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26129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吴晓燕( 咸阳师专图书馆 ? 712000)? ? 高等教育评估中, 常常把图书馆的办馆水平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将它的设施视为衡量一所高校现代化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高校图书馆硬件? 图书馆馆舍, 是衡量图书馆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要建设一座高校图书馆, 除全面满足其功能的要求外, 还必须注重建筑物空间及环境艺术的美感。环境优雅、 造型新颖、采光充足的新型馆舍建筑成了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标志。本 文谈一谈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在图书馆中的美育效应。1? 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文化效应除图书馆建筑整体特色、 建筑设计特色外, 人们常称建筑空间的特色

2、为灵魂、 本质、 核心等。可见, 人们对于建筑中的空间赋予了多么神秘的色彩和多么重要的位置。基于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审视和探寻, 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文化效应看它的美育功能。1. 1? 建筑空间的感观文化图书馆建筑物组成的环境空间, 与毗邻四舍的群落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相通融。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感观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文化知觉方面。第一, 从它的理念角度来看, 为开放性的文化空间环境。本属? 社会离心空间?的图书馆为实现其开放性, 是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 向心空间?理论, 吸取了有利因素来创造符合自身的气氛, 使图书馆这个特有的建筑比其它任何类型的公共建筑都更强调其使用者的广泛深入与参与, 更争取读

3、者的主动性和理解。第二, 从它的实际角度看, 为开放性的文化视觉环境。譬如, 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和透明的隔断构成的空间序列, 给人以透明高大纵深的感觉。常用的以目录厅为中心的玻璃隔断可看到层层书架和阅览座位, 这 种空间视觉给人以毫无保留并向读者传递一个? 追求知识?、 ? 潜心攻读?的心理信息。室内读者临窗远眺, 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促人联想启迪思维。第三, 从它的空间欣赏角度看, 为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环境。这主要指利用中庭来处理的核心空间,? 共享空间?的设计方法, 即在建筑物的中心设置一个高大的空间中庭, 四面为交通空间, 或做目录厅或兼出纳台使其上贯通全楼直达顶层, 并覆

4、以玻璃屋顶, 阳光从棚顶直泻而下, 使天井内光线充足, 显得格外宽敞明亮。馆内以自然采光为主, 这种充足而舒适的光线能使读者感到视觉平和, 心情平静, 启发思维, 降低心理疲劳, 提高学习效率。也可采用中庭封顶形式, 在天花板下悬挂大型吊灯,加以装饰美化。1. 2? 建筑空间的装饰文化建筑空间的装饰文化也是通过视觉的感观来实现的。现代化图书馆, 无不装饰精美。第一, 表现在选用新材料来体现效果。建筑空间通过室内设计形成了某种气氛, 体现出某种意境, 并通过构造方法、 色彩、 材料( 现代的喷涂、 壁布、 地板砖、 花岗岩等) 和质地( 坚硬、 光滑、 沉重) , 以及巧妙的艺术处理来改变其空间

5、感, 调整和弥补建筑设计提供的既有空间的缺陷, 使新图书馆的室内外装修给人以美感。第二是巧用色彩语言增大表现能力。新建图书馆的外墙面, 材料色彩的功用强调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和谐, 多采用柔和的冷色调。同时在建筑物外部最具有特征的地方, 如门 厅、 窗户、 栏杆等部位点缀色调, 对整体环境氛围加强烘托,施加影响, 并在其主区域依据不同的要求, 运用色彩语言创造不同的联想和感受。第三, 提高光照质量, 改善视觉环境。在图书馆设计中, 自然光意味着高质量的光照环境。利用透光、 反光和散射光改善光环境, 创造最佳读者视觉环境,设计中如利用侧墙向空间凹进, 形成? U?字型三面侧墙采光, 或利用有色玻璃及

6、各种避光设施, 较好地克服了阳光的直射, 将直射光变成柔和稳定的间接光, 来提高并改善视觉环境质量, 达到平和视觉, 提高阅读效果。1. 3? 建筑空间装饰文化的绿化在图书馆建筑环境的设计中, 整体建筑的大环境中的虚空间环境, 为分体建筑。在各建筑分体之间的空地穿插进行植树, 形成一种不是绿化、 胜似绿化的人工环境。这种人工环境, 蕴含着一种环境绿化性感。如对于临近交通干道的图书馆用围墙或一定厚度的高绿篱笆分隔空间, 形成外闹内静的不同空间环境。也可将屋顶及墙面利用起来进行绿化, 打破呆板严肃、 几何形体的空间环境氛围, 创造出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的外休息场地。再就是设置外景, 创造意境。有了绿草

7、加流水, 使图书馆建筑的环境空间更增添情景意境。滴水传声, 以动显静, 更反射出空间环境的幽 静,这种艺术效果在图书馆造景中大多是由各种造型的喷泉来实现。这种喷泉情景以其主体动态的形象环境而引人注目, 它所创造的丰富语义更烘托了图书馆整体环境的氛围。可以说, 图书馆的合理绿化, 不仅美化了环境, 而且使读者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能得到正常的抑制和兴奋, 以创造出一个自然的藏书保护环境。正如一位名人所言:? 绿是人类生命的欢乐和希望, 草是绿中最舒坦的给人以安稳、 闲适、 豁达的意境。 ?这就是绿化感的艺术表现。1. 4? 建筑空间的静态与动态语感环境文化就图书馆建筑空间本体而言, 以? 静态?为特征

8、的图书馆建筑空间, 是一种最基本、 最普通、 较古老的空间形态, 它完整、 单一、 封闭并独立, 与其它外在的空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和贯通, 有着较好的? 私密型?和? 安谧感?。直到今天, 建筑上的一个房间、 一个厅堂、 一个院落, 自成一隅, 处于某种? 封闭?状态。这种空间便属于单一的围合空间, 是一种静态的空间表达。它的表 达形式多样, 或大或小, 或方或圆,?68?第 8 卷第 4 期? ? ? ? ? 河南图书馆学刊? ? ? ? ? 1998 年 12 月或规则或自由, 然而总的一个? 静?字, 概括了所有空间形式的特征。而这种特征, 就给读者的是一种内向、 安宁、 静穆而沉重的空间

9、感受。此种出发点, 是建立在读者静止不变的视觉基础上, 以利于读者平静如水的心境而形成的。与单一静态空间相比的另一种形式, 则是有机复合空间的一种极为活跃而富有生机的空间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外向、 连续、 流通、 渗透、 穿插与模糊, 建筑设计师可将图书馆以方形平面的四个角为出入口, 四边四个拱形为长廊。长长的拱廊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规整的节奏感和庄严感, 此属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对这一空间设计的目的, 是启示一种? 空间的动态美?。这种动态型感受的依据便是由设计 师的思想而引发的。在这种时空概念极强的动态空间中能体验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这种寓于哲理的动态语言启示会引发读者对馆舍的亲近及对

10、知识的渴求。就施工的建筑操作性语言形态而言, 给人带来了美感。不难看出静态的单一空间是基于静止不动的视觉原理, 那么动态的复合空间则是建立在人的不断变动的视觉基础上的。? 静寓动中, 动由静出?, 也正由于通过视觉感受, 才使人领悟出空间的语言, 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2? 图书馆环境艺术效应建筑本身有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 上面第一点所谈的是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 它所提供的是各种方便、 舒适的设备和欣赏的物质感受, 而另外从精神文化的功能来讲, 是指图书馆环境艺术的美育功能。2. 1? 环境艺术中的自然与人工艺术表现新型的图书馆建筑, 出现于二十世纪, 随之也产生了与 之协调的图书馆环境艺

11、术。就理论而言, 图书馆环境艺术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艺术之间传统的隔离状态。它的组成, 第一是自然, 然后是人工艺术。自然是包括自然界的体、 形、 声等; 人工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 以及环境雕塑、 环境绘画及工艺美术等。就其时空观来说, 是指对图书馆整体的把握, 即图书馆建筑及其周围的布局和内部空间的环境艺术。图书馆环境艺术的各个要素, 不仅要体现它自身的艺术性, 并且各个要素相互制约、 相互烘托、 相互渲染, 体现出一定的规划与设计意图, 也就是说, 建筑与周围环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过着意的艺术化加工, 不仅使图书馆经济实用, 而且舒适、 美观, 体现出图书馆的艺术环境。譬如说,一座美

12、观大方的建筑, 不仅为一个区域、 一座高校增添了艺术价值, 而且漂亮的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外观,包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 赏心悦目的内部环境美, 都是吸引读者, 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的良好条件, 这也是它的目的。 以我国著名的北京图书馆为例, 它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紫竹园分园北侧, 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建筑主体是仿古形式, 大厅内装饰着大型陶雕、 壁画, 室外是中国式的庭院, 配有雕塑, 整个空间组合错落有致, 布局严谨, 承袭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萃, 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是我国图书馆环境艺术的典范。又如法国国立图书馆, 是由四幢遥相呼应的巍峨建筑物组成, 外观象一本张开的书本,

13、 耸立于塞纳河畔。四周全是玻璃幕墙, 一眼望去是茂密的图书馆森林。这种意念是置读者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以宽阔、 舒畅的心情博览古今书籍。此种极高的艺术境界, 不能不由人为之感叹。2. 2? 新时期图书馆环境艺术的要求目前, 在趋于完善的图书馆美学领域中,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图书馆的环境美, 也就是建筑的环境艺术, 它是将主体建筑置身于自然景观, 体现出自然的审美情趣。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图书馆的职能在于满足? 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需求不仅包括对图书质量与服务需求, 还有对服务环境的需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谈到:? 照天性来讲, 人都是艺术家, 它无论在什么地方, 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

14、中去。 ?21 世纪的图书馆迎接的是一大批全新观念的读者,这个? 新?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上, 而且体现在他们 对图书馆所持有的态度上。他们不仅以批评的眼光去选择图书馆, 而且以挑剔的态度去评判图书馆的一切。他们的知识面会触及到哲学、 社会科学、 美学、 未来学等各种学科领域。知识面的扩大, 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如果忽视了建筑艺术, 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 追求图书馆环境艺术是今后建筑观念的趋向, 自然美为人所崇拜。2. 3? 图书馆环境艺术的形象美育前面谈及的是建筑物的空间与环境。如果说将人的形象美也置于图书馆环境美的艺术之中, 这也是一项人为的关键性的形象美育职能效

15、应。作为知识、 情报信息存贮与传递中心的图书馆, 如何适应形势, 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满足人们的文化、 精神需求, 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将图书馆置于环境美育中来谈,读者第一印象是馆舍, 然后就是图书馆员的服务形象。馆 员是读者服务的? 第一窗口?, 在第一线面对面地对读者服务。而表现馆员形象的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个是馆员的服饰, 另一个是馆员的语言, 因为馆员的服装、 修饰、 言谈举止等印象会深深地留给每一位读者, 成为一种内在的直观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选择那些知识面宽、 年轻有为、 外向型、 主动热情的馆员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一线服务。也正因为它所包容的内涵较深, 难以为人们所改变, 代表着

16、一个部门的面貌和水平, 以及影响着读者对知识的渴求与图书馆的整体威望。所以说, 美的形象体现是 通过热情、 主动、 周到、 耐心的服务, 引导读者追求积极的情趣和知识, 加上职业的特殊美表现, 能给读者以清新、 赏心悦目的美感; 另外,还可通过馆员的姿态端庄高雅, 动作稳健敏捷, 工作用语标准通俗易懂, 并推广普通话, 从而使读者对馆员产生信任的美感。总之, 良好的图书馆建筑内外部环境, 以及人文的环境感受所产生的综合美育效应, 对读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是一种物质效应对精神效应的积极作用, 也是以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改善读者的心理机能, 激发读者的美感情趣, 从而达到读者心旷神怡、 刺激求知渴望和探索热情, 提高学习和研究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1? 常雅红. 试谈美育学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图书馆员,1995, ( 1)2? 王? 琼.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环境效应. 河南大学学报,1997, ( 3)3? 张玉娥. 论图书馆环境艺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 3)?69?吴晓燕: 论图书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