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724972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高中政治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标与考纲解读(一)课标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二)考纲呈现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三)学习提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通常以古诗词、名言警句、历史人物的事迹、年度间的重大活动为载体,以引文型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3.结合党领导人民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表现出来的

2、精神,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 考点梳理与突破考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考点梳理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学习小贴士根 魂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

3、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学习小贴士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二)题眼突破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含义体现典例团 结 统 一指

4、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 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 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 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 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在国家发展的各 个历史时期,都 迸发出强大的力 量,使任何征服 或分裂中华民族 的企图都不能得 逞“四海之内皆兄弟” 、土尔扈特东归、 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爱 好 和 平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 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 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 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 献的精神中国为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化干戈为玉帛”“礼 之用,和为贵”、郑 和下西洋、中国积 极参与联合国的维 和行动等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

5、艰难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 贵贱死生动其心”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怨天,不尤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学习小贴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是相互排斥的,有时,一则材料可以同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若干 方

6、面,如“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 负斯楼”。这副对联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又体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例1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 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 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广 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这说明( )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利益冲突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A. B.C.

7、D.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品格和中国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题意。中国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在具体利益上也存在着某些 冲突,说法错误;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答案 B迁移训练1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 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B.C.D.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对联为载体,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

8、理解能力。这幅对联歌颂五公祠的民族气节和崇高风范以及他们身处逆境顽强拼搏,不忘国家和人民的无私精神,由此不难看出符合题意。考点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考点梳理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学习小贴士考查一种言行是否爱国,必须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审视,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

9、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二)题眼突破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爱国主义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内涵。古人云,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它更多地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壮怀激烈,而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例2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 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

10、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 是(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应该从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分析。符合题目要求;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不正确;村立 共产主义理想,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高目标,不正 确。 答案 B迁移训练2 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

11、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 B.C.D.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现代的艺术形式,也没有以特殊音乐 形式展示爱国主义情怀,而仍然采用传统的艺术形式歌 曲,来展示爱国主义情怀,因而和错误,不选。材料中 歌曲之所以得到人民喜爱,是因为其形象生动,形式和内容 达到完整统一,故答案选B。考点三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一)考点梳理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学习小贴士不要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12、民族精神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近百年来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二)题眼突破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特性项目类别内涵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

13、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理 想信念,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是与时俱进的。 先进性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 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在于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例3 我们民族的“精神能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党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 在人民群众中屹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A.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B.深厚的民族性C.相对的稳定性D.彻底的革命性 解析 通过题干中的“新的内涵”和“共产党员的

14、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选A。答案 A迁移训练3 某校高三(1)班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开展以下活动:举办一次展览,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我国近代历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件。(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策划者,请你写出可能涉及到的知识要点(至少三点),以及对这次活动的总体认识。(2)为了开展这次活动,该校教学楼的走廊上要张贴一些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和典型人物的画像,请分别举两个实例。答案 (1)主要内容:井冈山

15、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 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 总体认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 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 个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 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虽九死其犹 未悔”(屈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曹操)等。典型人物如:袁隆平、刘翔等。 解析 第(1)问谈认识,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样”角度思考。这次活动主要展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 取得的民族精神成果,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因此 要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角度思考。第(2)问题目开放 ,只要合题意,即可。考点四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一)考点梳理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