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28949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 . 7 应 用精神药物。总之, 重视心理情感障碍对脑卒中 后康复的影响并正确的心理治疗是必 要的。 使患者面对现实, 承认疾病, 重新认识自 我, 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坚 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从心理上接受现实, 从而主动、 积极、 持久地进行康复 训练, 随着功能的恢复, 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 在良 好的情绪中积 极主动锻炼。当处于兴奋状态及良 好情绪时, 神经抑制解除, 出现神经易化, 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 对提高康复的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中风病人康复工作中的关节挛缩王留根 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 4 5 0 0 5 2我国目 前 对 运动 疗法 基 础和 临 床的

2、 研 究 还 处 于 较低的 层面 川。 广 大人民 群众对康复的 认识不够及多种综合因素而致中风后长期卧床、 缺乏正确运动 治疗, 进而出 现废用、 误用综合征。从康复工作中 人院病人来看, 出现关节挛 缩者仍占 一定比 例。因 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关节挛缩在目 前康复工作中仍具 一定价值。1 . 关节挛缩的 基本认识关节固 定制动、 局部水肿和循环不良、 创伤及炎症等情况下引起关节周围 的 软组织、 韧带和关节囊的病变, 从而限制了 关节的运动, 造成关节的变形和 活动障碍并直接影响 关节的活动度。2 . 关节挛缩的变化机制倪国新在众多的关节挛缩的研究当中明确指出: 制动将导致关节的活动 受

3、限, 且制动时间越长, 活动受限越严重。另外也有研究制动时间对关节影响 的 密 切 关系 z ,3 1 。 因 此 长 期的 关 节运 动 不 是导 致关节挛 缩的 根 本因 素。 当 然 中 风 患 者的 挛 缩与 痉 挛状态 也直 接相 关 4 ,5 1 , 但其 联系的 关 键仍是运 动本身。 目 前关于制动所致关节挛缩的生理研究, 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有研究表 明 6 ,7 1 : 关 节 挛 缩主 要 是由 于 肌肉 的 改 变 所致; 另有 一 些研 究则 认为 8 ,9 1 : 关节 挛缩主 要是由于关节囊及关节内的 改变所引起的。肌性挛缩主要病理变化是 肌肉的延展性的丧失。

4、在肌痉挛, 关节固 定不活动及局部循环不良 等情况下,一5 8 一肌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多, 弹性和活动性下降, 限制肌肉的活动, 使肌肉 被 动缩短或固 定于痉挛性缩短位、 伸展性下降, 结果造成活动受限, 从而形成肌 性挛缩。目 前区分肌源性及关节源性关节挛缩的 研究很少。 但在康复工作中 往往需要区 分。 例如躁关节挛缩, 通常存在有关节囊、 排肠肌的单独或重叠病 变所致, 区 分开采便于康复工作中进行针对性治疗。3 . 关节挛缩的防治康复工作中预防挛缩比治疗要容易得多, 也重要的多。首先保持良 好的 体位, 再就是通过被动运动、 自 助被动运动, 辅助主动运动或主动运动, 维持正 常

5、的 关 节活 动 度。 另 有学 者 10 1 探 讨早期中 风病人应用电 脑中 频功 能电 刺 激 进行治疗, 可改善肌肉萎缩的状况, 促进血液循环, 较好地预防关节挛缩。 另 外对关节挛缩的 预防 应及早进行。 有实验证明: 人的肩关节固 定1 周所致的 挛 缩 要 治 愈 需5 2 天, 如固 定2 周 则 挛 缩 治 愈 要1 2 1 天, 固 定3 周 的 挛 缩 治 愈 需3 0 0 天, 说明关节制动时间越长造成的挛缩治愈越困难。因此中风病人肢 体关节参与活动越早, 对于挛缩的防治越有利。对已 形成的 关节挛缩有很多 保守治疗方法: 持续性小力量的牵拉、 温热疗法、 系列石膏塑形

6、, C P M等, 其基 本 原 理主 要 是 利 用了 关节内 软 组 织的 粘弹 性特 性, 其临 床 疗 效 得到 肯 定 ” 。参考文献1 , 周士 杭. 2 1 世纪运动疗法展望. 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 2 0 0 1 , 1 6 ( 2 ) : 6 8 -7 0 .2 . F i n s t e r b u s h A , F r i e d m a n B . E a r l y c h a n g e s i n im m o b il iz e d r a b b i t s k n e e j o i n t s : a li g h t a n d e l e c r t

7、 o n m i c r o s c o p i c s t u d y . C li n O r t h o p , 1 9 7 3 , 9 2 : 3 0 5 一 3 1 9 .3 . A k e s o n S H, A m i e l D, A b e l MF , e t a l . E f f e c t o f im m o b i l iz a t io n o n j o i n t sC li n O r t h o p , 1 9 8 7 , 2 1 9 : 2 8 一 3 74 . P e r r y J ; G io v a n P ; H a r r i s L .

8、 J ; M o h t g o m e ry J . a n d A z a r ia M. ( 1 9 7 8 ) . T h e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m u s c l e a c t io n in t h e h e m ip a r e t i c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 C li n . O r t h o -p a e d . &R e l a t e d R e s , 1 3 1 : 7 1 一 8 9 .5 . H e r m a n R . ( 1 9 7 0 ) . T h e m y o t a

9、 t i c r e fl e x 一 。 l in i c o 一 p h y s io lo g ic a l a s p e c t s o f s p a s t i c i t y a n d c o n t r a c t u r e . B r a i n , 9 3 : 2 7 3 一 3 1 2 .6 . E v a n s B E , E g g e r s G W, B u t le r J K, e t a l . E x p e r im e n t a l im m o b il iz a t io n a n d r e m o b i li z a t io n

10、 o f r a t k n e e j o i n t s . J B o n e J o in t S u r g , 1 9 6 0 , 4 2 A : 7 3 7 一 7 5 8 .7 . Wo o L Y , Ma t t h e w s W , A k e s o n WH, e l a l . C o n n e c t i v e t i s s u e r e s p o n s e t o一5 9 一i m m o b il i t y . C o r r e l a t i v e n o r m a l a n d i m m o b li z e db i oc h

11、e t n i c a l m e a s u r e m e n t sb5 扣 d y ofbi 皿 ec h 田 飞 1 司 明d b io cs t u d y o f b i o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r a b b i t me s s . A rt h r i t i s R n e u , 1 9 7 5 , 1 8 : 2 5 78 . E n n e k in g WF , H o r o w i t z M. T h e i n t r a - a r t i c u l a r e f f e c t s o fo n t h e h u m

12、 a n k n e e . J B o n e J o in t S u r g , 1 9 7 2 1 5 4 A: 9 7 3 一 9 8 5 .一 2 6 4 .i mmo b i l i z a t i o n9 . A m i e l D, A k e s o n WH, H a r w o o d F L , e t a l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im m o b il iz o o t io no n t h e t y p e sTi s s c c e Re s ,o f c o ll a g e n s y n t h e s iz e d

13、in p e r ia r t ic u l a r c o n n e c t i v e t i s s u e . c o n n e c t1 9 8 0 , 8 : 2 7 一3 2 . 1 0 . 郭万学主编. 理疗学. 北京: 人民 卫生出 版社, 1 9 8 4 . 1 4 4 . 1 1 . 倪国 新. 粘弹性理论在挛缩郑康复治疗中的 应用. 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1 9 9 9 , 1 4 : 1 4 0 一1 4 1肩脚控制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偏瘫患者肩疼的作用唐中 华 郑铁局康复中 心 4 5 0 0 5 2关键词: 偏瘫 肩脚骨 控制训练肩疼是中 风后偏瘫患者常见的 并发症

14、, 发生肩疼的化例, 可高达5 一 8 4 % 肩关节疼痛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及日 常生活活动。治疗时难度大, 进展慢, 同 时由 于经常并发肩手综合征、 肩关节甲 脱位、 上肢屈肌痉挛等,使功能恢复更加困难。 尝试通过肩脚骨的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肩疼进行治疗, 取得良 好效果。 训练方法: 以B o b a t h 为主配合B r u n n s t ro m R o o d 和P N F 等。 1 一 肩 肿 骨的 被 动 活 动: 患 者 仰卧 位, 治疗师位于 患者 左 侧, 以 右手掌 托住患者肩肿骨缓缓向 上推, 并利用手指固 定肩脾骨, 通过腕关节作尺侧偏运动,使肩肿骨作外旋运动。同时治疗师左手托住患肢肘关节作尺侧偏运动, 使肩 脚骨作外施运动。同时治疗师左手托住患肢肘关使肩关节做外展运动, 每组 10 抢 翼爵 聂 。 :患 者 仰 卧 位 ,治 疗 师 位 于 患 侧 左 侧 。 。 右 手 掌 托 住 患 者肩脚向 上 推, 同 时 左手扶于 患侧胸大肌上, 两手相对用 力缓缓挤压并维 持一6 0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