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21472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6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测定动摩擦因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定动摩擦因数测定动摩擦因数复习精要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001. 南京师大08届物理之友力学 综合(一)15011. 08届启东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卷11017. 例1040. 江苏淮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次调查测试10 012. 湖北省黄冈中学08届9月模拟考试 12057. 广东省汕头市2008年模拟考试15 gk012. 2008年高考理综宁夏卷22 测定动摩擦因数测定动摩擦因数探究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 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由题给条 件自行选定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 器材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或测定物理量 的值。如果实验实验 有几个方案可供

2、选择选择 ,要求学生能对对几个 方案的优优缺点进进行比较较,从各个实验实验 方案中选择选择 最 佳方案进进行实验实验 ,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下面以“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为例进行分析:复习精要通过探究知道步骤2中拉力的数据是摩擦块在水平木 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直接读取的,其存 在三个缺陷:图1方案一、如图1所示装置 实验步骤是: 1、用弹簧秤测定摩擦块的重力G。 2、用弹簧秤拉着摩擦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测其拉力 ,3、用测量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关系来求动 摩擦因数。正压力根据平衡条件: ,匀速直线运动很难控制; 运动中数据不够准确; 无法研究

3、在变速运动中滑动摩擦力是否改变。这样的设计可较好地控制摩擦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但 其调节过程比较困难,而且用目测方法判断摩擦块是 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缺乏可靠性,说服力不强,也 无法研究变速运动中滑动 摩擦力是否改变,并且该实验中因滑轮有摩擦对实验 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图2方案二、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2是调节木板呈水平状态,然后往砝码盘中添加砝码直到用手推一下摩擦块后,摩擦块能在 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此时砝码与砝码盘的总重力G与滑动摩擦力 相等,2、用固定的弹簧秤拴住摩擦块使其位于水平木板上,用重物通过滑轮来拉动木板运动,摩擦块与弹 簧秤处于静止状态,图3方案三、3、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

4、的值和正压力的关系来求动摩擦的因数。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实验步骤为:1、用弹簧秤测出摩擦块的重力G;根据平衡条件: ,正压力该方案实验过程简单易行,能便于学生对滑动摩擦 力的性质做理性的理解。通过探究得出方案三有以下优点:变摩擦块运动为木板运动,解决了实验装置图1和图 2中控制摩擦块匀速直线运动的困难,也可演示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变研究对象(摩擦块)由运动平衡为静止平衡, 变弹簧秤在运动中读数为在静止中读数,利于观察实 验现象,便于准确读数;避免了实验装置2中因滑轮有摩擦对实验结果产生的 影响。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5(13分)(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天

5、平、量筒 、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等,都是中学物理实验 中的常用仪器,虽然它们测量的物理量各不相同,但 是它们却存在一些共性,例如,它们都有与被测物理 量相关的单位,都存在测量的量程等,这些仪器还具有 其他的一些共性的因素,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 。 (2)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 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 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001.南京师大08届物理之友力学 综合(一)15.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 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 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 (g=10m/s2)FF(

6、a)(b)零刻度、分度值、测量时须估读等请根据上述数据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 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求出木 板和木块间动摩擦因数是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 ,原因是 ; 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 ,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配重(个数)01234 弹簧秤读数F/N0.501.001.501.802.50 木块重G/N2.004.006.008.0010.00G/NF/NB 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木块的重力、 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檫力 解: 如图所示02.04.06.08.010.00.501.0

7、01.502.002.50=0.25011.08届启东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卷1111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A和B,用跨过 定滑轮的细绳相连开始时B放在水平桌面上,A离地 面有一定的高度,从静止开始释放让它们运动,在运 动过程中B始终碰不到滑轮,A着地后不反弹不计滑 轮与轴间摩擦及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用此装置可测出 B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 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 BA天平,刻度尺A距地面的高度h, B在桌面上滑行的总距离s,A、B的质量mA、mB解见下页BA解: 设A刚落地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

8、(1)A落地后B做匀减速运动到0,由动能定理,(2)解(1)(2)得: (1)沙堆表面上的沙粒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的作用而静止,则所以(称为摩擦角)hR解:017.例1:建筑工地上的黄沙堆成圆锥形,而且不管 如何堆, 其角度是不变的。若测出其圆锥底的周长为 12.5m,高为1.5m,如图所示。 (1)试求黄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该黄沙靠墙堆放,占用的场地面积至少 为多少?( )(2)因为黄沙是靠墙堆放的,只能堆成半个圆锥 状,由于体积不变,不变,要使占场地面积最小, 则取Rx为最小,所以有根据体积公式,该堆黄沙的体积为占地面积至少为因为靠墙堆放只能堆成半个圆锥,故解得040.江苏

9、淮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次调查测试10 10(8分)某同学用铁架台将长木板倾斜支在水平 桌面上,组成如图(1)所示装置(示意图),测量 木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所提供的仪器有长木板、 木块、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学生电源、米尺、铁 架台及导线、开关等。图(2)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 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6cm、 S2=7.68cm、S3=8.33cm、S4=8.95cm,则(1)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2)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S3A图(2)S1S2 S40.740.64(3)为了

10、测定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同学还测量了斜面的高h和斜面的长L,设加速度a、重力加速度g,则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式是 (用字母h、L、a和g表示) 长木板木块纸带打点计时器图(1)(3)解:012.湖北省黄冈中学08届9月模拟考试 1211、如图(a),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 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 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 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 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 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 (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lhCAB图(a)(1)现给滑块

11、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 线如图(b) 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 a= m/s2 ,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 (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 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 , ,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 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 关系。0.60.0 0.1 0.2 0.3 0.4 0.51.11.00.90.80.70.00.51.01.52.02.53.0v/(ms-1)t/s图 (b)6不明显,可忽略斜面高度h 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高度h, 且使Mh不变(3)将气垫导

12、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 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图(c) 。图 线不对称是由于 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 得滑板的倾角 (用反三角函数表 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00.20.4 0.50.90.80.70.00.10.20.30.40.50.6s/mt/s 0.60.10.31.00.70.80.91.0图(c)滑动摩擦力(3)解: 上滑时,s1 =1/2 g(sin+cos)t12下滑时,s2=1/2 g(sin-cos)t22代入图给数据 s1= s2=0.7m t1=0.4s t2=0.6s 解得sin=0.6 =0.3=arcsin0.6arcs

13、in0.6 0.3题目057.广东省汕头市2008年模拟考试15 15(10分)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 图)、木块、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 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D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的加速度a D ABC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 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设木块所受重力为mg,木 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F 计算求出的值 改变_, 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求出的平均值 _ ,代入测量值根据牛顿第二

14、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解:长木板的倾角(或长木板顶端距水平桌面的高度)(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普通的秒表作为计时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A选用总长度l较长的木板B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C使木块从斜面开始下滑的起点D离斜面底端更远一些D使长木板的倾角尽可能大一点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填写代号)A C题目gk012.2008年高考理综宁夏卷22 、22、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 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 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