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28016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原理第一编 审美活动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美和美感的社会性美是历史的范畴,没有永恒的美 。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 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 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 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 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则天异色, 地异气,民异情。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西方美学史: 法国美学家泰纳艺术哲 学: 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 会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 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而

2、这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 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 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中国美学史: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的关 系,中国地理大势论 : 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 个朝代的气象(审美风貌 ),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 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 纤丽这样两种不同的意象 与风格。油画: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熏染,其规模常宏远, 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俊鹘盘 云、横绝朔漠之概为其外界之现象所风动 所熏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 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观。”梁启超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

3、丽之文 ,自古然矣。自唐以前,于诗于文于赋,皆南 北各为家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 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 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盖文章根 于性灵,其受四围社会之影响特甚焉。自后世 交通益盛,文人墨客,大率足迹走天下,其界 亦濅微矣。”梁启超大漠驼铃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影响审美情趣、审美风尚、艺术风 格的,一方面是自然地理环境,另 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而 社会文化环境包含了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风俗等多方面极其复杂 的因素。 其中最根本的、长远起作用的因素 ,是经济的因素。社会

4、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 响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在每 个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为审美 趣味和审美格调,在整个社会 ,则集中体现为审美风尚和时 代风貌。东汉乙瑛碑局部代表了北派书法的雄浑方正 。米芾:虹县诗帖(局部)代表了南派书法的秀逸潇洒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所谓法国人的机智,法国人的典雅 ,不过是几百年来法国君主政体的设 施制度和习俗风尚的直接和必然的产 物罢了。”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泰纳的艺术哲学:“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如何影响、决定审美和艺术的面貌 社会状况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 古希腊好战与蓄养奴隶的自由 城邦肉体的完美与机能的平衡,不 曾受到太多的

5、脑力活动或体力活动扰乱 中世纪蛮族入侵,政治压迫,封建 主劫掠,基督教信仰是幻想过于活跃,漫无节制, 感觉象女性一般敏锐 17世纪宫廷生活专讲上流人士的礼法和贵族社 会的尊严 19世纪工业发达、学术昌明的民主 制度一发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不 得满足的苦闷 在希腊是血统优良、擅长各种运动的 裸体青年; 在中世纪是出神入定的僧侣和多情的 骑士; 在17世纪是修养完美的侍臣; 在我们的时代是不知厌足和忧郁成性 的浮士德和维特泰纳:“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如何影响、决定审美和艺术的面貌 米兰大教堂哥特式教堂内部不同时代照片中的艺术元素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并不是一回事 审美趣味是一个

6、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 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审美趣味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 产物,是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因而 带有个人色彩。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 审美指向,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每 一次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审美趣味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 和发展的,它要受到这个人的家庭出身、阶 级地位、文化教养、社会职业、生活方式、 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审美趣味是个人 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审美趣味是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因而带 有个人的色彩。刘勰说:“慷慨者逆声而击 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审美格调 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审美趣味,作

7、为一个整体,就形成一种审美格调 ,或称为审美品味。格调或品味是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 巴尔扎克:风雅生活论“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 “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 什么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良好的教养、纯正的语言、文雅的举止 、大方的仪表(包括服饰在内)、房间的陈设,一句话,一切 与个人有关事物的完美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风雅生活的核心乃是一种高雅、纯正的审美趣味,也就是“具 备这样一种难以言传的才能(它也许是感觉的精髓!),它能 够叫我们永远选择真正美和真正好的东西;从整体上说,这些 东西与我们的面貌,与我们的命运相互吻合。它是一种

8、美妙的 感觉,惟有这种感觉,经过不懈的运用,能够使我们豁然领悟 各种关系,预见各种结果,推测事物、词汇、观念、人物的位 置或意义”。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格调或审美品味是一个人审美趣 味的整体表现,同样是社会文化环境 的产物。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审美价值的意 义上就可以有种种区别:高雅与低俗 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扭曲, 阴暗)的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 广阔与偏狭的区别,等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是一个人在长期的 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 保守性; 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文教育(特别是审 美教育)的作用能使一个人的审美趣味 、审美格调发生变化。四、审美风尚和

9、时代风貌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 流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 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 貌(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特色) 时尚(审美风尚)时尚的特点: 1. 影响面广,往往不分社会地位和社会阶 层,也不分男女老幼; 2.时尚的渗透力和扩张力很强; 3. 时尚的流行有时间性。在某种程度上,时尚(审美风尚)体现了一个时期 社会上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 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气氛。中世纪的世界观宣 称超越尘世的灵 魂是生活的最高 概念和唯一的目 的,而肉体不过 是灵魂的短暂的 躯壳。 文艺复兴时代与之 完全相反。它以 新兴阶级为代表 ,提出了健康的 、充满力

10、量的一 整套观念与中世 纪的观念相对抗 。“文艺复兴时 代重新发现了人 的肉体。” (爱德华傅克斯:欧洲 风化史 ) “已经哺育了生命的乳房 最叫男人动心。因此画家 才那么热衷于描绘哺婴的 圣母。” “美丽的胸乳在文艺复兴时代享 有最高荣誉。”雷尼:慈爱局部达芬奇:利塔的圣母罗丹:达娜伊德时代风貌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 时期中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 美风貌,是那个时期的社会美和艺 术美所显示的时代特色。 美国审美风貌的象征美国审美风貌的象征梦露 七年之痒剧照弗郎西斯天堂问题剧照我国唐代的审美风貌 “唐代是个疆域辽阔、国威强盛、气势恢宏、较少 禁忌的开放时代。那种博大富赡的辉煌气象,声 震遐迩的煊赫声威,兼容并包的伟大气魄,落拓 不羁的自由精神,对唐人的理想、志趣、立身准 则、行为方式、审美追求,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深远影响。”(杜道明:盛世风韵 ) “盛唐气象”这个概念是盛唐时代的审美风 貌的极好的概括。 盛唐气象:顺陵坐狮唐三彩The End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