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724997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氟吡啶的合成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氟吡啶的合成研究刘毓林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前言氟取代吡啶类中间体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2 氟毗啶( 2 f l u o r o p y 耐i n e ,C A S3 7 2 4 8 5 ,简称2 F P ) 是合成抗组胺药物苯吡胺( p h e n i r a m i n e ) 、抗心律失常药双异丙吡胺( d i s o p y r a n l i d e ) 、抗癌药物( S ) 喜树碱( c 锄p t o t h e c i n ) 1 】和农药中间体如吡啶硫酮类杀虫剂等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合成液晶材料的重要中间体【2 】,2 氟吡啶可作为特殊溶剂如锂离子电池用电

2、解液 鸸 的溶剂 3 】等。其结构式为於,分子量为9 7 0 7 ,沸点为1 2 6 1 2 7 ,闪点为2 8,密度为1 1 2 8 1 1 3 0 ,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常温下稳定。合成2 氟吡啶的方法较多,以2 氯吡啶为原料的氟取代反应,其中以氟氢化钾为氟化剂【4 】温度过高:以氟化钾 5 8 】或氟化氢【9 】为氟化剂,反应条件适宜,原料2 氯吡啶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来源广泛。以2 氨基吡啶【1 0 1 2 】为原料的重氮氟化反应,由于重氮化反应需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操作复杂,危险性大,且2 氨基吡啶原料价格高,该法用于氟取代难度较大的氟代反应。以2 硝基吡啶为原料的脱硝氟代

3、反应 1 3 】,生成的亚硝酸盐分解物反应活性高,反应产生副产物,使原料收率下降。吡啶的电解氟化 1 4 】,目标产物收率低。吡啶与氟气或二氟化氙反应【1 5 、1 6 】以及四氟硼酸N 氟吡啶盐【1 7 、1 8 】的转化制备,反应过程需用到氟气、二氟化氙,危险性大。从合成文献看,2 氟吡啶( 以下简称2 F P ) 较好的合成方法是以2 氯吡啶( 以下简称2 C P ) 为原料,无水氟化钾等为氟化剂,在一定的溶剂和催化剂作用下氟取代反应制备。有关反应式如下: q c 。+K F s 0 I V e n tc a t a I y s t+ K C I本文以该法制备2 F P ,采用高温下稳定

4、性较好且具有较高活性的溶剂C 作为反应溶剂,不添加相转移催化剂,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二、实验步骤1 、主要实验原材料2 氯吡啶( 工业级,含量9 9 2 ,水份6 0 0 p p m ) ,高活性无水氟化钾( 工业级,含量9 9 ,水份 3 0 0 0 p p m ) ,溶剂A 、溶剂B ( 化学纯) ,溶剂C ( 工业5 8级,含量9 8 ,水份 1 0 0 0 p p m ) 。2 、实验步骤在1 L 高压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原料2 氯吡啶、溶剂( 经4 A 分子筛脱水处理) 、高活性无水氟化钾和助剂等合釜,用氮气置换,使反应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开反应搅拌,开加热套升温至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可达O

5、5 0 6 M p a 反应一定时间后,冷却,卸压,丌釜,用少量溶剂清洗反应釜,产物液减压抽滤,分除反应产生的氯化钾和未反应的氟化钾,加少量的溶剂淋洗二次,产物液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三、结果与讨论1 、溶剂的选择由于2 C P 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不高,反应一般在2 0 0 以上的较高温度下进行,这样在选择溶剂时需考虑其高温的稳定性,常用的极性非质子试剂如D M S O 、D M F 、D M A 等均不适合在这一温度段反应,为此我们选择了几种高温溶剂:溶剂A 、溶剂B 、溶剂C 进行研究。在固定氟化钾与原料配比( K F :2 C P 的摩尔比为2 O :1 ) 、溶剂与原料重量比( 溶剂:2

6、 C P 的重量比为4 5 :1 ) ,改变溶剂,反应结果见下表:表一、不同溶剂下的反应情况反应时间,小2 C P 的转化 序号溶剂反应温度,产物颜色 时率,2 3 584 3 2淡1溶剂A 2 5 086 0 2稍深2溶剂B2 4 083 9 1深2 5 086 5 4淡 3溶剂C 2 9 049 6 7稍深从上表可见,效果上看溶剂A 较溶剂B 好,从文献上看2 4 0 以上溶剂B 稳定性变差,有分解现象,产物颜色深是个例证。对于2 5 0 以上的高温反应,溶剂C 显示其良好的特性,实验中2 9 0 4 小时2 C P 的转化率达9 6 7 。同样的条件在2 5 0 反应8 小时,溶剂C 中

7、2 C P 的转化率为6 5 4 ,而溶剂A 中为6 0 2 。不加原料2 C P 对溶剂C 和氟化钾于2 9 0 反应5 小时,G C 分析,溶剂C 未见任何变化,空白试验表明溶剂C 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为了获得较高的原料转化率,我们选择了溶剂C ,进行氟取代反应。5 92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在2 5 0 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 1 妤:2 C P 的摩尔比为2 O :1 ,溶剂A :2 一C P的重量比为4 0 :1 ,催化剂用量为2 C P 重量的6 ) ,选择不同的高温相转移催化剂( P T C ) 进行反应,结果如下:表二、2 5 0 下,P T C 对反应的影响序号P T C2

8、一F P 反应收率,lP E G 一4 0 05 6 O2氯化四苯基鳞5 7 63聚乙二醇二甲醚5 4 44无5 4 5可见在较高温度下,P T C 对反应影响不大。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溶剂C :2 C P = 4 5 :1 ( 嘶,吼) 、氟化钾:2 C P = 2 O :1 ( m o l m 0 1 ) 的配比下,改变反应温度,有关反应情况见下表:反应温度,反应时2 C P 的转化率,2 F P 的选择性,2 F P 反应收率, 序号 间,小时l2 3 082 9 49 9 - 32 9 222 5 086 5 49 6 86 3 332 7 04 57 1 39 7 36 9

9、442 8 048 5 99 6 28 2 652 9 049 6 79 7 49 4 2由上可见,反应温度越高,2 F P 的反应收率越高。在2 9 0 时,反应收率达到9 4 2 ,由于已达到较高的反应收率,考虑到反应设备的设计温度,未进行3 0 0及其以上温度的反应试验。选择反应温度2 9 0 。4 、氟化钾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溶剂C :2 C P = 4 5 :l ( t ) ,改变氟化钾与2 C P 的摩尔配比,于2 8 0 反应4 小时,有关结果如下:表四、氟化钾用量对反应的影响K F :2 C P ,2 F P 的选择性, 序号2 C P 的转化率,2 F P 反应收率, ( m

10、o l m o I )11 0 :17 9 89 2 07 3 421 2 :l8 5 09 7 98 3 231 6 :18 8 39 7 48 6 042 O :18 5 99 6 28 2 6由上结果可见当K F :2 C P ( m o l m 0 1 ) 为1 6 :1 时,2 F P 反应收率反应收率最高,但1 2 :1 及其以上配比,2 F P 反应收率变化不大,较低用量的氟化钾对后处理有利,且有利于传热和传质,故选择摩尔比为1 2 :1 。5 、溶剂C 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固定K F :2 C P 的摩尔比为1 2 ,反应温度2 8 0 的条件下,改变溶剂与原料的重量配比,反应4

11、 小时,得下表结果:表五、溶剂C 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序号溶剂C :2 P ( 删w t )2 F P 反应收率,2 F P 时空收率,g ,L l l r11 1 :14 2 52 7 422 0 :l6 3 528 - 333 0 :l7 6 53 8 844 5 :l8 3 23 0 1由上结果可见,溶剂C :2 C P ( 州 机) 为4 5 :l ,2 。F P 反应收率最高,而配比为3 0 :1 时,时空收率最高。溶剂C 对反应有着较大的催化作用,溶剂量少时,反应收率明显下降,副产物增加,反应液颜色加深,这由于溶剂量少时,反应液传热传质变差,从而影响反应收率;但溶剂量较大时,时空收率下

12、降。综合两方面的因素,选择溶剂C 用量为溶剂C :2 C P ( 、训叭) = 3 0 :l 。6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在2 9 0 ,以溶剂C :2 C P = 3 :1 ( w t 叭) ,K f :2 C P ( m o l m 0 1 ) 为1 2 :1 ,进行氟化反应。表六、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序号反应时间,小时2 C P 的转化率,2 F P 的选择性,2 一F P 反应收率,137 8 79 5 57 5 2248 6 79 4 18 1 6359 5 29 3 48 9 0由上可见,延长反应时间,2 一C P 的转化率上升,而2 一F P 的选择性下降。考虑到反应5 小时已达

13、到较高的反应收率,由于反应温度高,时间长能耗高,故不进行较长时间的反应。选择2 9 0 反应5 小时。四、实验结论由于2 C P 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不高,反应在2 0 0 以下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转化率极低,2 0 0 以上温度下进行该反应,经实验并不像文献【6 8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在高温下并不起多大的作用,由此采用高温下稳定性较好且具有较高活性的溶剂C 作为反应溶剂,实验中获得如下较好的结果:l 、以2 一氯吡啶和无水氟化钾为原料,在溶剂C 存在下氟化制备2 氟吡啶的方法是可行的。2 、氟化制备2 氟毗啶的优化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 9 0 ,反应时间为5 小时, 溶剂C :2 氯吡啶( 枞) 为3 :1 ,氟化钾:2 氯吡啶( m o l m 0 1 ) 为1 2 :1 。3 、在优化工艺条件下,2 氟吡啶的反应收率可达9 0 。精馏纯度可达9 9 以上。4 、该反应具有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压力低、反应时间短、溶剂稳定性好、溶剂反应活性高并且无需添加相转移催化剂等特点。溶剂同收率高,其溶剂蒸馏回收率达9 5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