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21713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 域 经 i 斋 保护工业遗产 留住城市记忆 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析 刘树华唐山博物馆 一 刘岭峰唐山市艺术学校 摘 要 抢救工业遗产,已刻不容缓 。通过对唐山现存部分工业遗产的调查,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阐述 了唐山工业遗产的特 点、价值、保护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保护与利用的手段与方法等,并提 出了对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原则。 关键词 工业遗产城市记忆遗产保护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由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 也被迫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浪潮中,开拓着 自己的工业进程。 唐山因矿藏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 “ 中国近代工业 的摇 篮”,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成长历程。但是历史发展到

2、今天,那些 曾经为民族 自强和城市发展立下头功的工业遗迹已经不能适应今天 城市发展的脚步 ,唐 山如果失去城市发展的 “ 记录”,将失去城市 记忆。因此,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 , 就成为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 、唐 山近代工业及工业遗产 的产生 1唐 山近代工业与唐山市 光绪二年 ( 1 8 7 6),直隶总督 、北洋大 臣李鸿章奏请清廷遴 选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候补道唐廷枢 ,勘察开平一带煤铁储量及 开采情况,并于次年招股集资,创设官督商办的开平矿务局。光绪 七年 ( 1 8 8 1 年 ),桥头屯一 、二号井建成出煤。年底 ,矿属唐胥 铁路建成

3、通车 ,胥各庄修车厂制造 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投入运 行。不久煤河通航。开平原煤经铁路、煤河运至芦台,一部运达塘 沽供北洋海军舰船 ,一部运抵天津,初步形成了生产、流通、销售 一条龙的经营体 系。从此开平煤矿声誉 日隆,在全国居显赫地位, 并促使桥头屯村 ( 今市区乔屯一带 ) 由一个荒僻小村逐步发展成为 新兴的工业城镇。 煤炭工业发展和唐胥铁路东西延伸 ,使境内有了廉价的 “ 工业 食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加之唐山的资源优势 ,近代工商业便逐 步发展起来。唐 山修车厂迅速扩大 ,细绵土厂、华记唐 山电力厂、 德盛窑业厂、马家沟耐火砖厂、华新纺织厂等大企业相继建立 ,机 械、冶金、铸造、造纸

4、、食 品等工业竞相问世。工矿企业大量招收 工人,山东 、广东以及河北等地农民纷纷来唐谋生,使唐山镇人 口 骤增。 唐 山这座城市并没有完整的城廓和城 门,而是一直 以开平矿 务局、启新水泥厂、铁路工厂等一些近代企业为中心点逐步向外扩 展。由于人 口的增加 ,促使唐山周 围的贸易逐渐向唐山转移。虽 然 ,清末时唐山周边已有 “ 拉不败的建昌营,填不满的开平城”等 重镇的存在。但是 ,由于开平煤矿等大型近代企业在此崛起,唐山 很快便成为城乡货物云集,商旅骤增之地。由于开平煤矿把西方技 术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 ,引进和聘用 了许多外国工程技术人员, 洋货也开始流入唐山。商品的流通 ,打破了唐山乔屯一

5、带古老的封 建经济的封 闭模式 ,促使城市商业形成 ,很快取代了开平等历史重 镇,成为当地经济 、文化活动中心 ,唐山市由此建立。 尊 7 4 商场现代化 2 0 1 0 : - 2 ,E j f 下旬刊) 总第6 o 3 期 。 ” | 2 唐山工业遗产的产生 从清政府的 “ 洋务运动”开始,唐山就成为了 “ 中国近代工业 的摇篮” ,又经过多年发展,唐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 门类较全的工业重镇。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兴衰的历史规律。 曾经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工业则逐渐衰落,城市中的制造业比 重 日趋下降。进入2 O 世纪9 0 年代 ,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

6、 门类,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 的主要职能。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被迅速成长的信息、国际交流和 全球经济 的新纪元。唐山作为我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同样不会例 外。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唐山的工业企业经过战略转移和嫁接、改 造、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得到更新,技术含量不断得到提升 ,地理 布局不断得到优化 ,顺利完成了老工业基地走向新生的过程。 唐山另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经历了地震 ,震后工业老建筑存留不 多,部分存留的都成了地 震遗址或危房,使仅存的工业遗产建筑就 变得弥足珍贵。 唐山市城市建设正在大规模的展开,大量建设为工业遗产老建 筑的再生与改造提供 了机遇与条件。因此,在

7、工业遗产的保护、改 造和利用问题上,要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尊重唐山历史的路 子。 二、唐山工业遗产的调查与保护 1 唐山工业遗产调查 ( 1 ) 开滦煤矿开平煤矿的建立文章开 fl B ,l - 已经讲过,但它的发 展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开滦煤矿于2 0 0 6 年 开始 ,在市中心的唐山 矿矿区,以1 8 7 8 年开凿的唐山矿 “ 一号井”、建于1 8 9 9 年的 “ 百 年达道”、矿区原有老建筑等三大矿业遗迹进行原址抢救性保护和 开发,努力将其打造成 “ 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开滦煤矿已 在建设 “ 国家矿山公园”项 目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 2 ) 启新水泥厂 启新水泥厂原名

8、细棉土厂。1 8 8 6 年 f 光绪 十二年 ),由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 出面集资兴办 ( 即中国第一 家使用机器生产的水泥厂 ) 。1 8 9 1 年投产,后接办者贪污渎职, 水泥质量下降 ,1 8 9 3 年被迫停工关闭。1 9 0 6 年天津道 、长芦盐运 使、直隶按察使周学熙招股成立了唐山洋灰公 司。1 9 0 7 年组成启 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1 9 1 1 年 “ 马牌”水泥销量 即占全国总销量 的9 2 0 2 。从而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 “ 摇篮”和 “ 支柱”。 目前 ,启新水泥厂面临整体拆迁。现存5 条水泥窑生产设备、 发电厂汽轮机及欧式高大厂房建筑仍然可以给久居于城市中心

9、区的 区 域 经 i 斋 人一种极其强烈的工业化的震撼。但是厂内已经没有大生产 时的样 子,所有设备都停止了运转,只有值班人员在厂区内巡视。 ( 3 ) 唐胥铁路 开平煤矿的创办 ,是修建中国准轨铁路的一个 契机。唐胥铁路起 白唐山矿一号井外煤场 ,止于胥各庄 ( 今丰南区 境内 ),全长9 _ 7 6 公里,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 ,也是我国铁路总 里程的源头。1 8 8 1 年 ( 清光绪七年 ) 动工兴建。同年6 月9 日开始 铺轨 ,年底投入使用 ,共耗银1 1 万两。 1 8 8 7 年 ,唐胥铁路 向南展 修到了芦台经塘沽到达天津,1 8 8 8 年秋 ,津唐铁路1 3 O 公里全线

10、贯 通。此后 ,津唐铁路继续延伸,向西次第展筑至丰台、卢沟桥、北 京;向东次第展筑至山海关、新 民、奉天 ( 今沈阳 j,总长达8 4 1 公里 ,成为连接关内外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的唐胥铁路因 “ 压煤改线”已失去 了往 日的风采,部分路 基下陷的厉害,它已由正线改为支线。现在这条线已不叫京山线 , 叫七滦线,就是从丰南区的七道桥至滦县。 ( 4 ) 唐山机车车辆厂 1 8 8 1 年 ( 清光绪七年 ) 唐山通往胥各庄 的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为适应修理机车的需要 ,早在 1 8 8 0 年 ,开 平矿务局在丰润县 ( 今丰南县 ) 胥各庄建立修车厂,制造了我国第 一台蒸汽机车。1 8 8 4

11、 年 ( 清光绪十年 ),修车厂 由胥各庄迁至唐 山西马路 ,改称唐山修车厂 ,这是我 国铁路史上第一个机车车辆 厂。1 8 9 9 年动工兴建新厂。1 9 0 3 年修车厂由老厂陆续迁至新厂。 1 9 0 7 年 ,唐山修车厂更名京奉铁路唐 山制造厂。1 9 2 9 年5 月,工厂 更名北宁铁路唐山制造厂。1 9 4 8 年1 2 月唐山解放 ,称唐 山铁路工 厂。1 9 7 6 年的大地震 ,百年老厂全部被夷为平地 ,震后在新区辟 新址建厂。老厂现有地震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地 震未毁的老水塔等遗迹。 ( 5 ) 唐山南站唐山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 路起点的火车站

12、。1 8 8 2 年初 ,唐山火车站建成营业,站址选在市 内天桥东侧老站道 13 处。后来由于开采煤炭 ,造成路基塌陷影响行 车安全,唐 山站于1 9 0 7 年西迁1 公里到现在的地址。 地震后在原址重建 的唐 山站于 1 9 8 3 年 1 1 月1 5 日建成交付使 用。唐山新华西道西端的新客运站唐 山站 ,于1 9 9 4 年1 1 月1 1 日建 成并办理客运业务。原址的唐山站改称 “ 唐山南站”。 站台上天桥保存完好 ,为露天式 ,完整保留了上世纪初建时的 风貌。天桥主体为钢结构 ,桥身为钢桁架 ,桥身阶梯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 ,桥面阶梯则为木结构。 ( 6 ) 滦河铁路大桥 滦河大

13、桥位于滦县滦州镇老站村 ,是我国 当时建设跨度最大的跨河铁路桥,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气压沉箱来 修建桥墩基础的钢结构桥 ,设计建造者是我国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 佑。滦河大桥 “ 为单线铁路桥,全长6 7 0 6 米 ( 2 2 0 0 英尺 ),共1 7 孔,1 8 9 2 年5 月开工,1 8 9 4 年2 月竣工。设计载重等级约合古柏氏 E 一2 8 级。全都工程造价合白银5 7 5 0 0 0 两。 为对大桥加强保护,该桥退役时,东西两端各拆除一孔钢梁 , 整个大桥保存现状完好,各式钢梁保存完整 ,两侧石雕未受破坏。 该桥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7 ) 唐山陶瓷厂、建筑陶瓷厂等陶瓷企业

14、唐山陶瓷历史悠久 , 素有 “ 北方瓷都”之誉。唐 山陶瓷厂原为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的 附属厂。民国3 年 ( 1 9 1 4 年 ) 建立, 1 9 2 4 年德国人汉斯 昆德独立 经营 ,并正式定名为启新瓷厂。1 9 2 7 年后开始有少量铺地砖和内 墙砖出13,1 9 3 5 年起所产卫生洁具销往香港等地 ,1 9 3 6 年2 月职工 增: J 4 5 0 人 。时为华北最大的陶瓷厂家。 唐山市建筑陶瓷厂始名德盛窑业厂唐山工厂,由民族资本家秦 幼林于 民国1 9 年 ( 1 9 3 0 年 ) 投资创办。初有工人百余名 ,生产耐 火砖、大缸和少量 日用瓷。1 9 4 3 年改为德盛窑业

15、股份有限公司唐 山工厂 ,解放后生产卫生陶瓷、釉面砖、卫生洁具配件等。 还有一些其他陶瓷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建筑为7 O 年代震后建 筑 ,部分地震未毁建筑已列入地震遗址 ,如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地震 遗迹 ,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8 ) 华新纺织厂等纺织企业 民国8 年 ( 1 9 1 9 年 ),华新纺织股 份有限公司唐山工厂招股筹建,民国1 1 年正式投产,当年8 3 2 支 三松牌机械棉纱面市,大量销往冀东和东北各地。之后,织布场 、 漂染厂相继建成,所产 白三燕和彩三燕棉布成为市场热门货。几乎 和华新同时开业的大顺染厂,日产色布7 2 0 0 0 码 ( 1 9 7 2 8 0

16、市尺) 。产 品三侠青畅销辽西走廊 ,阴丹士林供不应求,售价一度超过天津。 华新和大顺染厂的经营效果 ,有力地推动 了唐 山市家庭织染布副业 向专业过渡的步伐 ,传统的手搬机逐步为脚踏铁轮织布机所取代 , 产品品种由窄幅向宽幅、格布、色织布和印染麻花布等多品种规格 发 展。 当前纺织行业不景气 ,大企业处于破产关闭状态。市 内棉纺厂 虽是震后原址复建,新区华新纺织厂虽是异地新建,但其老厂房都 具备上世纪特殊形态的特点,尤以侧立面为锯齿形的 “ 锯齿楼”最 为著名。 2 唐山工业遗产的特点及状况 ( 1 ) 珍贵的历史价值。工业遗产是这段历史 的幸存者 ,是历史 的遗存物 ,成 为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的载体 。因此这些实体 的遗存 就显得格外珍贵。我们可 以通过这些工业遗产确切的解释和引证许 多历史事件。传递历史信息。 ( 2 ) 可观的经济价值 。一般建筑的寿命 总是 比其 功能寿命更 长 ,例如启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