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31298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新加强道德修(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本章集中阐述的是社会主 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 道德观教育的理论前提。着重帮助大学生 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 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 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 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 养的自觉性。n教学重点、难点:n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 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n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 持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 体主义的基本原则?n3、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如何 推动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n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一节 道德及其

2、历史发展 你认为贞节和生命孰轻孰重? 2006年7月女作家陈岚的文 章 面对强奸,冒死反抗是人类的耻 辱如一枚重磅炸弹,在网络上 激起了千重浪。一场关于女性在 遭遇强奸时是“要贞洁还是要生 命 ”的大讨论由此展开。热点分析生命是无价的。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生命更 重要?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只有活着 的时候,才能感受着世界的美好与纷呈。要是生 命没了,什么都没了!还能有什么尊严么?可是,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是骨气 !骨气又是什么?骨气就是尊严!要是人活着没 有尊严,那就是苟且偷生,那和动物又有什么两 样!但是,生命毕竟是灵魂的载体啊!要是生命 的躯体消失了,那尊严还能附着在哪里?可是

3、,尊严却是灵魂的至尊!是生命的升华 !它源于生命,又高于生命!是一个人精神的浓 缩!要是一个人连尊严都不要了,那活着还有什 么意思?讨论作为子女该如何尽孝? 2006年6月15日青年报07A 版以为父治病俩“孝子”夜盗老板 为题报道:来沪打工的刘姓兄弟俩 都还不到18岁,母亲过世早,家里又 穷,因苦于无钱给父亲治病,两人于 2005年12月23日晚趁老板不在家,两 次潜入其暂住处,偷得现金财物共计5 万余元,两人销赃时被抓获,被闵行 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 热点分析讨论n兄弟俩的行为看似为孝,实则不孝, 是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n如果以犯罪的方式,去尽所谓的“孝 道”,不仅亵渎了“孝

4、”的崇高和美好 ,还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是每 个爱子的父母所不愿意看到的。 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2006年6月22日B13 版报道,邹云翔2004年被评为“中 华食雕九大赚钱名刀”,并先后被 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师”、“中 华厨神”,可现在一个大厨师彻底 被各大酒店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拒 烹野味。热点分析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 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 认为他太傻。他也认识到:只有溶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 作为n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n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n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n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

5、拒烹野味”签名活动 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讨论道德和责任,哪个应放第一位 ?2006年7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 者曹爱文赶到落水少女的采访报道现场 ,不先去做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 热点分析讨论n记者的工作任务是采访,这是记者的天职 。但危难关头,毫无疑问应当先救人。n一个好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但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 一个有良知的人。记者的职业再神圣,也 没有权利见危不救,绝不能以职业的理由 袖手旁观,更不能为了抢新闻而见死不救 。道德的定义:n道德是以

6、善恶、荣辱等观念为评价标 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 信念来维系和实现的调整人与自然、 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 行为的原则、规范和意识的总和。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上海城隍庙对联20名大学生咋被炒掉(节选自重庆某报) 2004年7月初,重庆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引 进了一批新人,都是200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 ,共21人。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该公司已 陆续开除了20名本科生。Why?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n(一)道德的起源n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 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历史过程。道德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 于它的起源、形

7、成和发展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 ):道德来源于神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 2、心源论(亦称“天赋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是人先天所 具有的禀赋3、庸俗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道德起 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4、感觉欲望论(亦称“自然论” ):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5、不可知论: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道德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 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 盾。主观条件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

8、 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理论要点n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 。n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 的主观条件。n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古时候“道”与“德”是分开使用, 表示不同的意思。“道” 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 范、规律、道理等,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 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 矩、规范。 “德” 指遵循这种“道”,通”得” 。n 理论要点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具 有客观性, 是指客观存 在规律和原 则。“德”在我国商代 卜辞中就出现了,与 “得”字相通。东汉时的刘熙对“德 ”字的解释是“德者, 得也”“

9、德”是说于人、于己都合 宜的思想和行为,它具有 主观性,是指人在精神、 思想和情感方面有所得。 把“道”和“德”合成一个 概念始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管仲 ,他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 于下。同时代的思想家庄子、荀 子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多处使用 道德一词。他们对“道德”赋予 了确定的含义.n荀子在劝学中最早把开始把“道 ”与“德”联用 :“故学至乎礼而止 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n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 最早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 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 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 评价等方面的意思。n人们在人行道上走:内得于己是道德规范;外施于人是道德行

10、为。n 爱因斯坦说:“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 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道 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n 人无德行不可立于世,德乃修身之首,思想道德教育为重中之重。 (二)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n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 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 会意识。讨论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 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3 万把雨 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 件只有一个: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 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 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6把。道德的本质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

11、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 。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 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 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 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讨论 道德的本质问题n 可否从上面的例子说明伯尔尼 市民的道德素质比广州市民的道德 素质要高?n 伯尔尼市民与广州市民道德行 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道德的本质经济决定道德n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 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n 社会经济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各种道德体 系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n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 道德的变化。道德的本质结论:经济决定道德是从终极意义而言;经济

12、发展与道德发展具有不同步性。讨论n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 安时期经济落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 而高;今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道德 水平反而下降了?n与延安时代比,今天的道德水平真的降低了吗 ?-注意道德现象与道德本质的差异n延安时代的道德是战时状态的非常态表现。-人员的绝对纯化、经济的赤贫、 国难当头的现实是延安时代的特殊社会背景提示道德的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n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 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 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 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知功能和 调

13、节功能。(一)道德的主要功能n是指道德反 映社会现实特 别是反映社会 经济关系的功 效与能力。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 方式,指导和纠正人 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认 识功能n道德的调 节功能阅读一个真实故事,谈谈你对道德 作用的想法:万巨款 10年折磨苏某是出租车司机,妻子患重症肝硬化。16 岁的儿子在读高中。1996年一个夜晚,苏某载了 两位乘客,客人下车后苏某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 包,里面竟然是一大堆钱,整整4万元! 苏某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突然感到 很害怕。他把钱寄放到朋友那里。妻子治病需要 一大笔钱,借钱借遍了亲戚朋友,夫妻俩也没敢 动用一分那笔捡来

14、的钱。10年来,俩人一直经受 着道德良心的折磨,这笔意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 乐,相反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原来开 朗活泼的苏某变得寡言少语,妻子的病情也日益 加重。最后,他们决定求助警察,将钱交还失主 。n(二)道德的社会作用n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 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 用主要有:n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n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 重大的影响n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 神力量n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和稳定n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

15、在动力n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的力量n洪战辉,中南大学大二研究生,被评为全国道德模 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被团中央等部门授予全国 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全国自立自强大学生、感动 中国2005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11月开 始在宁乡县花明楼镇挂职锻炼。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n(一)道德的发展过程n人类道德的发展至今有五种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 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 会主义社会的道德。n(二)道德发展的规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 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n(三)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n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

16、要,对于促进社 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n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 富、更加科学合理;n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原始社会的道德n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 益n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 等民主 ,勇敢刚毅。n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 人之风 奴隶社会的道德n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 和人生依附。n鄙视劳动和劳动者n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n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封建社会道德n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 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n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 范。n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 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 “三纲” “五常”的含义n“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n“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