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27246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旧新旧企业会计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于 2006 年 2月 15 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本文就 2006 年的新准则与财政部于1992 年 11 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做一些浅显的比较评述,以便在今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的基本准则。关键词关键词:基本准则;必要性;意义 原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指我国于 1992 年第一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它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由计划经济体

2、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财政部根据当时的国情,借鉴国际惯例而出台的第一个会计准则。它的颁布,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次重要转折,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体系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之后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法律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一系列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出台,原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订。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重新发布,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一、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一、基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 (一)与现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

3、章保持一致(一)与现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保持一致1999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6 年 2 月 1 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等都作了新的规定。原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已经与上述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一致,需要加以修改。(二)体现基本准则统驭准则的作用(二)体现基本准则统驭准则的作用基本准则不同于具体准则,它是准则的准则,应当规定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要求等,从而对各项具体准则

4、的制定起到作用,属于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是,从原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与这一功能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应当在基本准则中加以明确的确认、计量要求并没有得到规范。为了体现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指导我国具体准则的制定,需要对原有基本准则加以修订。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在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二、新旧基本准则的比较分析二、新旧基本准则的比较分析(一)总则的比较分析(一)总则的比较分析1、制定的目标与依据旧准则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它强调会计信息满足国家的宏观管理、有关各方、企业内部等三个层次的需求。新

5、准则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故将“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补充进来,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2、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旧准则的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它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有关各方、企业内部等三个层次的需求。新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定了新准则的目标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明确的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概念,并对此进行了理论概括。即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

6、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委托责任执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新会计准则目标更具体,依据表述更全面、严谨。不仅为建立和完善具体会计准则指明了方向,也为会计要素的构建,财务会计报告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适用的范围旧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新准则适用于在我国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表述得更为科学。4、与具体准则的关系旧准则仅明确“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当遵循准则”,新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分析(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分析旧准则第二章名称为:一般原则,具体

7、规定了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等 12 项会计一般原则。新准则将旧准则“一般原则”一章名称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规定了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 8 项会计一般原则。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趋同,将“权责发生制”提升到“基本前提”提层面;将横向“可比

8、性”与纵向“一贯性”进行合并,统称为可比性;将“历史成本计价”降低到“会计计量原则”的操作层面,在第九章“会计计量”中进行了规定;删除了“配比原则”,因为会计分期假定与权责发生制基础涵盖了配比要求;删除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因为国际惯例对收益期及各期收益额不确定的跨年度收益的资本性支出,不允许资本化,直接计入本期费用、损失。新准则将 2001 年 1 月 1 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经济实质重于,将旧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将旧准则中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合并在可比性原则中反映即同一企业的纵向可比和不同企业的横向可比;同时突出了相关性原则,相对弱化了可靠性,这为以后具体准

9、则中使用“公允原则价值”计价提供了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可以理解为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三)会计要素的比较分析(三)会计要素的比较分析旧准则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内容确定会计要素,新准则以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主体经济利益影响划分会计要素:资产与负债是“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收入与费用是“当期”

10、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所有者权益要素强调了与“资产”“负债”要素的关系,澄清了被动要素与主动要素的关系,明确了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利润”要素强调了与“收入”“费用”要素的关系,澄清了被动要素与主动要素的关系。1、资产要素旧准则中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并进行详细定义和解释,在确认方面只规定了资产的定义,没有规定如何确认资产。新准则对资产定义进行修订。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强调了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

11、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资产必须满足“三个特征”和“两个条件”,三个特征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包含未来经济利益。两个条件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项目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新准则没有资产的具体分类的规定,改由各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同时删除了大量的关于各类资产的计量与报告增加了确认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只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做出披露的规定。2、负债要素旧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债务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进行了深一层的细分,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

12、和解释。在确认方面只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规定负债的确认条件。新准则中的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规定在确认负债时,除符合负债的定义外,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强调了负债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删除了负债要素具体项目的分类,改由其他相关的具体准则来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3、所有者权益要素旧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

13、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做了修改,重新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使所有者权益依赖于资产和负债,将其性质定义为“剩余权益”;取消了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因为除了原来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外,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还包括外币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权益。引入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新概念,并将其作为会计要素,能清晰的反映利得和损失与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具体

14、信息。4、 收入要素旧准则中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新准则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从收入的定义比较来看,新准则强调了日常活动且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这样就区分了收入与利得:收入是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同时改变了收入的确认条件,由原来

15、的注重形式:收取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转变为注重实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能可靠计量。5、费用要素旧准则中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对费用进行了分类。新准则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新准则对费用定义做了修改 ,强调了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样就区分了费用和损失:费用是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此外,新增加了费用的确认条件。6、利润要素旧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

16、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新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四)会计计量的比较分析(四)会计计量的比较分析旧准则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这说明旧准则实际上只规定了历史成本这一种计量属性 ,并将历史成本计价作为会计一般原则之一。新准则新增了“会计计量”一章,在这一章新增三项条款:第四十一条强调了会计计量的重要性;第四十二条详细介绍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概念、含义和应用条件;第四十三条强调指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除非条件比较充分,公允价值是不允许滥用的。财务会计是一个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旧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只是在会计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原则作了原则性规定。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除了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如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