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30560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8 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考试分析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特点 近年来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题同其他子专业一样,试卷题型为单项 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各题型题量的分布均为:单选 60 题,多选 20 题,案例 分析 20 题,试卷总体量为 l00 题。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 l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考试题对单 项选择题的答题备选项的附带说明是“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这种说明比较委婉,不那样 绝对。就是说在单选题 4 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或者说是最符合题意的,其余的选项可 能是错误的,也可能并非能

2、说它是错的,但它们不是最符合题意的。不过,这类考试的特 点,判断试题正确与否、到底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其标准就是考试教材。理论上说,所有 的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多数题是直接采用的教材中的表述,少数题是做了简单的概 括、改写,原则上不会出现教材中没有确切内容及表述的试题。考生答单项选择题,如果能 一下确定判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就直接选定;如果感觉选项选择有些模糊,就需要采用排 除法看一看,把错误的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从中比较确定出正确选项。要注意的是, 有一些题是让考生选出“陈述错误”的题目,这时,其他三个选项从原理上说都是正确陈 述,是与教材相一致的陈述,但它们不符合题意,陈述错误的那

3、个选项才是应该选择的。 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 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除了与单选题不同的是每题 2 分外,还要注意本考试多项选择题的一些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历年考试的多项选择题都是 5 个选项,但考试教材包括 2008年考试教材每章后所附习题中多项选择题都只有 4 个选项,这是与实考题不一致的。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模拟题除了往往没有跟随教材更新以外, 多项选择题也多为 4 个选项。这就容易在复习上产生一定的误导。第二个特点是每题的备选 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4、个错项。也就是说,考生需要选择的符合题意 的正确选项是 24 个,不能全选。但有些网络模拟题提供的答案有需要全选的题目,这是 不符合本考试要求的。考试教材章末习题因多项选择题是 4 个选项, 故它的答案都是 23 个正确选项。 实考中多项选择题有 2。3 个符合题意选项的题目也居多,但不能排除有些题 目它有 4 个正确选项。第三个特点是在给分规则方面, 错选, 本题不得分; 少选, 所选的每 个选项得 0 5分。其他考试常见多项选择题的评分规则是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只有与标准答案一样把正确选项全部选对了才能得分。这种考试规则,只能争取全部答对。本考试多选题的评分规则下情况就有些不同。一方

5、面,也不能错选、多选。答题要求说明上未提多选,其实多选也就是错选,多出来的选项就是选错了的。所以错选包括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与正确答案选项数目相同的,一种是多于正确选项数目的。前一种形式如某一题应有 3 个正确选项,考生也选了 3 个,但其中有选错了的。后一种形式是如这道应有 3 个正确选项的试题,考生却选了 4 个,其中可能包括了那 3 个正确选项。但这两种形式的答题都属于错选。但本考试多选题的评分规则允许少选,并且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例如,某一题应有 3 个正确选项,若都选全了,得 2 分,若只选了 2 个,那么得 1 分。对于考生来说,在面对一道考生认为可能有 3 个或 4 个正

6、确答案的题目时,可能其中有 2 个选项考生很肯定是正确选项,选了它们就能够得到 1 分。如果再增加选择那不太准的选项,再选 1 个,在全部答案是 3 个的情况下,选对了,这题就能得 2 分;选错了,就 1 分得不到了。在全部答案是 4 个的情况下,再增加选对了 l 个选项,这题能得 l5 分,要是再增加选对了 2 个选项,才能得到满分 2 分,但如果其中有选错了的,此题就不能得分了。所以,在对答案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冒风险多选一两个选项,选对了可以多得 051 分,选错了则可能应得的 1 分或 l5 分也失去了。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

7、; 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案例分析题是本考试中最难的一部分题目,难就难在小 题本身没有告诉考生这道题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需要考生答题时首先加以判断。 判断错 了, 若是把单选题当成多选题来回答了,这题就只能是 0 分了;若是把多选题当成单选题来 做,就是做对了那其中一个选项,也只能得到 05 分。案例分析题部分的单选题,也同前面单独的单选题形式一样,是 4 个选项,要求 4 选 1。但案例分析题部分的多选题,其形式就不同于前面单独的多选题。因为需要考生自己分辨单选、多选,所以案例分析部分的多选题形式与单选题一样,也是 4 个选项。如前所述,考试第二部分的多选题是 5 个选项,需要

8、5 选 24。案例分析题部分的多选题只有 4 个选项,需要 4 选 2。3。这是答题时一定要记住的。从答题策略上来看,在首先判断了每道试题是单选还是多选的前提下,第 2 步对其中的多选题,也有一个保守一点选 2 项还是冒进一点选 3 项的问题。当然如果考生对该题已能准确给出答案,则不在此例。若还有一定的冒险选择决策要面对,那么,假定正确答案是 2 项,选对 2 项,就得了全分,选错了或选成了 3 项,这题就不得分了。假定正确答案是 3 项,选对了 2 项,得 1 分,再增加选对 1 项,就可以得满分 2 分。从这样看,似乎冒一点风 险还是值得的。因为第二部分的多选题是 5 个选项,你从2 项选

9、择增加到 3 项,错了就失全 分,对了则有可能是再增加 l 分(该题正确选项是 3 项),也可能是增加 05 分(该题正确 选项是 4 项)。这里则都可能增加1 分,不会只增加 O5 分。但案例分析题部分的多项选择 题,每题的正确选项就是 2 项或者是 3 项,理论上说它们出现的概率是差不多的。也就是 说,本来案例分析题的多选题部分,其中一半的题的正确选项就是 2 项。所以,除非该题考 生把握很大,不然,在冒一定决策风险做出答题项数的决定时,首先推荐是选 2 项。 二、考试教材的修订二、考试教材的修订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每年都推出新的版本即当年版,比如今年 5 月就出版 了 200

10、8 年版的考试用书。不同版别的考试书,都在前言部分对每年的修订作了一个说明。 要注意的是,这个说明是针对所有考试专业,也是同时针对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这两个考试科目的,而并不是专门针对哪一个专业的哪一个科目的。所以,从说明中只能看 出从总体上看,这一年的考试书是不是进行了修订工作,是根据什么形势政策变化采取什么 方式进行修订的。 2008 年版考试书前言说明,“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解决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2007 年版)进行了修订。修订根据各个专业用书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部分章节重写或勘误的方式。本书即是采取重写方式

11、修订的。” 采取重写方式是总的修订方法,具体到每一本考试书,重写的部分有多有少,可能是全 书或部分章节的结构调整,可能是某几章几节的重写。必须具体对照每年的考试用书,或者 用当年的考试书对照上年的考试书,才能清楚哪些地方做了修改。考生一般都是只有当年的 考试书,所以无法进行对照。而且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考生只需要掌握当年考试书的知识 内容就行了,无需关心教材的修订变化。其实主要的问题在于,经济师考试由于采用全部题 目都是选择题这种形式,多做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就显得非常必要。教材每章内容后还附有 一定的习题,但练习数量还不够,覆盖面还不够广,还需要做一定数量的对考试要点更密集 覆盖的练习题,才更

12、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考试。但考生从网络上或一些复习资料上能得到的练 习题,常常是多年来的一些练习题的反复流传,虽然有的复习题资料也注明是当年的模拟 题,其实仍是以前的老资料。教科书已经做了很多修订,但模拟题还可能是往年的。所以我 们介绍一下近年来考试教材的修订变化,使考生对此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 从 2003 年教材至今,有两次较大的修改。一次是 2004 年版教材,一次是2007 年教材。 2008 年版教材作了小范围的修订。 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书的总体结构来看,一直是分为四个部 分,各部分数章不等。 2003 年版考试书,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与组织文化;第二部分:人力

13、资源管理;第 三部分:劳动力市场;第四部分:劳动人事法规与政策。 2004 年版、2005 年版、2006 年版考试书,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与组织文化;第二部 分:人力资源管理;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第四部分:劳动保障与人事政策法规。 2007 年版、2008 年版考试书,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第 三部分:劳动力市场;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 2003 年版考试书共 24 章,第一部分 l3 章,第二部分 4。12 章,第三部分 l3。15 章, 第四部分 l6。24 章。全书 363 页,约 58 万字。 2004 年版、2005 年版、2006 年版考试书共

14、22 章,第一部分 l3 章,第二部分 4。l2 章,第三部分 l3。15 章,第四部分 l6。22 章。全书 289 页,约46 万字。 2007 年版、2008 年版考试书共 l7 章,第一部分 l。3 章,第二部分 410章,第三部分 11。12 章,第四部分 l317 章。2007 年版全书 276 页,4416万字。2008 年版全书 281 页,4496 万字。 2004 年版考试教材较之 2003 年版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压缩与精简了部分内容。第 一部分基本无变化;第二部分各章节都进行了改写,调整了部分章节名称;第三部分也进行 了部分修订,其中第 15 章内容由“宏观劳动力市场

15、问题”修改为“工资与激励问题的经济 分析”;第四部分由 9 章压缩调整为7 章,各章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2005 版与 2006 版除了、章节后个别习题的调整外,基本无变动,教材内容三年都很稳定。这几年内制作的一些模拟题等,针对这几年的考试都是适用的。 2007 年版教材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全书由 22 章内容调整为 l7 章。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调整了章节次序,把原第 2 章的需要与激励列为全书第 l章。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由 9 章调整为 7 章。删去了第 4 章人力资源概述和第 5 章雇佣关系的理论分析,调整了新的第 4 章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原第 8 章人员招聘调整为第 7 章招

16、聘与录用,原第 l0 章薪酬管理调整为第 9 章薪酬福利管理,删去了原第 12 章员工关系管理。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由三章删减为两章,主要修改是将原第 14 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第 15 章(-r 资与激励的经济分析调整为现第 12 章人力资本投资及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由原共 7 章删减为 5章内容。原第 l8 章劳动合同法律关系调整为现第 15 章劳动关系,并将原第 20 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也并人到该章内。原第 l9 章劳动安全生产扩充为现第 l6 章工伤、生育、补充保险与职工福利。删去了原第 22章事业单位人事法规与政策。 2008 年版教材对 2007 年版教材只做了个别的修订。2008 年版前言说明:“修订根据各个专业用书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部分章节重写或勘误的方式。本书即是采取重写方式修订的。”2008 年版教材第四部分进行了一定内容的重写修订。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