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1-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25120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二轮复习1-1-1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历史二轮复习1-1-1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历史二轮复习1-1-1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历史二轮复习1-1-1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历史二轮复习1-1-1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二轮复习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二轮复习1-1-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专题考纲重点解读】(教师用书独具)考纲考点考点解读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 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1)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相 互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2)梳理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归纳中 国古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演 变,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认 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

2、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 抑商”和“海禁”政策(1)明确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认识古代农 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史实,认识手工业发展的特 征 (3)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 特征,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 特点;理解“重农抑商”“海 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认识 春秋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掌握儒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 变历程,理解董仲舒新儒学 、宋明理学的影响;分析明 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对儒 学发展的影响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 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 生和发展(1)掌握中国四大发明等主要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 展的贡献 (2)梳理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历程,认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脉络 (3)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成 就,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 特色及原因;掌握京剧等剧种产生 发展的

4、历程,说明其艺术特征; 认识京剧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地位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5.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 度(2)西方人文精 神的起源(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内容 、特点、实质及影响,认识民主政治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罗马法的演变历程、主要内容, 分析罗马法实质及影响,理解法律在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掌 握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 的思想主张,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是近代人文精神 的起源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

5、破高考命题猜想【专题导航】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时间跨度公元前2070年夏 朝建立1840 年鸦片战争前 夕古希腊: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 1453年东罗马 帝国 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表 现政 治 文 明(1)王位世袭制、分封 制和宗法制,构成 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要内容和特 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是中国封建社 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古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逐渐由“开放” 走向“闭关锁国” ,开始落后于世界 潮流(1)古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 西方代议制的根源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罗马法

6、律不断演 变并得到完善,形成 罗马法律体系。博大 而缜密的罗马法对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影响,是近现 代欧美国家法律的源 头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表 现经 济 文 明(1)“男耕女织”、精耕细 作的小农经济 是古代中 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 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的 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 经济的束缚海上贸易兴盛 ,奴隶制工商 业发达,推 动了雅典民 主政治的兴 起与繁荣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表 现思 想 文 明(1)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的中国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对中国乃 至

7、世界影响深远 (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 发达,思想文化繁 荣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 苏格拉底都关注社 会,研究人,体现 了希腊文化的理性 精神和人文主义的 本质,古希腊成 为西方人文精神的 发源地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时间断限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 与发展阶段线 索 特 征政 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另一方面,官僚体

8、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 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 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线 索 特 征经 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文 化(1)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 为汉赋 (3)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9、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一、政治上:从周代“天下共主”到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商周的政治制度(1)商周实行 ,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 ,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局面。(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 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嫡长长子继继承制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 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 ;地方推行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 ,王国威胁中

10、央;汉武帝颁布“ ”,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皇权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县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举制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二、经济上: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1)先秦时期的耕作技术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 的演变;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始出现。(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和代田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1)西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技艺高超;春秋战国时期官营、私营和 三种形态并存。(2)汉代开始用煤炭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

11、”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铁铁犁牛耕家庭手工业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3商业(1)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周朝时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 ,中外贸易发展起来。4经济政策(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破坏,封建 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 制度。丝绸之路土地私有制盐铁专卖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三、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展1从“百家争

12、鸣”到思想“大一统”(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春秋末期的 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2科技文化(1)科技: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2)汉字:商代 的出现,标志中国文字走向成熟。(3)文学:春秋时期出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体盛行;汉代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

13、文学成就。甲骨文诗经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通史专题考向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视角1 从历史遗存角度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影响【典例1】 (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铜兵器 D铁铁制农农具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宗法制与甲骨文解题关键迁移理解宗法制的影响及甲骨文的特点辨析 选项A“宗”,是一个会意字,“示”指神祇,“宀 ”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 骨文中“ ”象宫室屋宇之形,则“ ”表

14、示祖先牌位,正确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辨析 选项B秦始皇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宝 座,甲骨文是商代文字,错误C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 没有联系,错误D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代 文字,错误答案 A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视角2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典例2】 (2013课标全国,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

15、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解题思路定位知识分封制、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把握题眼战国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 无明显等级差别;东方六国地区差别明显 辨析 选项A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错误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是等级序列,错误 C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 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正确 D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错误答案 C课前线索必读主干知识导学核心考向突破高考命题猜想【主题深化】 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1)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继承的嫡长长子制原则则;影响了古代对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统治理念等。(2)社会习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丛书 、家族家谱谱修订订、宗祠家庙庙建立;民间间的尊宗敬祖、认认宗归归祖、渴望亲亲情的传统观传统观 念、祭祖扫扫墓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