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724972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勾践灭吴课件1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 的第二课:勾践灭吴 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掌握文中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用 法。 重点: 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得用法,文言特殊 句式。 难点: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 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提到勾践,大家可能会想到“卧薪尝胆”的故 事,是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据说他睡觉在柴草(薪)上,吃饭、睡觉前都要 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 ,终于打败了吴国,下面我们看一看勾践是如何 灭吴 的!颜迈颂蒲松龄 :(项羽)(勾

2、践)勾践灭吴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 吴 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 ,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 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 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 国。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 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 在位。越王勾践退守到会嵇山时, 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 践退守到会嵇山后,卧薪尝胆,富 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 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 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 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 刻的启示。 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 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 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

3、之 手。一般的看法是,国 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 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 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 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 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21卷,分周 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 吴语 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2 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 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 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 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 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由于国语在内 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 ,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

4、不及左 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就文学价值而言,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 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 ,具体表现为1.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 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 周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 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2。 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 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 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 ,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 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3。 所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策,有些部分写 的似精练、真切。由于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国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

5、一,诚如崔述所说:“ 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第一段的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 1.栖 2.退 3.知 4.爪牙 5.养 6.既 7.然后 8.无乃后乎? 9.何后之有?引申为退守管理。资,管理供养副词性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太迟了吧?疑问代词“之”做宾语,宾语前置。哪有什么 晚的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古:武士 今:帮凶(贬义)已经然,代词,这样;后,以后。这样以后第一段译文 越王退守到会嵇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 父辈兄弟和同姓兄弟,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 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 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

6、天旱的 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 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 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 拔出来供养他们。就象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 ,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国君您已经退守到会嵇山 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 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 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 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动身出使吴国。第二段的重点词语 说: 其: 此也: 去: 宦:告诉自己作代词,代人(第三人称)、事(远指,那)作语气助词吾其还也(委婉语气,还是) 其如土石何?(将) 其谁曰不然(难道)判断句式摒弃,引申为不做名词作

7、动词,作奴隶 我们再来看第二段的译文: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 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 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 国政策。”于是埋葬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 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 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 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情就不去做 ,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 然后恭卑的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 。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1.广运: 2.帅: 3.丈夫: 4.饩: 5.嫡子: 6.洁、美、饱: 7.庙: 8.礼:指土地面积的长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8、。通“率”,率领。古:指男子 今:常用于男女二人结婚后,男为女的丈夫。 谷物,食物。旧指妻子所生的儿子,特指嫡长子使动用法,使之洁、美、饱名词用做状语,在庙堂上。礼遇,接待。这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 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召集他的父辈 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 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现 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 下令:青壮年不许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 年的妻子;女孩子要到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 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 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

9、守护 。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 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 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 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 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象自 己的亲儿子一样。 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 ,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 之士,供给他们清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 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厉义理。前来投奔 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 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 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 不吃

10、,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 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 食。我们 再来看一下第四段的重点词语 1.父兄: 2.节: 3.非也: 4.安与知耻: 5.众: 6.患: 7.衣: 8.旅进旅退:父老兄弟 克制判断句(表否定),不是你们的罪过疑问句,哪里知道耻辱 人力,名微而众寡 担心名词用做动词,穿旅,共同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 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 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 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 罪过,是我的罪过。象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 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 请求说:“

11、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象自 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 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 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第四段译文 于是召集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 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 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 数量不够用。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 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 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 想到将受到惩罚;象这样,就有合于国家 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 无羞耻之心;象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 规定的刑罚。”第五段重点词语 果: 劝: 勉: 可无死乎? : 是故: 败吴于囿: 遂:果断劝

12、勉“可无?”反诘问,难道不吗?因此败,使动用法;介词结构后置句于是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 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 女鼓励丈夫,说:“谁象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 百姓啊,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 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 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 了吴国。 练习题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2.对于越国求和,子胥与太宰否各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3.为了复国,勾践对外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4.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臣闻之.

13、无乃后乎?子胥谏曰:“不可!.虽毁之,亦无及也.” 太宰否谏曰:“否闻古之伐国者又何求焉?” 越人饰美女八人.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勾践说于国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而无可死乎?勾践忍辱图强,全国同仇敌忾.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知 复 既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4.孰为汝多知乎1.山重水复疑无路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3.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既而儿醒,大啼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3.将军既帝室之胄知道感到,感觉主持,管理。知识。重复。副词,再,又。恢复。副词,不久。副词,已经。连词,既然。 劝 1 果行,国人皆劝2 劝君更尽

14、一杯酒 遂 1 自杀未遂2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3 遂使之行成于吴1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当 2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6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劝勉 劝说。成功 于是,就 终于 掌管 对着,向着 介词,在、值、正当 阻挡,把守 必定 将勉励二。给 下面 一段 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做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嵇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 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 也曰女忘会嵇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 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卧薪尝胆译文:勾践困守在会嵇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 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 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 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 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嵇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 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 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 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慰问死 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