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31269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谷峰世界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 南 非 之 星一、金刚石是一种深灰色的 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 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 腻感。在纸上画过能 留下深灰色的痕迹。此外,石墨还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二、石墨木炭三、无定形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可以收集到炭黑三、无定形炭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中,用到一种有吸附作用的物质, 请问这种物质是什么?活性炭三、无定形炭活性炭防 毒 面 具滤毒罐辅助 材料活性炭的吸附 作用比木炭还 要强,防毒面 具里的滤毒罐 就是利用活性 炭来吸附毒气 的。 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C60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C70更

2、新的碳单质:C240C540碳的氧化物和化合物氧化物:CO2和CO化合物: CaCO3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CO物 理 性 质质颜颜 色状 态态密度溶解 性收集方法无色无味气体, 固体为干冰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小能溶于水难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2CO 可燃 性还还原 性跟水 反应应 跟石 灰水 反应应一般不能燃烧, 也不能支持燃烧2CO + O2 2CO2点燃CuO + CO Cu + CO2 CO2 +H2O H2CO3没有还原性不跟水反应不反应CO2 + Ca(OH)2 CaCO3 + H2O 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CO2CO毒性对对环环 境的 污污染用途无毒但含量高 时会使人窒息有毒,与血红蛋白 结合,使人体缺氧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升 高会产生“温室效应”, 使全球变暖严重污染空气1、作气体肥料 2、灭火 3、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4、作化工原料 5、制碳酸饮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C+ O2 CO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物质H2cCO可燃性还原性2CO + O2 2CO2点燃CuO + CO Cu + CO2 点燃2C + O2 2CO点燃2CuO + C 2Cu + CO2 高温2H2+O2 2H2O点燃CuO + H2 Cu + H2 O六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发生 装置 反应物 的状态 反应条

4、件固体和固体 固体和液体 液体和液体 收集 装置 排空 气法 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气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1、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A、B、C、D、E)填入下表实验室制 取气体发生 装置收集装 置氧气(加热 高锰酸钾)氢气(锌和 稀硫酸)氧气(过氧 化氢和二 氧化锰)二氧化碳AD或EBC或EBD或EBDABDEC洗气装置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集气排水测气体体积巩固练习现象 现 象分 析变 红 色无 变 化紫色 石蕊 遇酸 变红水不能 使紫色 石蕊变 色无 变 化CO2不能 使紫色 石蕊变

5、色变红色,加热后 变回紫色.CO2与H2O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变红.碳酸 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小资料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的pH均保持在7.3 7.4之间。如果过多地摄入酸性食物(如:鱼 、肉、米、面、碳酸饮料等)导致血液偏酸 性,使血液色泽加深、粘度增大,还引起各 种酸中毒症(如:皮肤病、神经衰弱、血压 高、动脉硬化等等)A卷:(识记类) 1、单质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是( )A、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B、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 C、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单质; D、与氧化铜反应时都可作氧化剂。A卷:(识记类) 2、从世界范围看,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 体污染物是( )A、NH3、

6、CO2、CH4 B、 CH4 、N2、HCl C、SO2、NO2、CO D、CO2、 N2 、Cl2A卷:(识记类)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C、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D、用胶头滴管应把尖嘴紧靠容器内壁。A卷:(识记类) 4、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 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将少量石蕊试液注入集气瓶内;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A卷:(识记类) 5、从O2、H2、H2O、C、CO2、CO、CaCO3、N2、 NO2、SO2中选择正确答案。保

7、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用来填充气球的是;支持燃烧的是 ;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份是;天然最硬的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可用于灭火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 的是;冬天煤气中毒是指中毒;具 有可燃性的气体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具有氧化性的。进入B卷进入C卷继续A卷:(识记类) 6、从O2、H2、H2O、C、CO2、CO、 CaCO3、N2、SO2中选择正确答案。密度 比空气大的气体(提示:可用该气体的相对 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 比较);密度比空气 小的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实验室制CO2所用药品主要成份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A卷:(

8、识记类) 7、下列各组混合气体遇火不可能爆炸的是 ( )A 、氢气与氧气 B、CO2与氧气;C、CO与空气;D 、酒精蒸气与空气。A卷:(识记类) 8、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一致; B、取用液体药品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瓶上的 标签应对着手心;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量为试管容积的1/2 ; D、过滤时应将玻璃棒放在单层滤纸的一边。闯关成功! 请继续: B卷:(理解类)9、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H2CO3 B、CO C、CO2 D、C返回B卷:(理解类)10、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碱式碳酸铜 B、石灰石 C、稀

9、盐酸 D、一氧化碳B卷:(理解类)11、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其相同之 处是( )A、所有药品 B、气体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反应类型B卷:(理解类)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在20g氧气中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26g B、44g C、13g D、22gB卷:(理解类)13、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 +4、-2这三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 能是( )A、XYZ4 B、X4YZ3 C、X3YZ2 D、X2YZ3进入C卷继续进入D卷B卷:(理解类)14、跟2KI + Cl2 = 2KCl + I2 属于同一基本 反应类型的是( )A、Fe2O3+4

10、Al 2 Fe +2Al2O3B、 C、H2O + CO2 = H2CO3 D、NaOH+HCl = NaCl+H2OCuO + CO Cu + CO2 高温高温B卷:(理解类)15、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和个数; B、分子种类和个数C、原子种类和个数; D、物质种类和质量B卷:(理解类)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油啊! 请继续: A、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木炭燃烧总是生成二氧化碳; C、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D、一氧化碳能置换出氧化铜中的铜。C卷:(分析综合类) 17、鉴别H2、CO2、O2三瓶气体时,最简便 的方法可采用( )A、用燃着

11、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B、测定三种气体在标准况下的密度; C、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注入瓶内; D、比较三种气体的溶解性大小。返回C卷:(分析综合类) 18、检验生石灰是否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应 采取的方法是( )A、白色粉末中混有块状固体; B 、取少量样品用酒精灯加热产生二氧化碳; C、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D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有不溶物。C卷:(分析综合类) 19、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物质,有如下 转化关系:甲+丙乙,乙+O2 丙,常温下丁分 解得到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CO、CO2、CaCO3 B、C、CO2、CO、CaCO3 C、C、CO、CO2、H2CO3 D、

12、C、CO2、CO、H2CO3C卷:(分析综合类) 20、为验证某NaOH溶液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可向少量溶液中加( )A、过量盐酸; B、过量食盐水; C、几滴酚酞; D、几滴石蕊。C卷:(分析综合类) 21、下列概念或物质,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纯净物; B、纯净物、单质; C、水银、水; 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太棒了!请继续:D卷:(综合提高) 22、在H2、H2O、H2SO4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1个氢分子; B 、含有2个氢元素; C、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相同数目的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 目的氢原子。D卷:(综合提高) 23、有H2、O2、CO2混合气体共13 g,点燃 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尚存气体4 g,将该 气体通过石灰水后又减少2 g,则原混合气体 中H2、O2、CO2各自质量可能是( )A、5 g 、6 g 、2 g ; B、3 g 、8 g 、2 g ; C、1 g 、8 g 、4 g ; D、1 g、10 g、2 g。D卷:(综合提高) 24、现有某物质1.6g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 和3.6g水,该物质的组成应为( )A、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碳、氢,可能有氧; C、一定含碳、氧,可能有氢; D、一定含氧、氢,可能有碳。能够做到此处的同学,你已经 很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