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731255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章节大题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卫生学学前卫生学 00385复习资料(复习资料(2014 年版年版)绪论绪论 1、学前卫生学: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 一门科学。 (p23) 2、文献研究法:根据一定目的,通过搜集梳理,而分析文献资料进行的研究。 (p24) 3、调查法:调查者采用访谈,问卷,测验,座谈,测量等多种方式,收集所要研究对象的 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统计或理论分析(定量定性分析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p24) 4、观察法:在自然环境或预设情景下,通过感光或借助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 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p24) 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个

2、体,单一群体或某时间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又称案例研究。 (p25) 6、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操作程序,综合运 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 (p25) 7、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调查法 (3)观察法(4)个案研究法 (5)行动研究法(p24-25) 8、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内容 (一)健康与促进(二)疾病与预防 (三)膳食与营养 (四)保护与照料(p24) 9、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宗旨(任务) 学前卫生学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 (p23)10、简述行动研究法的

3、研究步骤 p25 (1)提出问题、 (2)分析原因、 (3)制定研究方案、 (4)采取行动、 (5)反思总结、 (6)修订方案、 (7)循环研究等第一章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关于健康: 健康不仅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充分体现了“生物 -心理-社会模式”的健康观 强调健康是身体状态和集体功能的完好,充分体现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 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从发体 现了现代健康观 2、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 美状态及良好的适应

4、能力。 3、生活方式:指人们在长期的风俗习惯、规范和家庭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和生 活习惯的统称。 4、亚健康: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 亚临床期。5、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完 美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环境 6、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爱清洁讲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饭前便后洗手,吃健康食品,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按时睡觉和起床等个人卫生行为、 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简答题简答题 1、近代健康概念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

5、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生物医学模式 (2)第二阶段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2、健康观和健康内涵的演变的特点 (1)健康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 (2)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实永恒的,对健康的要求是不断提高 (3)健康是多元的广泛的并且是相对的 (4)健康概念的演变带来了卫生保健工作的革命3、健康内涵 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了审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层面。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 辅相成。其中,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位于整个健康系统的底层,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 必要条件, 两者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则建立在生理健康和心理 健康的基础之上。4、学前儿童健康特征 (1)学前儿童健康包括

6、身体和心理健康 (2)学前儿童健康具有易变性 (3)学前儿童健康具有多样性5、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为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6、健康生态模式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1)学前儿童健康受多因素影响,在分析讨论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时一定要全面综合 的考虑 (2)各种影响因素是呈动态变化的。 (3)学前儿童健康状态呈动态变化。7、生态系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1)学前儿童健康受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

7、观系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各种影响因素对学前儿童健康产生的影响力不同 (3)对学前儿童而言,家庭(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教育方式) 、托幼机构(教师、同伴、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8、健康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生长发育,衰老等。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健康。自然环境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社区、家庭、 托幼机构等诸多因素。 文化因素作用社会环境因素, 在学前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 要的影响作用。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方式

8、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风俗习惯、规范和家庭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和生 活习惯的统称。 卫生服务是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 段向个体群体和社会提供的必要服务活动。 (p35-37)9、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措施(p37-40) 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 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10、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指标?P30 (1)身体健康的指标包括生长发育、 生理机能 (2)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包括:智力

9、,情绪,交往能力,行为和性格特征第二章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 简答题简答题 (一)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畸形 2.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 3.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保证营养供给(二) 、学前儿童呼吸道系统的卫生保健 1.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不要用嘴呼吸 2.教给正确的擤鼻涕和打喷嚏的方法 3.保护嗓子,不要大声叫喊 4.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不边吃边说话 5.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三)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1.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 2.保护淋巴器管 3.合理

10、营养,保证铁的供给 4.从小预防心血管疾病(四)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卫生保健 1、饭后漱口,早晚刷牙2、适当控制甜食,睡前不吃糖果点心 3、定时大便 4、科学安排膳食(五)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养成不憋尿的习惯 2、多饮水、多排尿 3、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六) 、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1、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 2、缺碘地区要用实用碘(七)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1、精心安排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2、保证营养物质和新鲜的空气(八) 、学前儿童眼睛的卫生保健 1、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促儿童视觉发展 2、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3、定期检测视力(九) 、学前儿童耳的卫生

11、保健 1、保护视力,促儿童听力发展 2、保护外耳,防听力损伤(十) 、皮肤的功能 1、调节体温 2、保护功能 3、排泄功能(十一) 、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特点:1.学前儿童因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 2.学前儿童因骨骼硬度不够,受重力压迫容易发生骨骼弯曲变形,或因不正确的姿态 易出现脊柱侧弯、驼背、罗圈腿等 保健:1.补充钙、磷、维生素 D 2.多晒太阳,多运动 3.培养良好的坐姿 4.不宜从高处跳到硬地(十二) 、学前儿童肌肉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特点:1.学前儿童的肌纤维较细,能力储存少,肌肉柔软、收缩能力差、力量小,容易出现 疲劳和损伤。 2.

12、人体各肌肉群发育是不平衡的3.学前儿童在动作速度、准确度及控制能力等方面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保健:1.学前儿童不宜负重,做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从事某一活动。 2.23 岁能做跑跳等大运动活动 3.56 岁能胜任用手书写、绘画、使用剪刀等精细活动(十三) 、学前儿童脊柱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特点:保持身体平衡,缓冲运动产生的震动,保护大脑等。 保健:站立姿势要正确,不能单肩负重、不睡软床等。(十四) 、学前儿童手骨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特点:新生儿的腕骨是由软骨组成,6 个月逐渐骨化,至 10-13 岁所有腕骨完成骨化:掌指 骨在 18 岁前完成骨化。手部力量大小取决于腕骨骨化的程度。 保健:一般来讲,

13、学前儿童因腕骨骨化尚未完成,手腕力量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差。学 前儿童不宜拎重物,不提倡长时间写字,绘画等,以防手部受损伤。(十五) 、学前儿童足弓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特点:足弓可增加站立的稳定性,缓冲行走和运动时产生的震荡,从而保护大脑和脏器。 保健:学前儿童不宜过多行走,站立,应避免肥胖,负重过大等。(十六) 、学前儿童耳咽管、会厌软骨、声带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1、耳咽管特点:粗、短、直,呈水平位 保健:咳嗽、擤鼻涕时,受压力作用容易将口咽部细菌、病毒推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因此要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式 2、会厌软骨特点:具有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 保健:学前儿童在咀嚼时不说话。 3、声带特点:

14、位于喉腔两侧壁,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韧性差,故声调比成人高。 保健:学前儿童不宜大声哭闹或大喊大叫,以避免发生声门肌肉疲劳。(十七) 、学前儿童肠胃结构、消化腺特点和卫生保健 1、胃上接食道,下与十二指肠相连,是人体重要消化器官。 保健:少食多餐。 2、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在腹腔内辗转盘曲,通过肠蠕动将食物缓慢 地向下移动,食物在小肠进行消化、分解和吸收。小肠含有大量消化液。 小肠保健:少吃垃圾食品,多吃健康食品,不要空腹运动。 3、大肠在消化道的末段,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 大肠保健:多喝水,多排便。 4、消化腺特点:消化腺分泌各种消化液帮助肠道消化食物,人体主

15、要消化腺有:唾液腺、 胰腺、肝脏。 消化腺保健:少食多餐。(十八) 、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特点:学前儿童脑发育迅速。新生儿脑重为 350 克左右,1 岁达 900 克左右,3 岁增至 1100 克,是成人脑重的 80(成人脑重为 1400 克左右) ,6 岁时儿童脑重几乎达到成人水 平。脑发育主要包括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细胞突起增多。保健:在安排一日生活和各项教学活动时,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做一件事,否则易引起大 脑疲劳。相反,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性质、形式可延长大脑工作时间。(十九) 、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 1.始动调节2.优势法则3.动力定型4.镶嵌式活动5.保护性抑

16、制应用题应用题 (一) 、如何帮助儿童养成健康体态 1.有规律地生活 2.合理安排膳食 3.保证睡眠充足 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 6.疾病预防 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 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 9.养成健康行为(二) 、知道家长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睡眠 睡眠是维护和保证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 如新生儿 每天 24 小时大约有 22 小时是处于睡眠状态。 1.幼儿大脑皮质兴奋大于抑制,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差,大脑皮质容易疲劳。年龄越小的 幼儿越容易出现疲劳,活动持续时间越短。 2.要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养成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4.有规律的生活。(三) 、促进婴儿触觉发展的玩具和用品 彩色积木、床头自动旋转音乐铃(垂直的挂饰可让宝宝触摸) ,色彩鲜艳的固齿器,彩色的 套圈绒布玩具。绒毛玩具,彩色球,由不同材质拼成的步毯。第三章第三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 态变化,是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