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284844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教科研) (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设计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郭 宝2010年9月15日在音乐新课程中,音乐教学设 计要依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 目标和内容标准来进行。就具体的 音乐教学来说,音乐教学设计主要 包括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设计。 一、音乐教学内容设计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依据,通常情况下, 它以教材的方式承载,具体包括学生使用的音乐教科书 、教师使用的音乐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匹配的音乐教学多 媒体光盘和音带、像带等。在多数情况下,各学段、各 学期、各学时的音乐教材内容即是相应学段、学期和学 时的音乐教学内容,但有时根据音乐教学的特殊需要, 音乐教学内容也会脱离音乐教材

2、而由音乐教师自行选择 和组合。因此,能够正确地选择音乐教学内容、合理地 组合音乐教学内容、恰当地分析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 教学的必要前提。音乐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方式有许多 ,比如相同题材、体裁、表演形式,不同题材、体裁、 表演形式,以及不同人文主题均可以构成不同内容的音 乐教学设计。1、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 ,密切结合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需求,增强音乐教 学内容的亲和力与人文性。(2)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应 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 。(3)体现多元文化价值观、促进课程综合性发展。既 要强调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又要重视

3、对世界 优秀音乐文化的了解。 既强调对音乐经典的掌握,同 时又重视对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音乐的学习;努力做到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音乐教学内容的组合(1)同类题材的音乐教学内容组合,是将相同题材的音乐作品根据 音乐教学的需要有机组合在一起,比如我们要概括介绍世界各洲 的音乐,那么围绕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这些题材, 就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音乐教学内容组合:非洲风情 达姆,达姆(苏丹) 尼罗河畔的歌声(埃及) 咿呀呀欧雷欧(扎伊尔) 笛皮杜(几内亚) 美洲印象 蓝色狂想曲(美国)小星星(墨西哥) 红河谷(加拿大) 飞驰的雄鹰(秘鲁)(2)同类体裁的音乐教学内容组合,是根据音乐教学需

4、要将相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在一起。 中国民歌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 月牙五更(东北) 茉莉花(江苏) 艺术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聂耳) 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嘉陵江上(贺绿订) 渔阳鼙鼓动地来(黄自)(3)不同人文主题的音乐教学内容组合,是突出“以人为本”“ 以文化为主线”“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组合,它 在结构和形式上更为灵活,诸如从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 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世界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 这种以人文主题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内容组合。例如: 前门情思 前门情思大碗茶(独唱) 故乡是北京(独唱) 回乡偶书(独唱) 我爱我的家乡(独唱)

5、乡音乡情思乡曲(小提琴独奏) 乡音乡情(独唱) 那就是我(独唱) 思乡曲(独唱) 在组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内容要素的构成 和搭配,例如“非洲风情” “美洲印象”的 组合,不仅要考虑国家、地区的因素,还要考 虑所选作品的代表性,以及声乐与器乐作品的 比例等;又如“中国民歌”“艺术歌曲”的组 合则充分考虑不同体裁、地域、作曲家等因素 的合理编 配。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在设计 内容组合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过程与方法。 3、音乐教学内容的分析音乐教学内容分析是音乐教学内容设计与音乐教 学内容组合的基础,一个具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分析 也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必要前提。通常,音乐教学内 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

6、)往往局限于对音乐作品内容 、形式、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介绍等方面 ,分析的方法也多为仅仅是阅读和选择有关音乐资料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影 响,是过于看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在音乐新课 程中,由于“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性质定位和突出 音乐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因此在音 乐教学内容的分析中更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 、情感意蕴、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的探究。在方法上 ,更应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获得本人直接的体 验,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艺术特色 以往,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分析时,对音 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艺术特色关注得不够

7、,这是一个 很大的缺陷。凡属优秀的音乐作品,凡能够选入教学 内容、作为教材的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对作品这些方面的分析有 着重要的教育和教学意义。例如歌曲我多想唱, 这首十几年前诞生的、曾打动了无数青少年学生心的 名歌,如果仅仅着眼于表现手法和作品结构上的分析 ,就不会对当今的高中学生产生那样大的吸引力和震 撼力。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分析中,抓住了学 校生活中最典型的人际现象师生关系,进行深度 开掘,提炼出惟有在教育领域里才会有的这种我 和你的特定关系。而更为精妙的是,学生长大后 也当了教师,带着那份崇敬,也带着那份自豪,更带 着那份神圣,我成了你。这种分

8、析是有深度 的、有眼光的分析,不仅同样具有教育价值,而且也 具有艺术价值。该案例的分析中有一段尤为深刻。“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年的孩子成了大人,昔日的 学生成了老师,这时的我,从教师的角度,带着 教师的职业感受与人格体验重新审视自己的老师 你,得出了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样深刻 的理性认识。 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与感受音乐教师在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往往依据音 乐教学资料、音乐教学参考书等间接信息比较多,缺乏 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因而也就形成不了对音乐 的感悟。试想,一个自己都没有走进音乐的教师,怎能 企望学生理解音乐?音乐课堂上,最为

9、脱离音乐教育本 质的教学现象就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音乐和学生不假 思索地听讲,原因就是双方均无对音乐的直接体验,因 此师生也都没有真正地走进音乐。良好的音乐教学效益 来自师生之间和谐的音乐审美交流,而形成这种和谐交 流的前提则是教师自身对音乐的切身感受。音乐教师上 课之前如果缺乏这种对音乐的感受、感动、感悟,将不 可能运用音乐的情感力量来感动学生。所以,对音乐教 学内容的分析,教师自身的反复聆听与多次体验相当重 要 。二、音乐教学目标设计音乐教学目标是学校音乐课程价值 的具体性体现,是学生在学校和教师指 导下,其音乐学习活动具体的行为变化 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1、音乐教学目标的功能

10、(1)导向明确音乐教学方向,提出音乐教学任务, 确定音乐教学方式,主导音乐教学过程。 (2)规划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 规范音乐教学进度,提出音乐教学要点。 (3)调控调节与改进音乐教学的操作过程、方法。 (4)评价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效果。2、音乐教学目标的分类(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课程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 ,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实质 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过程与方法之所以对音乐学习非常重要 ,是由于音乐教育

11、多为体现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 教学目标往往蕴涵在教学过程中,即:过程即目的。 (3)知识与技能: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重要的,这既是人的整 体素质中的音乐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 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在音乐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应整体地 看待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不是仅限于识谱和乐理的狭隘范 围。3、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1)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清晰音乐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不同于音乐课程目标 ,更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音 乐课程目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音乐 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而音乐教学目标则是从微 观的角度,预计某一时段

12、、某一环节音乐教学所要获 得的结果;传统大纲是把“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 来对待,因此表述得非常宽泛和笼统,如:“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音乐文化素养,热爱 祖国,成为“四有”新人”等。这些又虚又空的目标 对音乐课堂教学没有指导意义,也没有评价的价值。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 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例如下面 两例:又见茉莉花的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 情感与形态,进而喜爱祖国的民间音乐艺术。 2、了解民歌曲式结构、演唱形式等知识,能够随着音乐有感情 的轻声歌唱。 月光的教学目标 1.欣赏

13、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感受印象派作品的音乐风格。 2.通过对印象派文学、美术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 (2)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 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以往, 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 能方面,比 如:“学习SOI MI两音,能够唱 准它们的音高。用SOI MI两音及四分、八分 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 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及讲 解使学生掌握大合唱的有关知识,了解作曲家 冼星海的生平”等等。上述目标缺乏“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 晰,主要突出了“

14、知识与技能”维度。 正确的目标确立方式应该是三个维度的表述,在具体设计思路和写 法上,可以灵活处理和不拘一格,既可三个维度分条设计;也可采 用把三个目标维度融在一起的方式: 动物说话的教学目标 1、对描写小动物的音乐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 应和睦相处。2、聆听和演唱动物说话,探索并运用不同声源创编简单节奏, 表现小动物形象。3、能准确地朗读歌谣,读出二拍子的强弱,认识木鱼,碰钟,并能 用其为歌曲伴奏。 (3)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传统教案中,音乐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通过学唱 歌曲,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歌唱能力”这样的句式 ,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表述方式 体现

15、了从教师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的特点,即教师要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上, 判断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哪些音 乐方面的进步,而这恰恰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愿望 能否实现的。如此看来,象“通过使学生“ 通过培养学生”“通过引导学生” 这类在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目的”中经常使用的行为 动词,已不符合音乐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 。 在音乐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 师,因此目标应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其行为动词 应为“对”“在”“用”“能够”“感受 ”“体验”“了解”“掌握”这样的句式, 如下例: 音乐与戏剧的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序曲和诗剧配乐其演出形式虽属纯音乐题 材,但作品表现的内容都与剧情相关,戏剧的人物、 情节和主题思想是以音乐为载体表现出来的。 2.能够认识、了解剧情与剧情相关的背景材料。 3.能用体态律动的原位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主题,能 用色彩表现乐曲,能为乐曲创作图谱。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表述是每 一个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自主行为,不必要 过于追求统一,千篇一律;从另一个角度说,音 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没 有个性就形不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谈不上创新 与发展。传统音乐教学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统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