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721716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 本文首先说明了网版印刷对网版的要求, 进而针对这些要求从丝网目数的选择及绷网、温度、时间等几个方面着手说明了如何控制网印制版质量。 一、网版印刷对网版的要求一、网版印刷对网版的要求 (一)对丝网的要求 丝网是网版印刷的基础,选择适当的丝网是网印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网版印刷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所以与之有关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选用丝网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印刷要求,选用不同的丝网。通常在选用丝网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考虑: 根据承印物种类选用丝网; 根据油墨性质选用丝网,不同油墨有不同的适应特性; 根据丝网材质和性能选用丝网。选用时,要考虑丝网本身

2、的材质和物理性能,根据不同的适性选择相应的丝网。 但因为选择丝网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除考虑丝网以外,还要考虑油墨、承印物的成本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制约因素等。 掌握选用的方法并注意有关的问题, 选择丝网才能得心应手。选择丝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首先考虑油墨通过丝网的难易程度,一般选用时考虑这方面比较多。中间色调用油墨一般透明度高,颜料颗粒比较微细,相对颜料载色体的比率要多,油墨的通过性要好,这种油墨使用高目数丝网时也能很好地通过;一般塑料油墨的通过性较好;特殊用途的油墨,颜料浓度高的油墨,尽管是细粒子,但通过性相对来说比较差。 2根据原稿图文线条精细程度选择丝网。一般情况下精细线条要选

3、择高网目丝网。 网版印刷中,承印物种类繁多,承印物的材料也各具特性。通常选用丝网时可根据承印物的材料进行选择。当承印物是玻璃时,可选用厚绢网、单丝尼龙丝网、薄涤纶丝网、薄绢网、不锈钢金属丝网。 除此之外,丝网有白色、黄色、琥珀色、红色等。丝网的颜色对制版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有色丝网、如黄色、红色、琥珀色,晒版时可起到防止光漫射现象的作用,而使用白色丝网晒版则会出现明显的漫射现象。这是因为,感光材料在紫外线区域有较大吸收峰,白色丝网在光源照射时反射的是白色光, 因而对感光材料有影响。 照射光通过阳图软片透明部分到达乳剂敷层,照射光接触白色丝网时发生反射、屈折反射、漫反射现象,使印版出现浮射现象即

4、晕影。 如果使用有色丝网则会防止这种现象, 因为有色丝网能够吸收一部分照射光,从而减少照射光的反射强度,而且有色丝网反射的是色光,这种色光是不活性光,所以对感光材料不会产生影响,特别是精细印刷品在印刷时,丝网的颜色尤为重要。 尼龙丝网由化学合成纤维制作而成,属于聚酰胺系。尼龙丝网具有很高的强度,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弹性都比较好,由于丝径均匀,表面光滑,因此油墨的通过性也极好。比如,网版印刷的承印物是玻璃,图像精度要求较高,则选用进口高档油墨,故以选用尼龙丝网为宜。 (二)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网版印刷对丝网版的要求就是它对图像的再现性,而决定再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选择一种好的感光材料

5、。所谓丝网印版的再现性、是指丝网版对原稿图像的再现能力。它表现在丝网印版的精度、清晰度等各方面。 1丝网印版的精度 丝网印版的精度是指印版的图像、文字、符号等的位置与尺寸精度。它与制版的材料和方法有关,如手工封涂和切刻制版的精度常低于感光制版;间接制版的精度高于直接制版。 2丝网印版的清晰度 在摄影中,清晰度是指软版上图像边缘密度变化的程度,在丝网印版中则指版膜图像边沿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整齐程度。它包括三个要素;肩锐性、架桥性和平整性。 (1)肩锐性。是指版膜图像肩部的方正程度。方肩(90) ,印迹的三维性好;塌肩,印迹边缘的墨厚不匀,且有印迹扩大的现象。 (2)架桥性。是指版膜图像边沿

6、跨越丝网网边时,保持原图形状的性能。架桥性好,图像边沿再现性好,跨越网边的图像边缘会变形,变形的程度与版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图像边沿与网孔的位置等有关,其印迹呈锯齿状。 (3)平整性。指版膜印刷面(与承印物接触的一面)的平整程度。平整性决定着版膜与承印面在印刷时的密接程度。平整性好,印刷时两面密接,墨流不会越界,印迹光洁,平整性差,版膜表面随丝网的网孔而起伏,墨流会流入不密接部分,使印迹边缘出现锯齿,且每隔两个网孔出现一个锯齿, 齿的开头和大小近似不密接的范围。 用粗糙度仪可测量版膜表面的起伏差。差值大,则平整性差;差值在 37um 间,可在各种承印面上获得清晰性好的印迹。 3印刷面版膜的厚度

7、 网印版印刷面的版膜厚度影响到印迹的墨层厚度及清晰度, 尤其对细小图像的影响更大,甚至会改变网点的阶调值和色彩等。 当产品要求墨层厚、 线条粗时, 则相应要求版膜厚一些。因此版膜的作用要符合厚度要求。 4丝网印版的脱膜性 脱膜性是指版膜从印版的丝网上去除的难易程度。制版质量的标准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越经济越好。 要达到以上要求,制出比较合格的印版,就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感光材料,印制精细的照片效果,要求用油性、厚膜感光浆(最好是进口的) 。 (1)丝网制版对感光材料的要求。制版性能好,便于涂布,有适当的感光光谱范围,一般宜在 340440um,感光波长,制版操作和印版贮存需有严格的

8、暗室条件;波长过短,光源的选择、人员的防护将变得较为困难;感光度高,可达到节能,快速制版的目的;显影性能好,则分辨力高,稳定性好,便于贮存,减少浪费。 (2) 网版印刷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感光材料形成的版膜应适应不同种类油墨的性能要求,具有相当的耐印力,能承受刮墨板的相当次数的刮压;与丝网的结合能力好,印刷时不产生脱膜故障;易剥离,不易产生鬼影,利于丝网版材的再生使用。 二、网印制版的质量控制 二、网印制版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由于网印的广泛发展,需要的网印材料不断增加,对网印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此,网印模版要求尺寸稳定,印刷精度高,网版的耐印率高等,所以制造网印版在整个网印工艺中占有很重要的

9、地位。这里就网印制版的质量问题作简单讨论。 (一)丝网目数的选择及绷网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1丝网目数的选择 丝网目数的选择要根据所印图纹以及对图纹的要求决定。如果图纹较大,线条较粗,而对图纹的要求又不那么精确, 可以采用目数比较低的丝网。 反之, 如果图纹小巧, 线条细窄,对图纹要求精确,就应采用目数比较高的丝网。 丝网目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因为丝网目数比较低的印版,印浆的渗透性好,网眼不易堵塞。但目数太低,容易使印料渗透太多,造成图纹边缘不清,图案失真的现象。 丝网目数高,能达到图纹边缘清晰,线条挺括的要求。但丝网目数不能高于印料目数,否则,容易堵塞网孔。所以,应该选择适中的目数,一般在

10、 120300 之间。 2绷网 丝网在绷上网框时,松紧程度应适当,并要注意在网框内的各点张力相同。如果丝网绷得过紧或过松,或者各点的张力不一致,则可能产生以下问题: 丝网绷得过紧,致使印版丝网失去弹性,而造成印刷时图案失真; 丝网绷得过松或各点张力不相同,则精细线条无法显影;图纹的边缘出现锯齿形,图纹失真;印刷过程中产生漏浆现象; (二)温度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印版质量的优劣与制作时的各类温度有关,包括操作室内温度、烘箱内温度、曝光箱内温度、显影液温度。 1操作室内温度 操作室内温度一般以保持在 25左右为宜。冬夏季节要注意温度的调节与控制。 2烘箱内温度 按照制版材料各自的性能指标所定的烘干温

11、度,应该因地制宜地从规定范围的下限开始逐步作试验,选择最佳烘干温度。 烘干温度过高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是显影困难,产生蒙翳或者显不出;二是丝网失去弹性,致使印刷的图纹失真。 烘干温度过低,干燥时间就要相应延长,否则版面就不能充分干燥。 3曝光箱内温度 此温度极易被人们忽视。往往烘干温度掌握得比较好,但由于曝光箱内温度的影响,最终使制版失败。 曝光箱内温度取决于光源的种类。若属于冷光源,一般可以不作考虑;若光源辐热比绞强,为高压汞灯之类,则应特别注意。由于高压汞灯不能瞬间点燃,因而通常采用数块版连续曝光的方法。这样,就可使曝光时印版表面温度高达 85以上。在曝光箱内安装排风设备,以降低印版表面温度

12、。一般来讲,印版表面温度不能超过烘干温度。 4显影液温度 显影是制作印版成败的最后一个条件。当由于前道工序操作不慎造成显影困难或显不出时,常采取增加显影液温度的方法,以便加快显影速度。显影液温度应注意有所控制,一般以烘干温度为上限。 若显影液温度过高,极易出现以下问题:易使版面溶胀,花纹四周产生锯齿形;易使图纹边缘发毛,产生图纹变形现象。 (三)时间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制成的印版质量的优劣与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对时间的控制与温度一样, 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在烘箱内的烘干时间、曝光时间、显影时间。 1.在烘箱内的时间 这个时间首先应视版面的干燥程度而定,其次要考虑烘干的规定范围。 2曝光时间 曝

13、光的过程是一个光化学反应的过程, 不管对何种版材, 曝光时间尽管都有个规定数值,但也要做多次试验。在制版中要对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估计显影后将发生的问题,从而最后确定合适的曝光的时间。 从显影时的情况判断曝光时间是否恰当。 显影快,图纹清晰,线条挺括,证明曝光时间合适; 显影困难或显不出,证明曝光时间过长。 (1)线条边缘锯齿状。是曝光不足,使吸收光而交联的感光材料不完全交联,显影对感光胶产生溶胀和部分溶解所致。显影过程中图案受外力,如揩擦等使线边拉脱。高精密度图案却选用低目数丝网也会产生毛边, 若出现这种情况, 解决办法主要是选定正确的爆光时间。 (2) 在曝光时间适合的情况下, 网版中不该

14、显去的部分脱落或应该显去部分有残留胶存在,应检查;照相底版的反差是否准确,有无沾污等;感光膜贴在丝网上曝光前的烘干温度是否偏高,引起胶膜的热交联而显不出,或因胶膜干燥不够充分,显影脱落等;照相底版与感光胶膜互不紧贴,有折光影响;光源与工件间的距离同曝光时间的关系未调节好,引起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光源与网版间的位置不正确, 引起同等时间内的曝光量不等; 感光胶 (膜)不均匀,在同一块网版上的不同位置上的质量差别。 3显影时间 一块制作成功的印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相对显影时间短。这就是说,胶膜层附着力好,显影又要快。如果显影时间长,不但表明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印版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

15、制作失败。因为在曝光过程中,光化学反应不是充分的,显影液溶解未透光部分的胶膜, 同时也影响到反应不充分的部分。 因此, 显影时间一长, 就要影响到印版的牢度。显影时间过长,会出以下问题: (1)图纹边缘溶胀,线条不清; (2)膜层或胶层表面松滑,对丝网的附着力降低; (3)膜层、胶层易脱落; (4)版面减薄,出现砂眼; (5)图纹边缘发毛,线条不挺括。 4衡量一块丝网模板的质量应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1)在网印过程中丝网的回弹性相对保持稳定,网模接近网印前的原有张力; (2)印料通过性能好; (3)图案线边平整,无锯齿,麻点; (4)网印过程中,要保持网印前网模的原有网印精度和分辨率; (5)

16、网模使用寿命长,即耐印、耐磨、耐清洗、可以重复使用等。 结论 结论 制作一块印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还有曝光时的光度、制版过程中的湿度等。特别是在制版过程中,许多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众多因素由人直接控制,因而在制作过程中,许多因素是无法测量准确程度的。如刮胶的厚度,在操作时难以测量,因此,多少时间能烘干,就不能具体确定;又如,刮胶后的膜层为多厚,曝光时间应多长,也并不是按比例递增的,而是要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但由于涉及到前阶段制版工艺中的其他各类因素, 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仅是一个参考依据。 总之,要使网版印刷的制作工艺达到尽可能完善合理,还需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摸索出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