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31218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证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1- 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水价上涨中的拉弗曲线现象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 证分析南京阶梯式水价的实 证分析 朱华伟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E-mail:zhw_ 摘 要:摘 要:由于水资源的缺乏,水价上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南京作为江苏省第一个进行水价 改革的城市,实行了阶梯水价制度,提高居民用水的价格。但是水价上涨多少才能起到节水 的效果, 才能提高自来水公司的利润, 水价级差怎样设计才合理, 本文作了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拉弗曲线,阶梯水价,基本水价 1. 引言引言 濒临长江、市内河网交错的南京原本水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

2、人口的不断增长, 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随着加剧。 现在南京主要江河湖库类水已基本上不复存在,类水主要在水库和长江中心区,许多河段水质超过类水标准。城区的水质评价为类到劣于类, 长江南京段的水质基本上稳定在类水。 同时不合理的水价也加剧着南京水资源的短缺,据南京水利局证实,南京已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原则、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运用经济措施调节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 促进计划用水、 节约用水,显得尤为急迫。 在南京水价改革的过程中, 水价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拉弗效应。 拉弗曲线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阿瑟拉弗于

3、1974 年针对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他认为商品供给下降会使税收收入减少很多,以致较高的税率也无法弥补这种减少。如图 1 所示:两坐标分别代表税率和税收, E 为最佳点,税收和产量均为最大。A 点代表很高的税率和很低的税收,B点代表很低的税率和很高税收,两者向政府提供同等的税收。C 点和 D 点的情况也一样。如政府将税率由很高的 A 点降低到 C 点,随着产量的提高,其税收也将增大,这将同把很低的税率由 B 点提高到 D 点时那样增加等量税收 图 1 拉弗曲线 税 收 税率 100 ACDBEhttp:/ -2- 2. 南京市阶梯水价改革南京市阶梯水价改革 南京市政府提出了 2006 年

4、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2007 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城市节水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从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南京的自来水价格中各项组成陆续调价,例如水资源费每吨由 001 元调整为 013 元,综合平均供水价格由每吨 1015元调整为 1276 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每吨上调 001 元,但污水处理费则未作调整,现行每吨 1 元的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还是 2002 年制定的。2006 年 1 月,南京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和民用自来水供水价格实行阶梯计价政策。南京民用自来水价格和梯度如表1 所示: 表 1 南京市生活用自来水价格表 单位:元/立方米 梯度(户为用水计量单位)

5、 供水价格城市附加污水处理省专项水资源费 到户价第一阶梯:月用水量20m 1.09 0.06 1.00 0.02 0.13 2.30 第二阶梯:20m月用水量30m 1.635 0.06 1.00 0.02 0.13 2.845 第三阶梯:月用水量30m 2.18 0.06 1.00 0.02 0.13 3.39 注:表中数据来自南京市自来水公司网站(http:/ 对非居民生活用水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政策。具体标准为:超过计划 10(含 10)以内的,每立方米按相对应分类的供水价格 1 倍加收;超计划 10且不超过 20(含20)的,每立方米按相对应分类的供水价格 2 倍加收;超计划 20以

6、上的,每立方米按相对应分类的供水价格 3 倍加收。 同时继续实行供水价格季节性加价政策, 除居民生活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两类用水外,其他各类用水每年第三季度(即 7、8、9 三个月)实行季节性加价政策,其中工业用水类、经营服务类用水每立方米加价 0.05 元,特种用水每立方米加价 0.10 元。 3. 阶梯水价改革的合理性阶梯水价改革的合理性 南京水价的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居民主要关注于南京水价上涨的合理性, 政府也要考虑水价上涨对南京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以及水价上涨是否会促进居民节水和阶梯水价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3.1 基本水价的合理性基本水价的合理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物价

7、上涨是一种趋势, 但这种上涨不能偏离价值以及居民的承受力。水价的改革和上涨尤其要考虑到社会影响,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可承受能力)。我们根据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贷款机构的研究成果:家庭或个人水费支出(家庭或个人用水量水价)占家庭收入或人均收入的比重为 3%5%是现实可行的1。我们将这个比重定义为水费支出指数。1995 年国家建设部完成的城市缺水问题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居民水费支出指数为 2%3%是比较适宜的。因此,结合南京市经济发展、水资源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水费支出指数 2006 年以 2%、2011,2015 年以 3%来测算 2006年及估算未来 2011,2015 年的典

8、型城市居民生活可承受水价。建立居民生活可承受水价分析数学模型: P=rYd/l 式 1 式中:P 为居民生活可承受水价,r 为水费支出能力指数,Yd 为人均可支配收入,l 为人均消费水量。根据模型可以得到表 2。 http:/ -3- 表 2 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可承受水价分析 水平年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Yd(元/月) 人均消费水量 l(m/月) 水费支出能力指数 r 可承受水价 P(元/m) 2006 2011 2015 144161 166667 208333 6 7 7 2 3 3 481 714 893 注:数字来自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 6 月份区、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报)

9、 数字来自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05) 数字综合了南京市 2006 规定的基本水量和居民用水量实际统计数, 并对 2011 和 2015 年进行了合理的推 测 数据未剔除物价的影响,未贴现到 2006 年的值。 表 2 是典型南京居民生活用水可承受水价, 与现行水价相比均高于现行水价。 且根据对未来水价可承受能力的预测, 水价上涨的空间还很大。 但是基本水价是保障所有居民的用水需求,特别包括低收入群体的用水需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的 5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低收入线。以此标准,则 2006 年南京低收入人口可承受的水价为 2.

10、405 元/立方米,略高于现行水价。可见,南京市现行基本水价比较合理,满足了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3.2 阶梯水价级差的合理性阶梯水价级差的合理性 我们可以将式 1 进行变形: l=rPYd式 2 对式 2 进行如下定义:l 为居民人均用水量,r 为水费支出能力指数,Yd 为人均可支配收入,P 为水价。式 2 就变成测度居民用水量随价格和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公式。 现在考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水价的变化对居民用水量的影响,定义下面 l0 和 l1: l0=r 0d0 PY式 3 l1=r 1d1 PY式 4 式 3 表示初始时的居民用水量,式 4 表示 Yd、P 变化后

11、的用水量,则居民用水量变化: l=l1-l0=r( 1d1 PY- 0d0 PY) 式 5 这里假设 r 为常数,令 a= d0dod1 YYY,b= 001 PPP 。则:a 为居民可支配的增长率,b 为水价增长率。式 5 就变为: l=l1-l0=r0d00d0 PY b)P(1a)Y(1+=0d0 b)P(1b)-(arY +式 6 从式 6 中我们得出居民人均用水量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水价的关系: 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大于水价增长时, 居民用水量就会上升; 当水价的增长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时,居民用水量就会减少。 若假设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稳定(即 a 为常数) ,从前面分析可知:居

12、民的用水量随着http:/ -4- 水价的上涨幅度先增多(ba 时)后减少(ba 时) 。就表现为居民用水量与水价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拉弗曲线的现象,如图 2 所示: 图 2 居民用水量与水价增长率之间的拉弗曲线 在图 2 中,当水价增长的比率 ba 时,因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承受范围之内,用水量而逐渐上升;当水价增长的比率 ba 时,由于超出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承受范围,用水量会随着水价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当下降到 l1 时,用水量就保持不变了,这时用水量 l1 也就是基本水量。对于这个模型,我们分析时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假设:居民的用水对价格是有弹性的。这个假设基本是合理的,因为这个模型中剔除了基本水

13、量的干扰,即这里的居民用水量的变化指的是在 ll1 时的变化情况。 阶梯水价设计的目的就是促进居民节水。 如图 2 所示, 只有在 ba 时居民才会减少用水量, 所以水价级差应考虑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对节水的影响。 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高的多,可承受的水价也较高,水价级差小对其节水影响不是很大。若水价级差不能促进高收入阶层节水,且不说对总体节水效果的影响,仅就用水公平性的来说(只减少低收入家庭的用水量, 并未降低高收入阶层的用水量) , 就严重影响阶梯水价制度的合理性。 表 3 南京各阶层收入级差和水价级差的比较 收入与级差 低收入阶层 中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南京市 2003

14、年可支配收入(元) 11312.04 20960.76 44312.12 南京市 2003 年收入级差 1 185 392 江苏省 2006 年前三季度可支配收入(元) 6190.3 12318.5 29788.8 江苏省 2006 年前三季度收入级差 1 199 481 水价级差 1 15 2 注:该数字是由南京统计年鉴(2004)表 157 中低收入户与中等偏下的合并数 该数字是由南京统计年鉴(2004)表 157 中中等收入与中等偏上的合并数 该数字是由南京统计年鉴(2004)表 157 中高收入户与最高收入的合并数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信息网江苏城镇居民收入高涨 消费增幅明显回落2006-

15、10-31 从表 3 可见,南京 2003 年各阶层收入级差已接近 1:2:4,近年来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江苏省 2006 年前三个月各阶层收入级差已接近 1:2:5,远高于南京现行的阶梯水价级差 1:15:2。所以南京的水价级差并没有解决好促进中高收入阶层节水的目的,或者说并没有公平地控制各收入阶层对水资源使用量。 因此南京制定水价级差时要考虑南京各收入阶层的水平和比例, 以及谁可能成为节水大户且节水效益最高、 节水应达到什么程度、居民人均用水l aO al1 l0 水 价 增 长 率 http:/ -5- 超量水价为多少时可防止不同水价的不正当转移、如何在节水中体现公平原则等等2。从收入差距上看,1:2:4 的水价级差可能更适合南京,更有利于促进南京中高收入居民的节水。 4. 水价与自来水公司的利润水价与自来水公司的利润 水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压力来自南京市自来水公司的亏损,据南京自来水公司介绍 2000到 2004 年连续五年南京没有调整供水价格, 虽然 2005 年 7 月得以适度调整, 但企业受益只有 5 个月,2005 年亏损仍高达 2200 万元,累计亏损已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