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31262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地空间竞争主要内容n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和特点n国内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n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n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n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应用研究1. 1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 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 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 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 再组织。1.2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 间的竞争; 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 产生互补作用; 两个旅游地对客源地的竞争力,与他们的 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地 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2. 国

2、内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n旅游地空间竞争以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作为区 域旅游的一部分,其研究始于区域旅游研究的近 期发展时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 年代,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的竞争研究基本上是在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n方法上主要是从引力模型、概率旅行模型和价格 需求交叉弹性入手进行。3.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n比较优势理论n竞争优势理论n旅游阴影区理论n旅游者空间行为理论3. 1 比较优势理论n地域分异规律: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 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 的空间组合现象。地域分异规律阐述了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这种

3、差异性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基础。n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旅游接待地的特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包括宏观和 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比较优势是指社会、环境等背景因素,包括气候与区位,文化遗 产的独特性与数量,旅游服务的配套程度与水平高低,安全与医疗保 健水平,自然环境的质量,信息的通达性,旅游业开发基础设施,休 闲娱乐产业兴旺程度,全球/区域联盟的状况等。微观的比较优势是指直接参与竞争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在一些趋同性的产品如旅游饭店的硬件设施上与国际的接轨,旅游 产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等。潜在竞争者新进入者的威胁产业竞争对手 现有公司间的争夺替代产品/服务的威胁替代品供方买方买方侃 价实力供方侃 价实力

4、迈克波特: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3. 2 竞争优势理论3. 3 旅游阴影区理论n应用旅游阴影区理论是在空间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的有效途径。王衍用通过对山东孟子故里的研究, 提出了“旅游阴影区”理论。他发现,一些景区与 邻近的著名景区相比,尽管资源品位相当、区位条 件相似,但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却相距甚远。他认为 这些景区处于那些景区的阴影区内。对此,王衍用 进一步认为,处于阴影区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另 辟蹊径,实施差异化战略。3.4 旅游者空间行为理论尺度涉及的空间范 围旅游地的级别大尺度省际、全国、 国际国际级、国家级中尺度省内、地区( 市)内国际级、国家级,省 级、区(市)级小尺度县(市)内、 风

5、景区内所有级别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尺度与旅游地选择4. 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n要素条件n需求条件n旅游环境n区域行为n介入机会n要素条件,指区域赋存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数量、质量 ,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生产的条件,它反映了旅游产 品的生产价值和生产成本,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基础;n需求条件主要是指由旅游者需求偏好、出游能力、旅游规模 结构等综合性的、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n旅游环境既包括为旅游服务的一些外围环境,如一个区域的 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和发展水平,也包括支持旅 游业发展的相关行业如娱乐、餐饮等;n区域行为是对一个旅游区域旅游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等,旅 游系统

6、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区域行为的复杂;n介入机会是指围绕旅游活动而发生的一种空间联系现象,包 括空间交通线路组织、市场营销宣传、网络信息等,介入机 会是外生变量,它通过影响其它四个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 起作用。区域旅游竞争系统上述五个因素 相互作用、共 同整合,形成 一个完整的功 能结构图式5.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应用研究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5.1 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 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引言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茂名市沙滩旅游资源的开发结语(1)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沙滩

7、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概括为3S( Surf,Sand,Sun),即波浪、沙滩和阳光。这 是一种共性大、个性小(独特性)小的资源 。 旅游者对共性大、个性小的旅游资源没有特 殊偏好,影响他们决策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因 子。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两个阶段项 目规 划开发形式开发程度建设程序旅游项目初期开发阶段综合开发阶段 简单的、旨在占有 资源的开发规划综合的、旨在提高旅游 度假质量的结构性规划 少约束的松散带 状型开发紧凑集中的团式开发初级开发综合开发分散分期建设集中完成少多样化虎头山海滨旅 游度假区,有 “南方北戴河 ”之美誉。拥 有十公里沙质 洁白的天然海 难浴场,被称 为电白县南海 之滨两颗明珠 的虎

8、头山、晏 镜岭耸立于旅 游区内。国画 大师关山月笔 下的名作 绿色长城,取 材于此,使她 成为名闻世界 的一大景观。 (2)茂名市沙滩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的现状 虎头山、龙头山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 争分析 资源条件分析 开发条件分析 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3)结语滨海沙滩旅游资源,由于资源本身的性质对游 客行为的影响,受开发区位条件和资源相互空 间竞争的制约。从茂名的例子可以看到,论证 不足,决策不慎会给资源开发带来不可挽回的 经济损失。未来我国滨海旅游开发势必较快地 发展起来,在开发之前一定要做充分地科学论 证,以提高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5.2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 竞争研究引言

9、 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 特点 实例研究云南路南大、小石林与乃古 石林的空间竞争 结语(1)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 点非遍在性旅游资源:碳酸盐岩石中发育 的林状地貌,简称石林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云南石林(2)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 要因素和特点主要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和可进入性,而 以地位级别为主要。 特点:替代性竞争,即知名度大、地位高的 石林抑制或代替知名度小、地位低的石林。(3)实例研究云南路南大、小石林与乃古石 林的空间竞争景区 名称中心密 集区面 积资源 类型景观特色景区 位置开发状况大小 石林1.5平方

10、公里石林奇峰异石,密集成 群,千姿百态,怪 石嶙峋,似人似物 ,栩栩如生,堪称 “天下第一奇迹”昆明东南 85公里二级公路相通,旅游 配套设施齐全,景点 86个,1980年开始旅 游管理乃古 石林1.2平方 公里石林溶 洞石峰奇异,古朴粗 犷,气势磅礴,地 上地下喀斯特奇观 融为一体大小石林 东北8公 里二级公路相通,进入 景区有3公里三级公 路,有服务设施,游 路长6公里,景点74 个,溶洞200米长, 1986年开放,总投资 300万元人民币(4)结语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 一种替代性竞争,在同一地域内, 只能开发景观价值高、知名度最大 的石林,而将其它虽然也很有景观 价值的石林保

11、护起来。5.3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以皖 南三大名山为例引言名山旅游地的特点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实例研究皖南三大名山的空间竞争结语皖南三大名山(1)名山旅游地的特点遍在性旅游资源:名山是以具有美感的、典型 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 环境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 共性大,个性强:根据“以岩性为基础,综合 考虑其自然景观、美学和人文特征来划分名山 类型”的原则,我国的名山可大致分为花岗岩 名山、岩溶山水、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名山、 其它以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和历史文化 名山等类型。 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花岗岩名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金五台、 银九华、 铜普陀

12、、 铁峨眉; 分别供奉 文殊菩萨 、地藏菩 萨、观音 菩萨、普 贤菩萨。 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2)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n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名山的地位级别名山的功能名山的可进入性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n特点:非替代性竞争。与其它类型的旅游地一样,名山旅游地的空间 竞争也是知名度大、地位高的名山抑制知名度 小、地位低的名山。但由于大部分名山往往具 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共性中有个性,因此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一般而言是一种非替 代性竞争。(3)实例研究皖南三大名山的 空间竞争山名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名山分类花岗岩名山花岗岩名山丹霞地貌名山宗教文化地位级

13、别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5年评选为中国十 大名胜之一 国家级重点风 景名胜区国家级重点风 景名胜区四大佛教 名山之一道教 名山皖南三大名山特征上海南京合肥黄山市齐云山青阳九华山黄山京广线京九线长江汉口九江皖赣线铜陵杭州鹰潭齐云山距黄山97公里黄山距九华山156公里36贵池皖南三大名山的空间关系和可进入性向九线7 9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 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 、峨嵋之秀丽于一体,尤以“奇松 、 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世界 级的旅游胜地,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 产目录,

14、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享誉 世界黄山云海黄山怪石、温泉九华街和山前景色在全国和 东南亚享 有较高知 名度道教名山齐云山在安徽省 和华东地 区影响较 大(4)结语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会影响到 名山旅游地的需求规模,但名山的 空间竞争是非替代性竞争,在一定 条件下,竞争可以转化为互补优势 ,各级名山在自己的适度规模上进 行旅游开发。小结n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 现而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 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 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n一般而言,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 间的竞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

15、现,一般 形成互补关系,但由于旅游者旅行的空间尺度不同, 他们选择旅游地的级别也不一样,因而也会产生竞争 。n旅游者对旅游地选择的结果表现为到各旅游地的游客 量流的大小,这实质上就是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结果 。n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影响其空间竞争的主导因素和结果是不 一样的。n滨海沙滩作为一种以娱乐度假为主的旅游地,共性大,独 特性小,游客重游率高,其竞争主导因素是区位因素,在 环境容量未饱和时,竞争的替代性较强。n喀斯特石林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游客重 游率不高;喀斯特石林的空间竞争,是一种替代性竞争, 在同一地域内,只能开发景观价值高、知名度最大的石林 ,而将其它虽然也很有景观价值的

16、石林保护起来。n名山旅游资源的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 的旅游功能,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非替代性竞争,在 一定条件下,竞争可以转化为互补优势,各级名山在自己 的适度规模上进行旅游开发。关于考试n考试时间:12月28日下午3时至5时n考试地点:二教202n考试题型 (1)简答题(10分3) (2)论述题(15分2) (3)案例分析题(20分2) 复习重点1、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2、旅游需要、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旅游决策行为过程及其影响机制。 4、旅游者空间行为的三种尺度及其相应的行为特征。 5、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与旅游宾馆选址的联系。 6、旅游环境基本容量的定义、测量公式及其之间的关系。 7、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的社 会文化影响。 8、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价值、现 实意义和局限性。 9、各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0、各类型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