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28296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研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学业质量 调研语文学科试 卷(答案做在答 题卡上)(满分 150 分,时 间 150 分钟)2015 年 1 月一 阅 读(80 分)(一 )阅读下文, 完成 1-6 题。( 16 分天书有 字又 有情 为韩 美林天 书序李学勤 韩 美林先生这部 新作 ,是出版社友人一 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拿给 我看的。每次观览 ,总 会有新的强烈 感受,开 始是惊奇 ,继之是震撼 ,最 后则是欢喜赞叹, 不管怎样都是语言所难形容的。 这 实在 是一部“天书 ”,你称 之为书法 也可,称之为 绘画 也可,视之为文字 也可,视之为符号也无 不可。出于现代人 之手 ,而所表达体 现的,是 几千年前 岩画、铭刻

2、那 种深 邃神秘的文化精神 。迸发喷涌的奇思妙想 ,根源于古代,但 在说 不出摸不着的 地方,又 显然超越 了古代的范畴 。既 然是“天书”,就 不能解读,也不应解读 。韩美林先生再三 力嘱 ,要我在这里 写点什么 。我虽学 习古文字有年 ,对 如此新颖的创意体 认究竟有限,下面几段 话均属题外,是耶 非耶 ,只好请大家 来评判了 。 文明时代有哪 些标 志,历史学家、考 古学家一直存在争议, 可是大家都承认, 文字 是文明断不可 缺的。人 类有了文 字,才算得上 进入 文明时代,才真正 由自然的动物状态脱离 出来,实现了天、 人的 分立。这是何 等重大的 事,无怪 乎古代传说予 以重 视,讲

3、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了。 文字是一种符号, 符号 还有多种多样 ,而只有 文字能够 代表事物,记 录思 想,并且传播到远 方以及后世。其他符号 ,比如数字算是同 文字 最相像的,性 质便大有 区别。其 实符号都是需 要专 门考察的,有一种 很流行的学问叫符号学 ,我曾极感兴趣,在找 来几本书读后 大失所望 ,因为其 中不如我设想 的能 回答上面所说的那 类问题。 有些学 者想从文字产生演 变的 历史过程来探 索文字的 性质和作 用,因此文字 起源 的研究受到学术界 的广泛注意。按照当前 西方学者的成果, 美索 不达米亚即两 河流域的 楔形文字出现最早,其 原始 形态现在已可上推 到公元前

4、三千五百年左 右,许多作品就说 这是 文字的起源了 。他们以 为世界古 代的所有文字 都有 同一的起源,在某 一地方最先发明了文字 ,随后流布到其他 所在 ,于其影响下 出现各种 文字。这 种观点,近年 已逐 渐为事实所纠正。 一些高水准的新作,如 我几次介绍过的 W森 纳主编的文 字的起源 ,业已 肯定各国的古 文字 会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而且将过去很少 涉及的中国古文字 包括 在内。 中国对古 文字的研 究起步甚早, 至少 在汉代就已经有了 。许慎说文解字收 录的古文、籀文, 今天 看主要是当时 见到的战 国文字。 北宋以下重点 转移 到金文(bron ze inscription),大

5、多 为西 周、春秋文字 。及至清 末,殷墟 甲骨文出土, 系统 分析商代文字成为 可能。到了近二三十年 ,简帛大量发现, 人们 又回到战国( 以及秦代 汉初)文 字上来。我常 讲这 是我们这一代人的 眼福,由商代到秦汉, 文字的演进谱系可 说没 有缺环了,尽 管目前对 商代以前文字的情况, 我们 所能了解的尚属有 限。这里说的古文 字,即汉字的祖先 ,置 之于世界同时 的种种文 字之间, 是有其非常鲜 明的特色的,最突出的 一点就是它全然没有走 上字母化的道路。 为什 么是这样,可 以说是中 国古文字 学最大的一个 谜。 我个人对此有一陋 见,就是中国古代的文 字一开始便赋有明 显的艺术性。易

6、 大传云 :“上古 结绳而治,后 世圣 人易之以书契”。 “书”字像持笔书写,“契”字像以刀刻 画, 书法、篆刻这 两种我国 特有的艺 术即由此而生 。于 是文字不只是工具 ,也同时是艺术。艺术 就要追求完形和意 境, 而如字母化便 与之背道 而驰。我们需要艺术的眼光和思维。韩美林先生已经指示我们,古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有性格,有气质,有神韵,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他以一枝妙笔,写下了这部不仅有字而且有情的“天书”。1.文章题目提及的“情”字是强调古文字的“ ”性。(1 分)2. 写出第段包含的两层意思:(2 分)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在外

7、国,这种看法也颇普遍,早在古代希腊,人们即常以科学、艺术相提并论,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尤其如此。 我们讲的古文字学也是科学,自发现材料,整理考释,描写其性质,抽绎其规律,在方法论上都是科学的,只是不隶属自然科学而已。 法国卢梭的成名论文,便专门讨论科学、艺术的关系及其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但是,对于富于艺术特性的中国古文字,难道仅能这样的看待和分析吗?严守学科的界限,会不会使我们错失什么,甚至是古文字所能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几年不少学者在谈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主张和推动的多数是自然科学家。A.51342 B.24531C.25143D.513244.下列有关文中“天书”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8、:( )(3 分)A.古汉字与其它字母化的文字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征。B.能让人惊奇,震撼,欢喜赞叹,语言所难形容的作品。C.形态丰富多姿,兼有深厚古今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D.能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具有开创性价值的作品。5.文章先说明“文字”与“符号”的关系,再说明“文字”与“艺术”的关系。请说明这样排列的理由。(3 分)6.“序”,一般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上文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加以简述。(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18分)迟行 蒋勋一条路上,间隔不远,一株盛放的木棉花,使我停下来,抬

9、头看了好几次。树干直挺耸立,树枝平平伸展出去,像手臂,承载着一朵一朵赭黄橘红的花。仰头看,整株木棉像一支盛大的烛台,满满一树花朵,艳红鲜黄,像明亮灿烂的烛光火焰,一齐点燃,在阳光下跳跃闪烁。春天的城市,像被节庆祝福,路过的行人,也都感染到喜悦。有些路人或许有急事要办,匆忙走过,无法注意到这个季节木棉花的盛放。我正低头看地上落花,听到他们脚步声急急走来,赶快让开,怕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我很喜欢东方园林建筑里的亭子,空间不大,四面无墙,只是暂时供人停留。在山水画里,亭子常常只是一个小点,或在水边,有扶栏可以倚靠,看水流低回,浮沫此起彼落;或在山路迂回的平台,眼前豁然开朗,可以远观山色,眺望大河浩荡。

10、“亭子”就是“停”的暗示吗?行走盘桓在长长的路途上,我希望前进的速度更快吗?还是我要学习懂得如何停留,懂得在路旁的亭子稍做休息,四处浏览,而不只是匆匆赶路。如果人生是一条路,从生到死,我希望这条路是高速公路,一通到底,快快走完吗?或者,我更希望在这条路上,可以多一点迟延,多一点迂回,多一点过程,多一点停留。人类最早只是步行,步行的空间范围很有限。把台北市旧的北门、南门、西门、东门,四个城门连接起来,也就是原来城市步行走出来的尺度。不只是台北,所有以步行速度规划的城市空间,范围都不太大。欧洲许多老城市,像意大利的 Siena、翡冷翠,西班牙的Toledo,都还可以完全用步行游览。老城市的巷弄,弯

11、弯曲曲,高高低低,本来就是居民长久用脚走出来的路。(历史文化感) 行可以达到的空间范围不大,步行的速度缓慢,人类慢慢地走着,在步行的速度里思考,随时停下来,观察季节的变化,看天上星辰移转,等待太阳落山,整理自己的思绪,反省自己生命的状态,探索宇宙的现象,思维信仰的价值。他们一步一步走着,好像步行的节奏成就了思维的节奏,因为可以慢慢步行,有了崇高的宗教,有了深沉的哲学,有了悠扬跌宕诗歌的咏唱。或许,我们已经遗忘,人类最初的文明,是在漫长步行的路上,一步一步,缓慢行走出来的结果。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步行队伍的画面。在古老的印度,修行的僧侣,手上捧着钵,一步一步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到河边,洗脚沐

12、浴。洗完脚,在树下铺了座位,静静聆听佛陀说法。我步行去了恒河边的鹿野苑,也步行去了已成废墟的那兰陀,在玄奘读书的经院,体会步行者思想的节奏。我在雅典卫城铺了大理石版的山路上徘徊迟行,想象古希腊的哲人如何一边走,一边议论哲学。他们的步行也好像一种逻辑,每一步都条理分明。荷马的吟咏唱叹,流传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失明的双眼,看不见路,手里的棍子,一点一点,也都是步伐的节拍。我步行走去灞桥,黄埃漫漫,仿佛还听得到桥下的流水,桥边杨柳依依,送别的人与告别的人缓缓走来,送别和告别,时间都很长,可以折一段柳枝做纪念,可以劝君更尽一杯酒,可以吟诗唱和。仿佛因为步行,也就多了许多心事。“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13、李白说的是男子离去后地上的脚印,女子在门前凝视,脚印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长满了绿苔。那些迟行的脚印,走得那么慢,走在岁月里,走出了眷恋,走出了不舍,走出了思念,走出了感谢与珍重,走出了文明的厚重绵长。7.文章第段说“春天的城市,像被节庆祝福”的原因是 (2)8.作者喜欢“亭子”的理由是:(3分)9.对第、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世界上古老的城市都是由人类的脚步走出来的。B.欧洲适合步行的老城市易产生哲学家和音乐家。C.步行利于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深化思想。D.步行利于人类反思历史,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10.除句式外,第 、 、段划线 句有什么 特征?请 加以赏析。(

14、3 分 )11.文章第段划曲线句运用了排比手法,其作用是:(3 分)12.文章行文思路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 分)(三)默写。(6 分)【任选 6空,超过 6 空,按前 6空评分】13. 人不堪其忧, 。 (论语)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 ( 晏殊蝶恋花) ,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回看射雕处, 。 (王维观猎)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日中则移, 。(战国策秦策)(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4-16 题。(8 分)江城子苏轼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

15、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14小序中的“长短句”即为 (1 分)15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梦中了了醉中醒”似反常理,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态度。B.“只渊明,是前生”指作者解甲归田,与陶渊明产生了共鸣。C. 下阕几句写景句,景中寓情,照应了当年陶渊明的斜川诗。D. 结句“吾老矣,寄馀龄”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概。16联系苏轼的生平和个性,请对文本划线句进行赏析。(4 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题。(17 分)英宗性刚明,尝以地震减膳、彻乐、避正殿,有近臣称觞以贺,问:“何为贺?朕方修德不暇,汝为大臣,不能匡辅,反为谄耶?”斥出之。拜住进曰:“地震乃臣等失职,宜求贤以代。”曰:“毋多逊,此朕之过也。”尝戒群臣曰:“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图报。苟或贫乏,朕不惜赐汝;若为不法,则必刑无赦。”八思吉思下狱,谓左右曰:“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