 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8 . 职业学校、 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适当收取学费, 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减免。9 . 国家支持企业、 事业组织、 社会团体、 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

8、、 贷学金, 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1 0 . 职业学校、 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1 1 .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 扶持发展职业教育。1 2 .国家鼓励企业、 事业组织、 社会团体、 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 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 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职业教育法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职教经费筹措和管理初 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2 72 0 0 8 / 5 / 2 0F O C U SO N 2 0 0 82 0 0 8 聚焦 有这样

9、几个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这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费、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并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 以及其他属于财政性质的职业教育经费等。二是财政专项拨款。三是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投资。 四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原则收取的学杂费。五是举办者自筹的经费。六是国内外资金组织贷款。中、 高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拨付渠道是与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 中央和地方有关行业举办的学校, 其经费在各部门有关事业费中列支; 由政府部门办的学校, 其经费和基本建设费用由各主管部门列出计划, 由同级财政部门支付。地方教育部门举办的学校列入

10、地方教育事业费预算;事业部门举办的学校, 在各部门事业费中列支。 各级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举办的技工学校, 在有关事业费中开支, 由同级财政支付。专业公司举办的学校, 在公司经费中开支; 厂矿、企业举办的学校, 在 “营业外支出” 项目中开支; 乡镇等举办的学校, 其经费由办学者自行解决。 高等职业学校经费主要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筹措。二、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政 策体系建设及存在的主要问 题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与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和经费筹措方式有直接关系。 上世纪 9 0 年代以来, 伴随整个国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尤其是在法律制度建设的有力促进下,针对职业教育投资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出

11、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保障职业教育具有稳定明确的经费来源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 取得了很大成绩。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 优先投入的法律地位, 建立起多渠道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框架1 9 9 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明确提出:“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 各级政府、 社会各个方面和个人都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 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

12、 并且要 “通过立法, 保证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 。 纲要 还首次提出了与我国国情和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教育投入指标。1 9 9 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这一新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 即以各级财政拨款为主、以依法征收教育费附加、 发展校办产业、 社会集资捐资、 收取学杂费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并规定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纲要 提出的 “三个增长” 的要求也被明确写进法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

13、例应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 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的逐步增长” 。依据上述政策和法律, 1 9 9 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进一步明确了多渠道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框架。 职业教育法 在政府逐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经费中的构成比例, 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承担有资金投入或举办学校的责任与义务, 实行投资分作为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国家财政的多少, 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2 8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2 0 0 8 / 5 / 2 0 财政方向担机制, 建立职业教育收费制度, 校办产业是职业教育的投资内容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该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初步走上了规范化、 法制化的轨道, 它对于解决我国职业教育财政长期存在的渠道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