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731226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心病房颤的疗效。3 3 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一t L , 律失常最新且疗效可靠的中成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与保管、无不良药物反应与副作用是值得应用与推广的中成药。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山东莘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岳彩磊张克望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加,重型脑室出血已不少见,多见于继发,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自2 0 0 0 年来,我们行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血胂碎吸治疗2 8 例重型脑室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I 1 一般资料2 8 例中男性1 7 例,女性1 I 例,年龄5 8 4 7 4 岁均有高血压痛史4 1 6 年活动中起病2 5 例,休息睡眠中起病3

2、 例就诊时昏睡2 例,昏迷2 6 例。双眼下视位1 1 例,双侧瞳孔缩小1 2 例,一侧瞳孔散大8 例,去大脑强直状态2 例,高热4 例,应激性溃疡8 例。双侧锥体束征阳性2 l 例,单侧7 例。哥拉斯格昏迷计分法( G C S ) ,5 6 分1 l 例,7 8 分1 7 例。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 1 4 1 分。临床分级m 级5 例,级2 l 例,V 级2 例。I 2 颅脑c T 检查均经c T 确诊,继发性脑室出血2 6 例,其中:壳核出血1 6 例,丘脑出血Z 例,脑叶出血2 例,尾状核头出血1 例。原发性侧脑室出血2 倒。全脑室铸型1 9 倒,一侧脑室有

3、少量积血,另一侧侧脑室及三、四脑室铸型9 例,按G r a e b 等提出的脑室出血计分法计分1 0 分9 例,1 1 分1 1 例,1 2 分8 例。1 3 方法所有患者来院后行内科常规治疗。于6 2 4 小时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1 9 例,单侧引流9 例。引流管进入侧脑室后即见混有陈旧血液的脑脊液涌出含有血凝块较多或引流不畅者,用生理盐水5 M 反复多次冲洗后,注入尿激酶( U K ) 1 4 万U ,闭管6 小时后开放,两侧引流时一侧注入U l 【,另一侧开放引流,轮流注入I 】I ( ,总量8 1 2 万U ,引流管最高点高于侧脑室穿刺点l O 1 5 c m水平。若病情稳定,术后第2

4、 天,行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方法:先测初压,缓慢先放出脑脊液l O m l后,注入生理盐水5 m l ,再缓慢放出5 m l 脑脊液。再注入生理盐水5 m l 。如此反复进行使脑脊液变得较清为止拔出腰穿针,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做1 2 次即可,以后仅行脑脊液适量放液和置换止脑脊液黄变,一般3 5 次。根据c T 脑室内高密度影消失,脑室系统通畅结果,决定拔管时间。若原发脑实质血肿大于3 0 m l 或中线移位大于i c m ,根据c T 定位,用单孔或多孔微创碎吸血肿,难抽或凝血块较多者注入 J K I 4 万U 次,然后闭管6 小时后开放持续引流,以后每日抽吸注入【I

5、I 【1 2 次,血肿抽吸引流至血肿量较小时,即可拔管。2 结果术后2 7 天经常复查c T ,侧脑室血肿清除时间( 高密度影消失) 一般3 5 天平均4 天;三、四脑室积血清除时间4 7 天。平均5 天。临床疗效;存活2 4 例其中痊愈4 例好转1 6 例,自动出院1 倒,死亡3 例。其中1 例死于再出血,另2 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 讨论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既往传统的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或者单纯腰穿放液等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达3 0 5 1 0 0 o ”,主要原因是积血阻塞了脑脊液循环系统。脑室急剧膨胀,脑压升高,中线结构遭到破坏,特别是压迫和刺激下丘脑及脑干,引起高热,应激溃疡,呼吸

6、循环功能障碍。最终以脑疝形成,多功能衰竭死亡。因此快速清除脑室内外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疏通脑脊液正常循环通路阻断其恶性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第三、四脑室积血铸型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关键。重中之重是快速清除三、四脑室内积血。单纯侧脑室引流或者腰穿放液对于三,四脑室的积血几乎无作用“1 二者结合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有的达到7 5 8 9 3 “”他们较多对原发性脑室内出血而言。根据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神经组织结构及侧脑室引流后的动力学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血肿碎吸及鞘内注液置换。优点较多( 1 ) 双侧脑室引流注入u K 及交替开放闭管,不会阻断脑脊液循环旁路,降低和避免了颅内压升高,减轻颅内幕上下结

7、构及椎管内的压力差,防止脑疝形成。这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本文脑室出血大多继发脑深部出血或巨大血肿。对于幕上血肿较大,中线结构移位严重,同侧侧脑室压扁状态,另一侧脑室有积血,可行单侧引流。同时行脑实质内血肿碎吸,减少血肿体积,使中线恢复正常,防止颞叶沟回疝及镰下疝的发生。同时,使同侧侧脑室脑脊液通过抽吸管排除体外,血肿内【| l ( 也会通过裂孔进入同侧脑室加快血肿内凝块尽快溶解,便于碎吸及清除。并且发现抽吸出血性脑脊液后,对侧引流管液体高度并不下降,说明两侧侧脑室并不相通,与血肿压迫、中线移位,室问孔扭曲受压不通有关。( 2 ) 侧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抽吸,加快了三脑室以上的积血排除,对于三、四脑

8、室及以下的积血不起作用或起作用甚微,不利于三、四脑室的积血向下流动。腰穿后放出适量的血性脑脊液;然后行脑脊液等量置换,加快脑脊液廓清,减轻局部黏连防止以后出现脑积水。( 3 ) 不论椎管放液还是等量置换,均不得使侧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压力差过大,否则一方面诱发或加剧脑疝形成:另一方面压力差过小,不利于三、四脑室的积血向下流动,而脑脊液置换,使三、四脑室积血加快排出,从而缩短了全脑室积血排除的时间。本组显示清除时间平均5 天,短于报道6 7 天”,抢救成活率8 5 7 。结果差异可能与继发性脑室出血所占比例不同有关。继发与原发因损伤脑组织结构不同,预后也大不相同。参考文献,2345G r a e

9、bD R o b e r t s o nW D ,L a p o i o t e3 8 e ta 1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i cd i a g n o s i so fi n t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h e m o r r h a g e J 】R o d i o l o g y ,1 9 8 2 ,1 4 3 :9 1 - 9 6 巫志明,许志恩,陈富嫣,等3 7 例脑室出血治疗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 9 9 4 。1 h2 8 - 2 9 吴全理,黄少伟,杨朝华脑室外引流及屎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 J 中

10、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 9 9 9 6 :3 7 1 T o d oT ,u s u il LT a k a k u r aK T r e a t m e n to fs e v e r ei n t r a v e n t r i c u a l rh e m o r r h a g eb yi n t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i n f u s i o no fu r o k i n a s e JN e u r o s u r g 1 9 9 1 。7 4 :8 1 - 8 6 王玉祥唐桂华,叶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 2 例报道 J 】中华神经科杂志,1 9 9 9 5 :2 6 8 2 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