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21662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 读 教 学 板块式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 舒 东娜 深化 语 文教学 改革 , 提高语 文教 学效 率 已成为 当前 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 , 随着课改的深入, 语文阅读教 学 的课堂 异彩 纷呈 , “ 乱花 渐欲 迷人 眼 ” 的“ 热 闹 ” 和 “ 空 虚 ” 的症 结依 然存 在 。课 堂教 师 上演 “ 独角 戏”, 台下 学 生们在呆呆地听, 思想也处于麻木状态。在语文阅读课 堂上, 学生学习不积极 、 不主动 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教 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出了问题。 教师课堂上呈现的内容 大都偏向知识的展现 ,而忽视呈现方式 、方法的设计, 教 学 内容 的推进 松 散 、 随意 ,

2、 缺乏 逻 辑 性 , 不 能 调 动 学 生 的思维 。 “ 自主互动” 理念下的“ 目标引领 , 板块推进” 阅读教 学模式是完全符合新课标提 出的阅读理念, 对解决上述 问题 有着 积极 的现实 意义 。 一 、“ 板块式 ” 阅读教 学设计 的 内涵 所谓 的“ 板 块式 ” 就是 围绕 教学 目标把 教 学 内容 编 排成几个有逻辑关系的教学活动板块 , 即教学内容或教 学过程都是呈“ 块状” 分布和排列的 , 这种“ 块状” 设计 主要是通过整合学习内容 , 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 以此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在每一大板块的教学过 程 中, 都形成几个相互联系 , 逐步推进

3、的知识 、 能力的 训练板块 ,而每一个训练板块的内容根据学情而定, 以 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使用“ 板块式” 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 可从阅读文本 的教学 内容的逻辑性进行“ 板块” 划分和编排。下面就 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讨论“ 板块式” 设计策略。 二 、 “ 板块 式 ” 阅读教 学设 计的 策略 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 系分析, 是若干“ 有主题活动 板块” 的有机组合 , 而每个“ 板块” 都是对文本重要信息 的处理。这些“ 板块” 在学科逻辑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 并列式 、 承接式 、 总分式等。本文通过江苏省第十六届 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案例, 对三类的 模块组合模式

4、的设计进行说明: 1 “ 并列式 ” 板 块组 合模式 所谓 “ 并列 式 板块 ” , 就 是 从教 学 内容 看 , 课 文 内容 可以划分为几个有主题的模块 , 各个板块的主 旨是相互 独立的并列关系, 但各板块组合在一起又反映一个共 同 的主 旨。例如 : 最后的姿 势 教 学设 计 片段 复 习导入 : 1 读题 。 2 找 出文 中描 写最后 姿 势的 句子 , 交流 。 过渡 : 谭 老师 最后的姿 势其 实就是 他精 神 品质 的体 现 。谭 老 师大公 无私 、 舍 己为人 的精神 藏在哪 里呢 ? 一、读 一读 文 中最 能打动 你的语 言 、 动作描 写。 1 默读 全

5、文 , 用笔 画 出最能打 动你 的语 言 、 动作 , 并 写下 自己的读 书感 受。 2 读 文交 流。 二 、 聆 听周 围人的 述说 1 思考: 文 中还有一 些语言描写不是谭老师的 , 可 以省 略吗 ? 为什 么? 2 小组讨论 交流 。( 理 由要 充分 ) 三 、 讨 论环境描 写 的作 用 1 出示文 中几 处环境描 写 的句子 : 天 阴沉 沉 的 。 2 自由朗读 , 说说 自己从这 些环 境描 写 中读 出 了什 么 3交流 。 4 小结环 境描 写的作 用。 这个教学设计 围绕“ 最后 的姿势” 这个中心、 “ 谭老 师 大公无 私 、 舍 己为人 的精 神藏 在哪

6、里? ” 这个 主问题 , 设 计 了三 个 板块 : “ 读 最 能 打动 你 的 语 言动 作 ”、 “ 聆 听 周 围人 的述 说 ” 、 “ 讨 论环 境描 写 的作 用 ” 。这 三个 板块 是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设计的即: “ 正面描 写 ” 、 “ 侧 面描写 ” 、 “ 环境烘 托 ” 。这 三个板 块虽然 相互 独 立 ,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为表现人物服 务 。在 这样 的教学 活动 中 , 学 生不仅 理解 了文章 的 内容 还学会了表达。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仅仅理解课文的内容 是不够的, 阅读教学应该是“ 内容” 与“ 表达” 的统一。学 生不仅要知

7、道文章“ 写了什么” , 还要知道“ 作者是怎样 写的 ” 。既要 理解课 文 的 内容 ,又要 知道 言语 的表 现形 式。阅读教学要做到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2 “ 承接 式” 板 块组 合模式 这种板块组合方式中前一个板块往往是后一个板 块的 基础 , 后一个 板块在 前 一个板块 的 基础上 展开 。由 浅人深 , 由易到难 , 起承转合, 使教学 活动不断向前推 移。例 如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盐城 市实验小学 季艳梅 教 学流程 一、复 习 内容 , 导入 新课 。 二 、 细读 外貌 , 设置 悬念 。 1 初 次相遇 , 小女孩 见 到 的爱 因斯坦 是 什 么样 子

8、? 自由朗读课 文 1 3自然段 , 找 一找 。 2结合 关键词 句感 受爱 因斯 坦的 外貌特 点 。 3 引 出小女孩 的情 感 态度 。 三 、 情感 变化 , 解读 性格 。 1 初 次见 面 ,爱 因斯坦 留给 小女 孩 的 印 象非 常邋 遢 。但 是 父亲告 诉她 , 这 个人是 世界 上最伟 大 的人 。小 女 孩 直 纳 闷 :这 个连 衣服 也 穿不整 齐的人 ,怎 么能 是 “ 最伟 大 的人 ” 呢? 2 就 是 这个 衣服 都 穿不 整 齐 的人 , 在 后 来 的 日子 , 却与 小女 孩成 为 了好 朋 友 , 文 中这样 写道 : 从 此 , 小 姑 娘每天放

9、学回家, 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读到 这 儿你 有什 么 问题 吗? 3 学生 质疑 “ 为 什 么女 孩 有这 么大 的 变化 , 爱 因斯 坦 什 么地 方 吸 引 了小 女 孩 呢 ? 4 学 生 自由读课 文 4 - 6自然段 , 用关键 词 写下 自己 的阅读 体会 。 5 学生 自主 交流 , 多 角度 展 现爱 因斯坦 的特 点。 ( 1 ) 富有 童 。( 2) 谦 逊 。( 3 ) 虚心 求教 。 外貌 的 变化 :小姑 娘 看见他 的 时候 简直 吓 了一跳 , 他 整 个 变 了一 个人 ,按 小姑 娘 说 的 那样 穿戴得 整整 齐 齐。对 照 图片 , 进 行说

10、 话练 习。 四 、 再读 外貌 , 感 受人格 魅力 。 与 小女 孩 的相 处 爱 因斯坦 的 外貌 、工作 室发 生 了变 化 。那 他 以前为什 么不是这 样呢 ?他 的 时间都去 哪里 了 呢 ? 抓住关键语 句感受爱 因斯坦的潜心科学研 究的品 质 。 上 面 的教学 案例把 外貌 描写 贯穿 于整 个教 学之 中 , 季老师分别设计 了“ 细读外貌 , 设置悬念” 、 “ 情感变化 , 解读性格” 、 “ 再读外貌, 感受人格魅力” 三个板块。从这 三个块的整体关 系来看, 它们 以承接式组合 , 前一个板 块是后一个板块的基础 , 为下一个板块的教学做准备。 学生初读爱因斯坦的

11、外貌会觉得这是一位邋遢 、 奇 怪的人, 甚至还有一位学生认为他“ 没有家教” , 对“ 爱 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产生怀疑,并产生了阅读期待 : “ 爱 因斯 坦到 底是 不是最 伟大 的人 呢 ?”在 第二个 板块 中学生通过自主朗读交流, 从多角度感受了爱因斯坦的 特点 , 特别是爱因斯坦外貌的变化 , 更是让学生感受 到 这是 一位 有童 心 、 谦 逊 、 虚 心求教 的老 人 。第 三个 板块 , 教师 通过 “ 那 他以 前为 什么不 是这 样 呢?他 的时 间都去 哪里了呢?” 这个讨论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讨论 中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的品质, 人物形象也在学 生 的头脑

12、中丰满 起来 , 学 生 的思维 也 随着教 学活 动的展 开螺旋 上 升 。 3 “ 总分式” 板块组合模式 所谓“ 总分式” 板块组合模式, 就是教师在整体解读 和理 解课 文 的基 础上 , 从 文章 的宏 观 框架 和文 章个别 段 落语句来设计阅读教学。 整个课文的阅读教学以点和面 相结 合 的方式进 行 , 师生 既 能从宏 观上 整体 地 了解 课文 内容 , 又能从文章微观细微之处欣赏最美的片段, 从而 阅 读 积 学 达到“ 抓大、 看小” 的 目的。例如: 跟踪 台风 的卫 星 苏 州市平 江 实验 学校王 雯 静 一、回顾 关键 句子 , 了解科 学知识 1 这 节 课

13、, 我们 继 续 学 - j第 1 6课 跟 踪 台风 的 卫星 。( 朗读课题 ) 2 阅读 者一 类 文章 , 我们 首先 要 了解课 文给 我们 介 绍的科 学知识 。 3 文 中有 两个角色, 它们 分别是谁呢 台风是一种 自然现象, 卫星是一种科学事物。 4 学生交流 , 教 师适时归纳, 课件 出示表格中相应 的词语 , 再读 一读表 格 中的词语 。气象卫 星是 怎样跟踪 台 风 的 5 比较科 学知 识与课 文 。 二、 精读文本语言, 了解科普知识。 1用 自己喜 爱 的方式 读一 读课 文 , 把 你 觉得 写得特 别有趣 的地 方画 出来 , 再 读一 读 。 2 学生交

14、流阅读感受。 三 、 感悟科 普 类童话 的特点 1拟 人的 手法 。作 者运 用 了拟人 的 手法把 台风 写得 栩 栩如 生 、跃 然 纸上 ,把 跟踪 台风的 卫 星写 得神 通 广 大 。 2 , 生动的情节。科普童话不仅有拟人的手法、 有趣 的语 言, 还有 生动 的情 节。 这个案例中的三个板块就是一种总分关系: 第一个 板块 “ 回顾课文内容”就是让学生从主体上把握课文。 在教 师 的指导下 学生 对本课 有 了一个确 切 的定位 , 这是 一篇 科普 童话 。明确 本节课 的两个 学 习 目标 : 一 是 了解 科学知识 , 二是感悟“ 科普童话” 的文体特点。在下面两 个板块

15、中落实这两个教学 目标。第二个板块“ 精读文本 语言, 了解科普知识” , 教师提供表格, 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 、 在小组合作学 习中完成表格 , 了解台风的科普知 识。第三板块教师让学生围绕 “ 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你” 展开讨论 , 从而感悟科普类童话的特点 。这三个板块各 自独立 , 而 又相 互 关联 , 它们 围绕 “ 一 条 线 , 两 个 点 ” 层 层展 开设计 , 思路清 晰 , 一 目了然 。这样 的教 材重组 , 使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集中精力完成学习目标 , 他们的 收获 是 丰硕 的。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而言, “ 板块式” 教 学 内容呈现 方式 在 思想上是 一种 很有魅 力 的突破 , 在实 践上是一种富有创新的设计 , 在教学效果上是一条快捷 的通道。同时板块设计并不是单线的, 死板的 , 它可以 是复 式 的 、 多层 次 的。可 以根据 不同 的教学 内容及 教师 的个 性特 点灵 活设计 。 “ 板块 式 ” 教 学呈 现 方式 机 动灵 活 、 组合 形 式多 样 , 可以充分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创新意识和审美 情趣 。 舒 东娜 , 教 师 现 居 江苏连云 港。 0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