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27317 上传时间:2017-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一轮复的习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一个要务”和“四点主张”唐山市第二中学 安明哲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属于常规教学范畴,其最大困难在于学生失去了上新授课时的新鲜感,继而容易丧失求知的欲望,难以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教师容易陷入老生常谈的尴尬局面,复习效果就没了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复习要求和目标方法,给沉闷的复习课注入新的注意点和新的活力,也就是要发现和培育提高成绩的新的增长点。这就要求我们:扎实一点搞教改-尊重传统,从实际出发,少一些想当然;朴实一点待学生-务实求真,摈弃浮躁和虚夸;踏实一点备高考-重实质、讲实效,不要急功近利。为此,我们本着虚实相生的精神追求,提出了唐山二中历史一轮

2、复习的“一个要务”(侧重客体把握,大力求实备考试)和“四点主张” (侧重主体认知,深入务虚抓课堂),现在这个场合提出来,与诸位交流,恰当与否,敬请指正。(一)一个要务我们把夯实基础作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动摇。这是我们对一轮复习知识客体的把握,包括基本人时地事的记忆、基本结论观点的归纳、基本线索特征的总结、基本框架体系的构建、基本理论规律的运用等五个层次的基础。说夯实,夯是反复,实是扎实,学而时习之然后能扎实,教而常练之然后见丰实。具体来讲,至少要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四种联系:(1)纵横联系。历史的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纵,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

3、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具有连贯性;横,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特点。复习中作分析、归纳和综合时要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首先,要理清历史发展纵向线索。深入发掘单元与单元、章与章、节与节、目与目,乃至于目下的事件和人物的内在联系,便可构成一条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的历史发展的线索。单元与单元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如由于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 ;由于国民党右派相继背叛革命,阶级矛盾激化,国共两党进入了“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阶级矛盾必然

4、服从于民族矛盾,国共两党又再度合作,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战结束后,阶级矛盾又趋尖锐,中共奏响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号角。单元内部诸要素之间,也是层层相因、息息相关的。中国奴隶社会建立(夏)、发展(商)、鼎盛(西周) 、瓦解(春秋)四大时期可理出一条十分明晰的、环环相扣的历史长链:生产力的发展使奴隶制取代原始社会井田制、分封制又推动生产力继续发展并将奴隶社会推向极盛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出现又导致封建制淘汰了奴隶制。通过整理、归纳,学生才能胸有全局、高屋建瓴地考察每一个历史概念在这一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如可从中找到“铁农

5、具与牛耕的出现” 、 “大国争霸”、鲁国“初税亩”等历史概念在这一长链中的相应位置以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其次,要感悟历史发展的横向特征。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自有其显著的“个性” ,有区别于其它时期的特质,即为历史阶段特征。理解并归纳出每一阶段的特征,就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透过战国时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等历史表象,可以真切地感触到,战国时代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初步确立、中华民族由大分裂逐步走向大统一、封建经济以昂扬的姿态向前迈进。一提起隋唐时期的鼎盛,我们马上会联想起隋朝的承前启后(实现大一统、开创新制度) 、唐朝的全面繁荣(制度完善、经济繁盛、民族融

6、洽、全面开放、兼收并蓄) ,这就是其阶段特征。通过对“封建社会的衰弱明、清(1840 年之前) ”这一单元结构的整理,可以十分真切地感悟到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走向衰弱、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对外交往由以前的全面开放转为闭关政策;传统科技走向顶峰,但未产生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服务的近代科技等。(2)中外联系。教材对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别编写的,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复习时应尽可能将课本中的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相互呼应对照,做到复习中国史时,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学习世界史时要联系到中国。把整个教材中历史知识融为一

7、体,真正作到“一切历史都是中国史”和“一切历史都是世界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答题时就能思路宽广、触类旁通。比如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改革开放与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两次鸦片战争与自由资本主义兴起、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近代现代史、美德意统一与中国统一大业。例题:1923 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史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拿过去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虽然政治上成败不同,苦乐不等也真都算

8、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国法国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请回答:(1)文中所谓“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大进化”?(2)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又怎么就“惭愧无地”?造成中日间上述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在进一步探索祖国独立富强之路上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4)中共十六大指出:“综观全局,21 世纪头 20 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试从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两个方面,论证这一战略判断的正确性。(3)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复习时要注意透过

9、现象看本质,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如用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关系等去理解分析、解释历史现象。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家、政党理论去揭示社会规律。要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强化基本的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常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这些基本原理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必须弄清楚。要让学生明确各单元中应掌握的主要观点。例如世界史第四单元必须把握的基本观点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垄断组织的形成,

10、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但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政3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要适当引入学术观点。与教材重难点相关的学术观点的渗透,是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关于雅各宾专政失败的原因”大致有几种意见:第一,恐怖政策造成悲剧;第二,失败根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策;第三,实行限制政策导致失败;第四,内部矛盾导致失败;第五,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例如, “一战爆发的主要矛盾的三种看法”:俄德矛盾引起一战;矛盾错综复杂,但以英德矛盾为主;英、德、俄三国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以及

11、“均势外交的历史作用的三种不同观点” 、“关于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三种说法”等等。另外,要强化开放性观点题目的训练。选择和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性的问题,进行适应性训练。第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阐述自己的见解;第二方面,要求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第三方面,评判历史问题要有针对性,符合逻辑性。题例:“洋务运动”题(略)(全国卷)“明治维新”题(略)(上海卷)有人认为,世界近代史应以 1500年左右为开端。你同意吗?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理由。有人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的垄断组织,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请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的看法。近代亚非

12、拉的历史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请结合中外有关史实,对“落后挨打”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得出新的结论。有人认为, “革命”是催生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有人却认为, “改革”是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并谈谈另一种观点的合理之处。(4)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是高考命题的新动向。一轮复习必须发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的因素,构建历史与现实沟通的桥梁。通过富有启迪意义的问题的思索和训练,学生在感悟历史真谛的同时,逐步地养成良好的情感和科学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人文素质。例如“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现

13、实思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每个民族要有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科技竞争是人才竞争,要重视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及时转化优秀科技成果。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强化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根据不同章节内容,也应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去借鉴历史、领悟历史。题例:布鲁诺是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遭判刑,直到 20 世纪80年代天主教会向世界公开表示当年宗教法庭对布鲁诺的判决是错误的,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日本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人文主义在当时具有哪些进

14、步性和局限性?在今天重提这一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十九世纪中期,德意两国采取什么方式加以解决面临的主要任务?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对中国的统一大业有何借鉴意义?世界近代史上,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的教训?2003 年3 月 10 日,伊拉克战争4爆发前夜,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伦敦发表的批评性文章指出,忽略法德且把他们指责为老欧洲是美国策略上和事实上的一个错误。法德代表的恰恰是新欧洲,因为从 1870年到1945 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

15、欧洲的分裂,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据此回答:A 列举“1870 年到 1945 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 。请分别说明其主要原因。B“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所指何事?试指出其积极意义。C就近代以来德法关系的历史变化,谈谈你对处理国际关系取向的基本认识。(二)四点主张考虑到在座的各位多数是教材熟、教法成的老高三,是懂高考、善备考的内行人,我们不敢班门弄斧的谈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敢自以为是的讲备考方向的选择,我们的“四点主张”仅仅侧重从观念层面上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算是对一轮复习阶段教学主体认知的把握,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实践能够产生砖玉之效。

16、毕竟,一轮的目标实质是夯实基础,目标的达成主要在课堂教学,教学的成败关键靠科学的思想。第一,我们主张精讲,但讲多了并不等于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得到的最多批评是“讲得多”。甚至有人说,讲课超过 15 分钟就是“灌” ,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讲授”不等于“灌”。接受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不等于否定接受性学习,更不是主张用研究性学习代替接受性学习。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要根据教学的变量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的内容,教师不要用“讲授”替代;对于比较难的问题,讲授法显然比学生自主探究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接受,我不讲授,就是脱离学生的实际。讲授法是强化学生记忆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历史科一轮复习须臾也离不开她。精讲是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不讲道理或讲不清道理,学生怎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